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民國99年大事記
正在加載......
民國99年大事記

99大事記

項目名稱

服務內容說明

受益人數及效益評估

(一) 會員服務事項(如推展業務有關活動、資訊蒐集與報導、協調糾紛等)

利用工總貿委會國際經貿服務網或工業雜誌傳達WTO及FTA及歐盟WEEE及ROHs等訊息

將REACH流程圖以及相關最新環保訊息刊登於「WTO國際經貿服務網」網頁中。

協助國內廠商充份掌握資訊並預為因應。

發行國際經貿電子報

每週二發行國際經貿電子報報刊內容分為「WTO資訊」、「FTA資訊」、「產業資訊」和「政府公告」四個單元。

共計約3,000位以上業者定期接獲國際經貿資訊。

進行「2010年國內企業出口市場貿易障礙調查」

請受訪業者針對出口業務所面臨之關稅及非關稅障礙提出說明以及建議方案。

協助國內廠商掌握資訊及因應。

中華民國專利公報資料庫檢索服務系統

會員可透過本系統查詢專利公報之:

1. 書目資料(即專利公報卷期、公告編號、專利名稱、申請日期、申請案號及專利證書號等資料)。

2. 申請專利範圍。

3. 圖檔資料。

1. 至99年底止上網瀏覽使用人數逾223萬人次。

2. 透過本系統之查詢,將可避免觸及他人之專利權或重覆研究,以縮短研究時間、節省研究經費;業者更可經由專利資料之分析,了解市場需求及科技發展動向,進行更有效的策略規劃。

工業總會智財權聯誼會

1. 定期寄送「工總智財權電子報」(內含『智慧財產』季刊及『Taiwan IPR News』(智慧財產權簡訊)中英文月刊網路版內文)。

2. 定期寄送「大陸台商智財權電子報」。

3. 智財權資訊提供。

4. 侵害救濟諮詢服務。

1. 逾270個會員。

2. 提供會員智財權相關資訊及爭議處理諮詢服務。

於行政院新聞局「2010年台灣英文年鑑」廣宣台灣智慧財產權創新與運用成果

參考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有關全球創新競爭力評比報告、世界經濟論壇(WEF) 有關「全球競爭力報告」、世界銀行有關「全球知識經濟指數 (Knowledge Economy Index, KEI)評比」等國際間具權威公信力機構發布之資料,彙整刊登內頁全彩有關台灣創新競爭力、每人平均專利權數及知識經濟指數等事項評比排名之英文公益廣告,以廣宣台灣智慧財產權創新與運用成果。

讓國內、外人士及業界瞭解我政府對智慧財產權創新、保護與運用之重視與決心。

協助執行兩岸文獻資料交換意向書所列相關事宜

協助智慧局與大陸國知局進行智財權相關資料與出版品之交換。

促進兩岸智財權相關資料之交流。

於工業總會「產業雜誌」開闢「智慧財產權」專欄

99年度共提供6篇如下:

1. 大陸侵權責任法與知識產權法之關係探討。
2. 大陸著作權法制發展初探。
3. 大陸專利權司法保護的新發展。
4. 大陸知識產權保護發展動態。
5. 大陸跨區域執法協作初探。
6. 大陸知識產權三審合一初探。
 

針對國內外智財權法制發展、產業界關切之智財權問題、或擇選具代表性之智財權案例,提供業界參考。

大陸台商智財權服務網

建置訊息動態671則、法令措施192則、計畫/研究/報告8則、行政司法案例195件、Q&A 298則、常見問題59則及網站連結64個。

1. 至99年底止,上網瀏覽使用人數逾9萬人次。

2. 提供大陸台商即時掌握大陸智財權相關動態,線上Q&A更可作為大陸智財權問題諮詢之窗口。

進行「2010年大陸貨品進口威脅狀況調查」

瞭解國內產業遭受各國進口貨品衝擊之狀況並向相關單位反映。

共計78位廠商填覆該項意見調查,反映產品受威脅情事。

發表2010年「對政府政策的建言」白皮書

共提出「產業發展」、「能源政策」、「環保暨勞工安全政策」、「公平交易暨消費者關係」、「賦稅暨金融政策」、「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國際經貿」、「兩岸政策」、「智慧財產權」、「中小企業發展」及「工業團體發展」等11個類別、111個議題、232項建議。

