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台灣再起 要有新發展模式
正在加載......
台灣再起 要有新發展模式

562

蔡總統在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全球大趨勢2017」(The World in 2017)特刊發表名為「讓台灣再度變成猛虎」(Turning Taiwan into a tiger again)的專文,強調將重新強化台灣的領航角色,維護基本社會安全網,以全新的發展模式振興經濟,也將同步改革政治體制,務使經濟與社會的轉型,能和政府的透明度與民主文化的成熟發展齊頭並進。顯示蔡總統將在明年開始積極推動各項改革,以挽回民眾對政府的信心。

但是,我們必須提醒蔡總統的是,面對當前詭譎多變的國際經濟情勢與產業競爭競逐格局,政府必須確立施政重心,並全面檢討創新產業的範圍,才能找回經濟成長動能與人民的信心。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的資料顯示,雖然1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9個月擴張,指數來到57.3%,為2015年4月以來最高點;但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為49.8%,連續兩個月低於景氣榮玲I的50%,呈現緊縮。同時,國泰金融集團發布的11月最新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也顯示,民眾的景氣樂觀現況指數卻下滑,景氣展望樂觀指數也降至近三個月的低點,而薪資樂觀指數也同步轉弱,並創下今年3月以來的低點。這些指標除顯示大多數人感覺國內經濟遲緩之外,人民對未來的信心低落,更是蔡總統不能輕忽的。

特別是釵h政策,如「一例一休」和「年金改革」,由於事前規劃不足、政策論述不清,導致民眾無所適從,甚至於造成嚴重的社會對立。另外,日本福島周邊地區食品開放進口問題,由於政府事前未公布相關政策構想和提供充分的資訊,在立法院舉辦專業公聽會之前,突然利用周休假日在各縣市舉行民眾說明會,導致食品安全管理議題泛政治化,反而製造出更大民怨,也讓未來的政策推動更加困難。

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建議蔡總統應該將施政重心回歸到「再造新經濟發展模式」的主軸,積極協助產業轉型面對的「技術研發人才不足」、「技術創新成本過高」以及「研發流程太長不符時效」等障礙,更應是施政重點。

此外,張忠謀董事長日前疾呼,政府發展五加二創新產業,「不要忘了以前國家提倡的產業包括半導體在內,假如把那些都忘了,只推動創新產業,那即使新產業都成央A也補償不了老了的產業,因不注意而衰退。」其實連日本工商會所提出的「2016白皮書」都建議「新政府簡皛s造業思維,應將產業政策擴大,不止五加二,還要推動服務業。」顯示蔡總統不能僅抱著「五加二創新產業」,就想期待「台灣再起」,而必須全盤檢討當前產業的發展困境,和企業對未來信心不足的問題,為台灣的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提出「新發展模式」與中長期的願景,才能有效引領並誘發台灣企業與外國企業進行投資與創新,進而找回經濟成長的動能。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