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
文:譚宗仙
106年1月23日,台泥董事長、工總副理事辜成允猝逝。他的過世,不只是企業界的損失,也是工業界的損失,因為台灣又少了一位關心產業、經濟發展的企業家。
辜副理事長37歲接台泥總經理、49歲全面接掌台泥集團,是在匆促間站上企業的戰場,也在意外下猝然離開了人生的舞台,不論是在企業戰場、還是在人生舞台上,他總是「努力沒有停止,永遠要往前走」。
與他在工總相識、相交10數年的監事會召集人潘俊榮就對他的「認真、努力」印象深刻,任何議題,都經過認真的分析後,才會提出見解與建議;在工總的公務上,潘召集人也發現,當需要辜副理事長「出力」時,「再忙也會出現。」
對辜副理事長的認真態度,副理事林明儒很難忘懷的記憶是,有一次與辜副理事長一同出席中天電視台的訪問,談「我國的能源政策」。他記得,當天訪問結束後對辜副理事長說道:「我發現你真的很用心,談得很深入,且有很多精闢的見解。」
沒想到辜副理事長開心的喊了一聲:「耶!」並透露,為了這場訪問,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搜尋資料、讀了很多論文,同時還去拜訪了學者專家,交換意見。
認真的辜副理事長,也真誠的對待相識的人。與私,潘召集人與辜副理事長是客戶、更是股東關係,10多年來的相處,潘召集人觀察到,辜副理事長非常溫和,真正做到以客為尊的為商之道。
潘召集人的事業是以標工程為主,水泥是工程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身為客戶,他從來不用擔心水泥的供貨,因為「我的標到那裡,台泥的預拌混泥土的廠就設到那裡!」
身為台泥董事長,辜副理事長從不迴避外界對水泥業破壞環境的指責,而是把批評化為動力,將所有的生產與佈局都與環保、能源及永續發展掛勾,在台灣,每5人就有1人的生活垃圾是台泥處理的。
很多企業都認為環保是成本,然而,辜副理事長卻是反向思考認為,如果環保做得好,是避免浪費,可以增加競爭力,對台泥來講,環保不只是責任,更是商機。
對「環保即是商機」說,常務理事詹正田就親身體驗到。2014年5月工總理監事曾有花東之遊。在那趟旅程中,詹正田在台灣和平水泥廠區裡感受到辜副理事長對台灣這片土地的關注。
台泥和平水泥廠與工研院合作,建造出全球第一座產業化的「鈣迴路捕獲CO2先導型試驗廠」,簡單講,就是「碳捕捉」,目前全球碳捕捉技術只有在西班牙、德國等進行實驗室和電腦摸擬的運作,詹常務理事說:「台泥的實驗室是全球最大規模的。」
然而,他並不以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碳補捉」而滿足,而是更進一步想:碳捕捉後,除了封存,還能做什麼呢?為能讓技術延伸,辜副理事長再與工研院合作「生物固定法」,也就是用CO2培養各種藻類,再從藻類萃取生質柴油,或是培養飼料、健康食品用藻類等。
當CO2可捕捉再利用,詹常務理事也在那趟旅程中,從辜副理事長身上學到原來植物也能經由「保種」再復生。
植物是生命世界的基礎,沒有植物,世界就不會如此繽紛多彩。沒有辜成允,詹常務理事感慨的指出,這世界上可能沒有讓3萬種熱帶植物棲身的保種中心。在那趟旅程中,辜副理事長介紹了真正催生者—清華大學教授李家維。
李家維形容,當時是因為辜副理事長的支持與說服,才讓辜氏家族與董事會都同意。於是,台灣才有了全球最大、亞洲最好的亞熱帶植物保種中心,也為多種亞熱帶植物,提供了一塊庇護之地。