1. 除扮演好政府產業諍友角色,與政府同心協力改善台灣投資環境外,更使政府能夠持續鎖定產業界所面臨的困境及關切的問題,有效地提出解決方案,讓國家競爭力能夠更加提升。2. 對吸引內外資投資台灣、挽救低迷不振的台灣經濟,以及提供產業一個持續創新與全球運籌管理的經營環境,產生很大效益。

發表2010年「對大陸投資經營環境之建言」

共提出「兩岸關係」、「投資政策」、「內銷通路」、「稅務政策」、「海關政策」、「金融政策」、「環境政策」、「勞雇關係暨人力資源」、「知識產權」等9個類別,共43個政策建言。

1. 鑑於兩岸經貿關係密切,本會自今年起,定期就大陸投資經營環境進行整體觀察,並透過白皮書方式,提出具體建議,俾使台商在大陸能有一個更加穩定與有利的發展環境,且有利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

2. 希望藉此能使大陸政府當局更深切了解大陸台商經營的困難,進而有效解決大陸台商的問題,讓多年來為大陸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心力的台商,能夠繼續為兩岸的經濟繁榮而努力。

(二) 社會服務事項

愛滋病防治宣導計畫

宣導防治愛滋的重要性,俾減少社會成本之支出。

共參與超過50場之本會團體會員代表大會,亦於研討會中,請專人作宣導,適時將防治愛滋的觀念,傳達給與會者,希望透過本會宣導,讓大家對防治愛滋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出任「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委員

本會陳理事長武雄代表本會及工業界出任「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委員,協助釐訂及推動國家社會福利政策。

協助釐訂及推動國家社會福利政策。

出任「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董事

本會陳理事長武雄代表本會及工業界出任「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董事,協助推動國內重大天然災害相關賑濟事宜。

協助推動國內重大天然災害相關賑濟事宜。

輔導出口廠商因應國外反傾銷控訴

輔導出口廠商因應國外反傾銷控訴。

100餘家出口廠商因接受輔導,因應國外反傾銷控訴。

輔導毛巾案研擬反傾銷落日案

輔導毛巾案研擬反傾銷落日案。

60餘家國內廠商因接受輔導,評估如何因應進口威脅。

輔導過氧化苯乙烯業者研擬反傾銷案

輔導研擬反傾銷案。

1家國內廠商因接受輔導,評估如何因應進口威脅。

輔導預力鋼絞線反傾銷申請案

輔導反傾銷申請案。

20餘家國內廠商因接受輔導,評估如何因應進口威脅。

輔導硫氧酸鈉反傾銷申請案

輔導反傾銷申請案。

1家國內廠商因接受輔導,評估如何因應進口威脅。

輔導銅版紙反傾銷申請案

輔導反傾銷申請案。

4家國內廠商因接受輔導,評估如何因應進口威脅。

輔導水泥反傾銷申請案

輔導反傾銷申請案。

8家國內廠商因接受輔導,評估如何因應進口威脅。

(三) 參與政府機關或其他團體活動或接受委辦業務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兩岸智慧財產權問題因應研究-落實台商權益保護計畫」

1. 舉辦四場「大陸台商智財權問題與因應系列座談會」,以酌納建言,供政府後續兩岸智財權協商之參考。

2. 營運「大陸台商智財權服務網」。
3. 發行「大陸台商智財權電子報」。
4. 研提第一年計畫之期末報告及第二年計畫之期中報告。
 

除透過民間溝通平台,持續推動兩岸智財權交流外,本計畫成果也將協助落實台商更充分的智財權保護。

入出國外勞機場關懷服務計畫

1. 入境外勞接機指引。

2. 出境外勞諮詢申訴服務。

3. 開立機場外勞行蹤不明通報三聯單。

1. 提供入境外勞接機指引服務達184,712人次。

2. 提供出境外勞諮詢申訴服務件數達495件,協助外勞取回應得款項共208萬746元。

99年度大陸投資台商輔導服務計劃

大陸台商輔導之推動。

提供給大陸各地台商約2,000人次相關電子及平面資訊、舉辦相關課程及活動。

99年增進工業團體配合政府政策暨強化組織功能計畫

辦理:

