工業總會服務網 -- 民國95-97年大事記
正在加載......
民國95-97年大事記

95-97大事記

95~97(2006~2008)年大事記


一、

在產業代言方面

 

(一)首次發表本會白皮書,向政府提出的「91個議題、211項政策建言」,並獲馬總統、劉院長及相關部會首長及官員具體回應與辦理,成功擔負與發揮為國內149個產業代言的角色與功能,促使政府重視與維護149個產業權益,紓解149個產業當下面對的經營困境與問題。

(二)與五大工商團體合辦「台灣經濟發展論壇」,籲請兩黨正副總統參選人重視:台灣有被邊陲化之虞、國際競爭力日益滑落、兩岸人員、資金、貨物及服務無法自由流動嚴重影響台灣經濟發展、能源、產業及環保政策間的協調與統合極度失衡、產業發展不敵勞工、環境及消費者保護、稅制改革受限,以及政府職能與立法部門議事效率低落等問題,並期待出線的正副總統當選人,能夠劍及履及於半年內提出解決方案。

(三)配合當前工業界關切的議題,舉辦「工業團體負責人與政府首長午餐座談會」,邀請經濟、財政部、環保署等相關部會首長率領其相關主管官員蒞會,與與會的各工業團體理事長座談暨面對面交流。另也舉辦「頂尖論壇(原領袖論壇)」,分別邀請馬英九(時任台北市長)福原義春(日本資生堂榮譽會長)、楊甦棣(美國在台協會處長)等政黨領袖、產業精英及社會賢達人士,對人生資源、企業遠景、國家願景提出深入之探討,分享與會的各工業團體理事長。
 

二、

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

 

(一)舉辦「第六屆全國工業發展會議」,邀逾2000人次產、官、學、研界菁英召開44場次會前會及兩天大會,針對「創新加值、運籌全球」中心議題及2個共同議題及12個分組議題,展開政策檢視及研提產業建言,結果共達成265項共同意見及60項其他意見,並獲經濟部邀集各相關部會訂定3年具體推動與落實時程。

(二)鑑於國際原油及重要原物料價格大幅攀升,已遞延轉嫁至國內市場,導致國內各相關產業的生存發展面臨空前的危機,特邀集國內各相關產業公會理事長共同籲請舊政府速謀解決之道,切莫以「看守內閣」為藉口,坐視問題惡化。

 

三、

在環保能源政策方面

 

(一)在「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等場域,為產業界反映包括:環評不應無限上綱阻礙產業發展、能源稅不宜貿然開徵、營建廢土無處可倒,以及行政院已核准通過之重大投資案(如國光石化及台塑煉鋼廠等)不應任由環保團體封殺等建言。

(二)鑑於決策粗糙、開徵時間倉卒、無配套措施,且業界無法因應,特籲請政府行政及立法部門「暫緩徵收VOC(揮發性有機物)空污費」。

(三)在國際能源環境多變、油價節節高漲、我國能源幾全仰賴進口,以及全球溫室效應的壓力下,應維持適當比例的核能發電,使產業獲得廉價、充裕及清潔的能源。

(四)積極向政府行政、立法部門反映:溫室氣體減量應有精準盤查機制、減量目標不應列入法律(溫室氣體減量法)、溫室氣體減量責任不宜全歸責於製造部門、鼓勵溫室氣體減量應有誘因及認可機制等節能減碳建言。

(五)發動鋼鐵、石化、水泥、造紙、人造纖維製造和棉布印染整理六大公會,以及台灣半導體和台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兩大產業協會,共同推動「產業自願性溫室氣體減量計畫」,且共減量2051.6萬公噸CO2(其中1671萬公噸CO2係經過第三者查證)。

 

四、

在勞資議題方面

 

(一)鑑於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二代健保)修法,有加重雇主負擔之虞,特利用出席行政院衛生署相關會議的機會,積極反映「在不增加雇主負擔之前提下修正全民健康保險法」之業界共同訴求。

(二)鑑於在全球化趨勢下,各國競爭壓力不斷提升,廠商獲利亦不斷壓縮,特建請政府行政及立法部門,考量企業經營成本的負擔,勿任意「調高勞保薪資級距、勞保費率」、「強制未滿5人之企業納入勞保」、「將僱用30人以下之企業納入『育嬰留職停薪』適用範圍」、「調高基本工資」,以免迫使業者關廠或外移,減少國人就業機會,造成勞、資與政府三輸的慘狀。

(三)籲請經濟部及勞委會重視產業缺工問題,給予亦屬3K或3班產業特性,但嚴重缺工、迄今尚未開放的基礎製造業引進外勞,以及外勞核配比例應調高到過去的30%,或在不影響國內勞工就業權益下,缺工多少即核配多少外勞。

 

五、

在金融暨賦稅議題方面

 