李家維說,對於保種,辜副理事長不單單是出資的董事長,更是勤作末猁熄擗B。對各期目標、進度、未來願景,心中已有藍圖。捲起袖子,跟著技術員在花房指認新種植物,保種中心已是辜成允的秘密花園。他生前曾說,「到了這個年紀,還能做點自己有興趣的事,是一大樂事。」
不過,真要說到辜副理事長有興趣的事,就不能不提音響。何語常務理事早在30多年前就認識他了。何常務理事記得,那是民國76年的事了,當年辜副理事長的父親辜振甫是工總及工商協進會理事長,他籌辦了企業對美投資採購團。辜振甫先生是總團長,何常務理事是其中機械工業團的一員,機械工業團的團長是莊國欽先生,辜副理事長也是其中一員。
那一次,何常務理事說,在美國前後跑了23天,當年還很年輕的辜副理事長,就像個大學研究所的學生,斯斯文文的,總是走在團體的最後面,也不隨便發言;那時的印象,一直到辜副理事長進到工總理監事會裡依然沒變。
有一天,何常務理事與一位馬偕醫院的內科醫生吃飯,這位醫生對音響有所涉獵。在音響界,辜副理事長可說是最知名的發燒友之一。這幾年對音響圈的活動,是出錢出力,還親自上陣,擔任由大發燒友蔡克信醫師主持的調音研究社高級班講師。
對音響器材,辜副理事長不僅是使用者,也自己DIY設計製作,早年也將自己的作品穢韘b台泥辦公室使用。在獲知辜副理事長對音響的愛好後,何常務理事第一次發現,不怎麼說話的辜副理事長,提起音響也是可以侃侃而談的。
其實,只要是他熟悉的事,都能侃侃而談。林副理事長就記得,有一次他與辜副理事長談到企業經營管理之道、交換心得時,辜副理事長就秀出他手機上的ERP系統,從手機上他隨時可查台泥每一家關係企業的經營績效,按績效排列,對未達成預算控制目標的企業,他可層層點鴃A從銷售、生產、成本、銷管等,哪一項未達成目標,隨時可查明,績效不良的企業他會親自督軍。
又為了掌握關係企業現況的了解,辜副理事長告訴林副理事長,他每星期會參與集團高階主管會議,了解個別企業市場、生產、競爭者及市場定位等現況,並親自督導、管理,也就是鷹式管理。
不過,讓林副理事長感到折服的,是辜副理事長「主持會議的奶O」。今年1月,工總邀請洛桑管理學院Mr. Arturo Bris教授針對「台灣再起的關鍵策略」專題演講,辜副理事長是主持人,兩小時的會議有專題演講、與談人對談及Q&A,針對演講者、與談人、發問者討論,他做綜合結論時,簡潔明瞭,非常清楚有系統將所有談論者論述重點一一簡潔襯托出來,使與會者更清楚了解會談內容。
對辜副理事長的虛心又用心,秘書長蔡練生也觀察到,在工總會議場合裡,辜副理事長的談話,從來不涉及個別公司,都是從產業、國家經濟發展的格局提出他的問題。
他以工總成立TPP委員會為例。在TPP的課題上,辜副理事長不會只侷限於產業界的利益,也能客觀且主動地關切農業的損失及利益。蔡秘書長指出,辜副理事長認為企業有責任協助農業的發展,特別是,當產業界從自由化的過程中獲得利益的同時,也有必要回饋因自由化而受到損害的族群,包括農業。
「水!(台語發音)」潘召集人說,辜副理事長生前最愛用台語說「水!」這個字,這一個字,也是工總認識辜副理事長的人共同感受。很少有企業家,是像辜副理事長般對任何人都是那麼的溫和、友善。
辜副理事長雖然因意外離開了人生的舞台,然而他的一生,可以中國大陸的中國科學院植物學家張壽洲寄來悼詞作為註腳:「一花世界,一葉如來,植物之央A澤惠眾生。先生人雖去而奶ㄕ插A時雖逝而名不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