1. 「工業團體理事長暨總幹事會議」1場次。

2. 「工業團體負責人與政府首長午餐座談會」2場次。

3. 「工業團體會務工作協調推行專業小組會議」2場次。

4. 「工業團體會務暨業務研討會」10場次。

5. 「工業團體會務及業務觀摩」2場次。

6. 「工業節大會」1場次。

1. 與政府相關部會首長面對面溝通、交換意見,協助解決產業面臨之經營困境,並更瞭解相關部會政策執行重點。

2. 因應各公會會務及業務需要,加強各相關會員間之合作與聯誼,增進認識與交流。

3. 宣導政府政令、相關輔導措施及服務項目,提升會務人員及會員廠商員工專業知識,加強對業務及會務之運作能力,增進工作效率。

4. 各項活動出席人次共逾2,500人。

產業溫室氣體管理輔導計畫—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溫室氣體先期(自願)減量推動輔導

1. 撰寫「98年度製造業自願減量績效追蹤報告」乙份。

2. 彙整製造業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資料。

六大產業公會共計197家廠家提供資料接受輔導,經查證後,六大產業98年度共計減量87萬公噸CO2(未經審議委員會審議);二大產業協會共計17家廠家參加,98年度共減量743萬公噸CO2(已經第三者查證後)。

全國工業發展會議

舉辦全國工業發展會議專家學者產業論壇、產業發展願景座談會、預備會議、媒體座談及正式大會。

共辦理21場次約1500人次參加,並完成完成130項共同意見,45項其他意見,供政府未來施政參考。

我國輸陸產品遭遇中國大陸技術性貿易障礙及政府協助需求之調查

針對國內企業面臨之中國大陸TBT障礙進行深入訪談。

1. 共計訪談21家商、協會及廠商。

2. 針對500家輸陸廠商進行意見調查共計回收105份問卷反映障礙。

99年度增置就業促進員

辦理人員之招募、進用、補充、給薪、人員管理等事項。

聘任30位人員派駐於各縣市榮民服務處,藉由人事管理要點進行人員之督導及管理,有助要派單位執行榮民(眷)之就業服務工作,並達成媒合榮民(眷)就業之預定目標。

推動陸資來台投資專案計畫

推動陸資來台投資。

至民國99年12月底,來台陸資共102家,投資金額共1.32億美元。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智慧財產培訓學院」-『99年智慧財產專業人員培訓計畫』 

班別如下:(共6個班,合計186小時)

1. 專利工程師基礎班。

2. 專利工程師養成班(一)

-專利申請實務。

3. 專利工程師養成班(二)

-專利說明書撰寫實務。

4. 智慧財產權基礎班。

5. 智慧財產權管理實務班。

6. 專利爭訟實務班。

1. 學員合計134人次。

2. 透過本智財權專業培訓課程,對於我國發展知識經濟所需的智慧財產專業人才之培養,以及強化智慧財產的管理,健全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更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跨業貿易救濟論壇

協助國內企業運用貿易救濟措施維護產業利益。

協助國內企業運用貿易救濟措施維護產業利益。

重點外銷產業反托拉斯實務論壇

舉辦反托拉斯論壇。

協助200餘位廠商代表掌握歐美及日本等國的反托拉斯法規與實務。

99年工礦團體優良理監事選拔表揚活動

共選出51位工礦團體優良理監事,並於99.11.11於圓山大飯店接受內政部及本會頒發之獎狀及獎牌。

鼓勵本會及所屬工礦團體理監事積極參與會務、健全公會組織、發揮會務功能。

99年一般旅館中階經理人教育訓練

1. 辦理課程之廣宣。

2. 辦理訓練課程。

辦理5場教育訓練,共有420位旅館中階經理人參訓,對提高一般旅館經營績效及服務品質有相當助益。

掌握業界對區域經濟整合之需求,布局全球

1. 針對頂尖企業領袖進行深度訪談。

2. 舉辦四場高峰論壇。

協助國內業界掌握我與各國洽簽FTA之最新進展,並且協助政府推動國際聯結。

亞太經貿服務中心推動計畫

協助台北市政府推動亞太經貿中心。

搭建台北市與天津、深圳兩地的交流。

經濟部頒發創業四十年以上歷史悠久廠商感謝狀

於工業節慶祝活動中,由經濟部部長頒發創業四十年以上歷史悠久廠商。

頒發創業40年以上共763家,創業50年以上共6家。

(四) 研究發展事項(如研討會、專案研究或其他)