(一)在面見馬總統、賦稅改革會議等場域,除積極支持政府「輕稅簡政」之調整方向外,也籲請政府放大格局全面檢討稅制,創造具競爭力之賦稅環境,將營利事業所得稅率調降至20%以下、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調整為0至25%、兩稅合一設算扣抵法改為股利免稅法、取消未分配盈餘加徵10%營利事業所得稅、取消最低稅負制、維持「功能別」租稅優惠獎勵,以及將遺贈稅率調降至10%單一稅率。迄今,「遺贈稅率調降至10%單一稅率」建言已獲得兌現(98年元月21日公佈施行)。

(二)鑑於在金融海嘯鋪天蓋地的肆虐下,我業界因在全球信用危機及市場緊縮下,不僅訂單遽減,更遭銀行抽銀根而有倒閉之虞,特除積極向行政院金管會、劉院長、馬總統等反映業界困境,落實三挺政策中的「銀行挺企業」政策外,更籲請祭出振興經濟及紓困等方案拯救艱困企業。

(三)鑑於在本波金融海嘯、全球市場緊縮下,企業已面臨原物料大幅下跌、庫存量大增衝擊,一旦10號公報(計算「存貨」的會計處理準則)實施,企業勢須提列大額虧損,不僅影響股價,也影響融資貸款,故特分別向經濟部、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及行政院劉院長,建議暫緩實施一年。

 

六、

在兩岸議題方面

 

(一)在「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等場域,為產業界反映包括:解除投資大陸40%上限、兩岸三通與直航、開放中國大陸人民來台觀光、將「自由貿易港區」轉型為「兩岸運籌特區」以利產業兩岸運籌與分工、吸引台商回流等建言。迄今,「兩岸三通直航(97年12月15日大三通)」、「解除40%大陸投資上限(97年7月17日放寬)」、「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97年7月4日開放)」等建言獲得兌現。

(二)積極向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海峽交流基金會等反應,期待第三次「江陳會談」能加速就兩岸投資保障協定、金融合作等事項,早日達成協議。

 

七、

在拓展國際經貿方面

 

(一)應邀出席台北市美國商會的謝年飯、歐洲商會的歐洲日餐會、中美洲暨加勒比海友邦企業領袖高峰會議,以及美國國慶酒會、友邦國家各項慶典活動等,不僅協助政府鞏固邦誼,更增進與我友好國家之工商業領袖互動與相互瞭解。

(二)籌組越、柬、泰、史瓦濟蘭經貿投資考察團,協助有意投資的我業者逕赴當地考察瞭解投資環境。

(三)為協助自行車、運動用品業者排除關稅障礙,積極推動自行車、運動用品部門別降稅方案。

(四)積極協助鋼鐵、紡織、螺絲、化學品、金屬五金等業者,因應包括歐盟、美國、印度、中國、加拿大、土耳其、印尼等國的反傾銷調查案件。另也協助晶圓、毛巾、寢具、不袗熱軋鋼品、磷酸、電鍍陽極磷銅、織襪、陶瓷、銅粉、棉製女用針織衫等業者,或進行反傾銷提訴,或以商品標示、商品檢驗、加強海關查驗等形式,尋求在進口威脅下之必要救濟與保障。

 

八、

在強化保護智慧財產權方面

 

(一)建置我國智財權產業政策建言平台,進行「我國智財權產業政策建言」之徵集,並將相關創新研發、保護、運用及教育等18項智財權產業政策建言,呈送有關政府機關作為施政之參考。

(二)建構兩岸智慧財產權交流平台,促進兩岸智慧財產權官員密集交流。

(三)開辦智慧財產專業人才培訓課程,為產業界養成逾2000智慧財產專業人才。

 

九、

在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方面

 

為衡平社會大眾對企業形象之觀感,展現企業負起社會責任態度,特籲請我業界自發性投入「社會關懷」等社會回饋工作,包括:

(一)捐助新台幣626萬5700元的善款予陸委會四川震災捐款專戶。另在大陸就近捐助逾7億新台幣及相關物資賑濟四川震災災民。

(二)捐助新台幣298萬5100元予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協助207位弱勢家庭兒童一年免費課後陪讀。

(三)協助推廣庇護工廠之產品,並鼓勵業界採購作為端午、中秋禮品。

 

十、

在提升團體會員服務方面

 

(一)針對團體會員關切的適用勞基法、二代健保、三K製程暨夜間輪班外勞引進、廢容器回收、溫氣室體減量、廢清法與資再法合一、促產條例等議題,溝通協商於政府行政與立法部門,為團體會員表達意見與反映心聲。

(二)為健全團體會員組織、充實會務人員專業知能,特針對工業團體會務人員,先後辦理兩岸經貿、廢棄物管理、海外市場拓展、溫室氣體減量、勞安職災、大陸稅務研討講習會、電腦訓練班;同時也與實踐大學合辦日英文、稅務會計等學分班,以兼收會務人員進修及訓練雙重效果。

(三)為鼓勵所屬工礦團體理監事積極參與會務,健全公會組織,發揮會務功能,每年皆選拔工礦團體優良理監事,並於每年工業節慶祝大會中,請內政部長公開表揚。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