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千年商都廣州 商機無限
正在加載......
千年商都廣州 商機無限

567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也是中國大陸歷史文化名城、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在實施國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6年)以來,廣州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地區生產總值由2011年的1兆2,400億元(人民幣,下同)提高到2016年的1兆9,500億元,年均增長9.4%,為未來經濟增長打下良好基礎。今年廣州正積極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推動高水準國際合作。

文:編輯部


2017年廣州經濟發展主要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商品出口總值增長2%。為實現前述目標,廣州市共提出下列八大重點工作:

一、加快推進創新發展

發展科技創新企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0家,協助一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中心,提升產品競爭力。

建設重大創新平臺:加快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建設,提升創新育成中心和眾創空間的服務能力和專業化水準,並推動高級、精密、尖端的技術科技產業發展。

落實創新政策措施:在科技金融方面,推動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用好“人才綠卡”制度。在智慧財產權方面,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示範,和重點產業智慧財產權運營試點。

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在科技管理方面精簡流程,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致力推動科技創新企業掛牌、上市。在教育方面,加強與世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在創新方面,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海外人才交流會、「小蠻腰」科技大會。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降低企業杠杆率:推動企業整並重組和市場出清,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有效防範政府債務和金融風險,致力於降低企業要素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推行工商登記電子化:讓企業名稱得以自由申報,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對企業投資專案施以准入負面清單、行政審批清單及政府監管清單管理,在公共服務領域改革方面加強教育、醫療、養老、安全生產等改革力度。

推動農業現代化:加快建設廣州國際種業中心,扶持發展糧食、蔬菜規模生產基地、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畜禽標準化示範場,建設現代化屠宰場和定點生豬供應基地。推進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科技與海產業示範基地建設。

釋放需求潛力:擴大有效投資,全年推動廣州市重點建設項目342個,帶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782億元,推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試點專案,並建立多管道刺激消費。

三、致力振興實體經濟

發展先進製造業:建設黃埔、南沙、增城等先進製造業基地,打造國際汽車零元件基地、互聯網產業集聚區和積體電路產業生態圈,構建智慧裝備和機器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等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加速推動中藥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技術。

推動服務業升級:在生產性服務業方面,發展商務、會展、科技、資訊、物流等產業,在生活性服務業方面,致力發展文化、旅遊、體育、健康等產業。在金融服務方面,推動設立金融機構和金融平臺。在旅遊方面,建設國際旅遊目的地和集散地。

推進中外合作區建設:支援企業間戰略合作和跨行業、跨區域兼併重組。加重對中小及微型企業輔導力度,重視優化產業佈局,推動企業向園區集中。培育一批高成長性民營企業,建設10個中小企業創新產業化示範基地。加快推進廣州中小企業先進製造業中外合作區建設。

加強保護企業財產權:開展產品品質提升行動,加強全面品質管制。著力解決企業發展的人才、用地、融資等問題,確保企業家財產權和創新收益。

四、加大對外開放力度

保持貿易穩定增長:辦理海外市場開拓系列活動、建設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擴大汽車整車、關鍵零部件進口,重點發展飛機和船舶租賃、保稅貿易、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推動大通關改革和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及建設數位口岸。

推動高水準跨國合作:支持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興業。參與馬來西亞麻六甲工業園和沙特吉贊經濟城等境外園區建設,加強與南太平洋島國和非洲國家經貿交流合作,並舉全市之力辦好12月2017《財富》全球論壇,擴大城市國際影響力。

加強區域合作交流:推進粵港澳深度合作區開發建設,實現穗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強化與泛珠三角城市和高鐵沿線城市合作,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五、推進樞紐城市建設

三大國際戰略樞紐:推進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發展港口物流、航運金融、船舶交易等航運服務產業。推動國際航空樞紐建設、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發展航空物流、航空維修、航空製造、航空金融、客改貨等臨空產業。推進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建設,力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一定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7%以上。

加快建設30公里精品珠江:推動遊船碼頭、堤岸護欄等重點改造工程,完成建築立面整飾、道路堤岸橋樑景觀改造、提升綠化景觀等。

完善交通綜合網路:建設國際綜合性交通樞紐和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示範城市,在旅運方面,擴建客運站和貨運站,優化調整公車線路和網站,推進計程車行業改革和網路租車、自行車規範管理,建立“樞紐+社區+產業”軌道交通建設新模式。

建設南沙副中心:建設海港、明珠灣起步區、蕉門河中心區、南沙灣4個高品質弁鈰洁C在現代產業方面,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航運服務、特色金融等產業。設置鋼鐵、有色金屬、糧食、塑膠等交易中心,打造大陸跨境電商示範基地。

六、提升城市弁鄎~質

城市發展規劃:編制面向2040年城市總體發展規劃。開展廣州總體城市設計。在用地方面,合理配置建設用地規模,優先保障重點區域、重大產業專案用地需求。

城市系統更新:在社區改造方面,推進老舊社區微改造,加強城中村改造和城鄉整治,推動舊樓宇、產業特色小鎮升級等。在城市更新土地機制方面,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搭建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平臺。

生態環境治理: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推進PM2.5年均濃度進一步下降。在水環境方面,推動廣州行政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全覆說B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持續保證100%符合規範。在垃圾分類方面,深化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在綠色生態方面,加快其建設。

城市精細化管理:建設智慧城市,完善多層級的資訊服務網路。

七、提升民生社會事業

十大民生重點工作:分別是加強食品安全、加強就業服務、提高養老服務水準、做好母嬰友善建設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打擊電信網路詐騙、完善公共交通建設和智慧化改造、加強住居安全、優化城市環境、落實好文體惠民工作、增加基礎教育供給和提升學生體質體能。

社會保障安全網:推進社保體系創新,擴大推動社會保險。創建全國“慈善之城”,致力發展志願服務事業,讓社會充滿關愛和溫暖。

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強基層醫療服務建設、發展文化事業、體育事業。

八、提升行政效能

加強法治建設: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推進重大民生決策之民眾諮詢監督、網路問政、新聞發表會等,依法審理行政申訴案件,全面實施政府法律顧問制度。

優質服務環境:推進政府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規範受理、依法答覆和公開政府資訊申請。推動審核服務事項一視窗受理及網路受理。

廉潔高效辦公:嚴明紀律和規矩,開展政府投資專案廉潔評估,建立“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打造廣州廉潔政府。

永續發展,商機無限的廣州

在未來的五年,廣州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這五大發展理念引領經濟及社會發展,積極參與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區政策。統籌推進內外需的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以南沙自貿試驗區經驗,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加快外經貿轉型升級,在注重貨物貿易的同時強化擴大服務貿易。提高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水準、建設物流中心、貿易中心、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和國家創新中心城市,強化樞紐型網路城市弁遄A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未來廣州經濟發展效益將顯著提高,形成樞紐型網路城市格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到2兆8,000億元,年均增長7.5%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70%,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70%,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比重70%;高新技術企業8,000家,科技創新企業20萬家。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