ECFA早期收穫清單說明會

協助廠商瞭解ECFA架構,並提供廠商反映需求之平台。

共計200多位業者報名出席,表達其對ECFA之意見立場。

大陸智慧財產權專題分析報告4篇

議題:

1. 中國大陸專利法修正對審查實務預期之影響與我國審查實務之對照。

2. 中國大陸第三次專利法修訂對專利訴訟的影響。

3. 中國大陸商標法對商標權利與其他在先權利衝突的法律規制與實踐。

4. 兩岸相互開放獨資或合資經營電影片映演業之影響分析與可行性評估。

提供政府相關部門研究參考,以掌握大陸智慧財產權發展動態與趨勢。

「全球觸角、投資泰國」研討會

介紹泰國投資環境及優惠措施。

約80人

「WTO會務人員種子」進階培訓班

連續五次,每周二上課,共計十堂課,演講內容著重於WTO議題中與業界相關之實務內容。

研習之公會學員共計40名,另為饗向隅者,本會並將培訓班之講義資料刊登於國際經貿服務網中研討會項下。

「前進印度」座談會

介紹印度投資環境。

約50人

2010東亞地區專利論壇

論壇議題如下:

1. 臺灣專利師於智權訴訟之角色與定位。

2. 日本付記弁理士制度及弁理士在侵權訴訟中之角色。

3. 臺灣專利師多元活躍舞臺之初探。

4. 大陸新專利法實施細則實務。

5. 大陸專利侵權判斷實務。

6. 韓國弁理士會運作實務。

報名參加人數169人;成效獲各方好評。

2010年我國智慧財產權產業政策建言

1. 構築著作權人、出版界與師生三贏之合理使用空間。

2. 持續加強宣導公開使用音樂須付費的觀念。

3. 將營利性網路侵權行為列為公訴罪。

4. 降低著作權侵權案件緩起訴比率。

5. 通盤考量調降專利年費。

6. 專利有效性之舉發與訴訟的修法調合及承認部分有效或無效。

7. 通盤檢討專利訴訟原告敗訴居多之現象。

8. 儘速充實專利審查人力、設置智慧財產權事務中心、專利發展基金。

9. 儘速完成簡併專利爭議審議層級的立法並設置一專業專責單位。

10.建立智慧財產人才培育、鑑定、考選及派遣機制。

11.協助中小企業建立自有的智慧財產策略。

12.鬆綁法規活絡國立大學及政府研究機構研發成果之運用。

13.推動由政府主導成立之國家級智慧財產管理機構。

14.建置結合技術鑑價與科技融資之機制。

15.研提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並建構以 總統為首之政策與執行整合平台。

提供政府相關機關作為施政之參考。

「永續投資、投資泰國」研討會

介紹泰國投資環境及優惠措施。

約50人。

我國企業因應國際大廠之國際專利競爭策略及專利分析與佈局研討會

研討內容如下:

1. 國際大廠最新專利策略。

2. 我國企業因應之國際專利競爭策略。

3. 專利分析與佈局。

4. 專利檢索與地圖製作。

報名參加人數22人;成效獲各方好評。

美國專利侵權訴訟實務與策略運用研討會

研討內容如下:

1. 美國專利侵權訴訟處理原則。

2. 美國專利訴訟之基本架構與最新發展。

3. 如何管理進行中之專利訴訟案件。

4. 如何擬定原告之攻擊及被告之防禦與反訴。

5. 如何管控美國專利訴訟之費用。

6. 最新美國專利訴訟實例解析與影響探討。

7. 美國專利訴訟策略之應用。

報名參加人數24人;成效獲各方好評。

國際專利授權實務與談判策略運用研討會

研討內容如下:

1. 國際專利授權談判之準備工作。

2. 國際專利授權契約之基本架構。

3. 國際專利授權契約之地雷條款。

4. 哈佛法學院談判策略之介紹。

5. 模擬情境實際演練與討論。

報名參加人數24人;成效獲各方好評。

「2010『各國貨品進口威脅』與『貿易救濟措施』研討會」4場

協助廠商瞭解海關如何防範大陸物品之不法進口,以及如何透過救濟程序因應大陸貨品之低價進口及爭取權益。

298位產業界代表具體瞭解如何透過救濟程序因應大陸貨品之低價進口。

「重建台商投資泰國信心」研討會

介紹鼓勵台商投資泰國具體作法。

約30人。

「永續經營、投資泰國」研討會

介紹泰國投資環境及優惠措施。

約70人。

當前國際經貿新情勢研討會

協助國內廠商瞭解當前國際經貿新情勢。

200餘位產、官、學界代表出席。

第一屆台港經貿論壇

邀請台港經貿學者專家共創台港經貿合作契機。

約500人。

提出對大陸政府知識產權建言

建言議題如下:

1. 推動「打破地方保護主義藩籬」之相關財政制度變革。

2. 進一步完善跨地區及有關部門間的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協作機制。

3. 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協作和銜接機制。

4. 推動整合組建知識產權專業行政執法機構。

5. 推動整合組建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構。

6. 全面推進設置知識產權專業法庭。

7. 提高知識產權為文化層面並深入人心。

8. 落實「海峽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

透過這些建言,期能引起大陸政府的高度關切,有助於台商知識產權之權益保障,共創兩岸雙贏,齊力邁向知識經濟時代。

美國專利授權談判與訴訟互用的進階策略研討會

研討內容如下:

1. 授權談判的進階策略與規劃。

2. 有效控制美國專利訴訟成本的進階策略。

報名參加人數90人;成效獲各方好評。

大中華法律研討會-後ECFA時代台商大陸投資及智慧財產權保護

研討內容如下:

1. 從投資糾紛案例討論如何做好大陸投資的法律規劃。

2. 從交易糾紛案例討論如何做好大陸商業活動的法律規劃。

3. 迅速有效解決大陸商業糾紛的途徑--仲裁。

4. 中國專利糾紛及因應對策。

5. 中國專利申請的典型問題及解決方式。

6. 中國未註冊商標保護及爭端解決策略。

報名參加人數172人;成效獲各方好評。

歐美反托拉斯法令與實務研討會

協助廠商掌握歐美的反托拉斯法規與實務。

協助200餘位廠商代表掌握歐美的反托拉斯法規與實務。

2010第二屆福建高新企業CEO知識產權研習參訪活動

研習議題如下:

1. 企業研發的知識產權思維與運用-以顯示器為例。

2. 後ECFA時代兩岸產業的發展與知識產權運營模式的創新。

3. 從CEO觀點看人力資源管理。

4. 技術商業化之知識產權的運用與管理。

5. 全面品牌管理:商業策略與支持承諾。

6. 談美學經濟創意思維與創意產業品牌發展。

加強兩岸智慧財產權交流互訪,進行智慧財產權創新、管理與運用等經驗分享。

中國大陸新專利法制及其對申請實務之影響與因應研討會

研討內容如下:

1. 中國大陸《專利法》、《專利法實施條細則》與《專利審查指南》修改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2. 中國大陸與台灣專利申請實務之差異。

3. 中國大陸專利復審及無效請求審查實務。

4. 中國大陸台商因應新專利法制之申請策略。

報名參加人數101人;成效獲各方好評。

中國大陸新專利法制及其對侵權爭議處理實務之影響與因應研討會

研討內容如下:

1. 中國大陸新專利法制對侵權爭議處理的主要修改內容探討。

2. 專利侵權訴訟與應訴策略解析。

3. 專利侵權之行政及司法保護機制。

4. 新專利法制對訴訟之影響與因應探討。

報名參加人數116人;成效獲各方好評。

台灣新型態專利訴訟實務與因應研討會

研討內容如下:

1. 台灣新型態專利訴訟的介紹。

2. 如何進行專利訴訟之準備工程。

3. 如何發動台灣專利訴訟的前哨戰。

4. 如何展開台灣專利訴訟的攻防戰。

5. 如何使用台灣專利訴訟的新武器。

報名參加人數107人;成效獲各方好評。

FTA與台灣產業發展研討會

協助國內廠商掌握我國與各國洽簽FTA進展。

150餘位產官學界代表出席。

全球貨幣大戰及產業影響研討會

協助國內廠商掌握我國與各國洽簽FTA進展。

200餘位產官學界代表出席。

區域經濟整合下的的反傾銷與貿易救濟實務研習營

協助國內廠商瞭解反傾銷實務。

39位產業界代表,實際演練出口遭控稅率計算,以及研習提訴策略。

2010第三屆兩岸專利論壇

論壇議題包括:

兩岸智慧財產權最新發展情況、專利制度發展動態、專利實質審查管理情況、專利實質審查情況、專利師(代理人)制度經驗交流及企業專利經驗交流等。

1. 報名參加人數逾300人。

2. 對促進兩岸智慧財產權環境最新發展之瞭解及民間企業經驗交流極有助益,而透過兩岸輪流舉辦論壇,以及由政府及民間各界專業人士廣泛參與之方式,也為兩岸未來在智慧財產權議題的交流及長遠合作關係,奠下良好的基礎。

「投資泰國、開創遠景」研討會

介紹泰國投資環境及優惠措施。

約110人。

(五) 參加與團體業務有關之出國考察或會議

APEC/SCSC 出口技術協助模式研究研討會

向APEC會員簡報中華台北公協會如何協助廠商排除貿易障礙。

向東南亞各國進行自行車部門別的遊說工作。

台日鋼鐵對話

在會議中與日本鋼鐵相關協會就各項相關經貿議題進行交流。

協助國內鋼鐵業者因應當前國際經貿現勢。

印度經貿投資考察團

考察當地投資環境。

含本會理監事及各產業負責人等共18人拜會印度官方及商工總會等單位,並共同簽署MOU。

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交流參訪團

1. 出席第三屆「海峽兩岸知識產權論壇」。

2. 出席「龍岩市6•18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

3. 參觀福建6•18交易會展。

彙聚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人才,進一步拓展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領域的交流合作,提高企業運用智慧財產權制度的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泰國記者經貿投資考察團

介紹泰國投資環境。

由本會陪同國內電子及平面媒體記者4人前往,並將考察結果刊載於報章雜誌。

WTO公眾論壇會議

在會議中與各國交流WTO中相關議題之意見。

在會議中與各國交流WTO中相關議題之意見。

貿易救濟遊說團

出席公聽會,為國內涉案廠商爭取權益。

出席公聽會,為國內涉案廠商爭取權益。

香港經貿投資考察團

瞭解香港金融、科技及基礎建設發展情形。

台港經濟合作委員會委員及業界人士共19人應香港商貿委員會邀請訪港,促進台港經貿合作實質交流。

(六) 編印書刊(如出版會務通訊、定期刊物、叢書或其他)

書刊名稱

書刊方式

受益人數及效益評估

產業雜誌

月刊

1. 發行對象除產業界外,亦贈送至立法院、國家圖畫館、各大學院校圖畫館,受益人數近萬人。

2. 發行之目的乃在建立工總與政府立法與行政部門間、工總與主管機關間、工總與會員間,以及會員與會員間的溝通橋樑,發行以來不僅確實作到溝通的目的,所報導的議題也常成為立法院諮詢之參酌資料;亦成為工科學生重要的參考書。

大陸台商簡訊

月刊

每期提供給大陸各台商協會,並放置網路,每期約6萬多筆資料檢索。

工商會務

季刊

1. 季刊發行對象乃為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商業總會之團體會員及相關主管機關。

2. 季刊旨在作政府與500餘個工商團體及3000餘位會務工作人員間的橋樑,以及提供辦理會務知識與經驗予會務人員,使其順利達成工商團體各階段任務。

智慧財產季刊

季刊(網路版)

報導國內、外智慧財產權相關資訊,協助相關單位及廠商掌握智慧財產權的最新動態,提升產業競爭力。

「TAIWAN IPR NEWS」(智慧財產權簡訊)中英文月刊

月刊(網路版)

將我國在智慧財產權上努力之成果及現況,定期傳達給國內、外相關單位,以發揮整體溝通之功能,進而增進各國對我國之瞭解及經貿之往來。

工總智財權電子報

電子報

提供智財權相關資訊、活動訊息、智財權產業政策建言,以及本會智財權期刊內容,供各界參考瞭解。

大陸台商智財權電子報

電子報

提供最新大陸智財權相關資訊,供各界參考瞭解。

貿易政策論叢第十三期

半年刊

分送國內政府機關及大學院校圖書館,協助產官學各界掌握各國之經貿政策。

貿易政策論叢第十四期

半年刊

分送國內政府機關及大學院校圖書館,協助產官學各界掌握各國之經貿政策。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