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為因應中國大陸產業結構及市場的轉變,投資移轉已是眾多台商企業規劃選項之一。又綜觀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轉型升級難易與產業群聚效益,已是台商企業擇定投資移轉地點的重要考量。由於泰州是近年蘇中地區發展最為快速、亮眼的地區,加上其轄下泰興市在化學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等產業,皆提供台商企業良好發展機遇與政策支援。因此,有意進一步開拓華中地區市場,以及正規劃投資移轉的台商企業,不妨將泰州泰興列為評估標的。
文:編輯部
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以新目標促進新跨越、以新舉措展現新作為,再創一個泰興創新轉型跨越發展黃金期。對於台商企業而言,綜觀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轉型升級難易與產業群聚效益已是擇定投資移轉地點的重要考量。為此,泰州泰興作為蘇中地區產業重鎮,即提出「全面領先蘇中、加快融入蘇南」的發展目標,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轉型。
轉型升級發展新動力
長期以來,泰州泰興圍繞轉型升級作為產業發展引擎,推進經濟總量快速增長和產業層次向上提升。透過辦理企業家座談,專項對接活動,今年以來,泰州泰興便吸引海內外共157個簽約項目,計畫總投資金額達約人民幣600億元。然而,這僅是泰州泰興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而已。近年來,泰州泰興細化明確專案規劃和建設時間表,以環環相扣確保專案順利開展。舉例來說,中國大陸長園集團旗下江蘇長園華盛新能源材料公司,於2016年2月投入人民幣10.2億元,落戶泰州泰興建設年產量計5800噸的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生產廠,該項目按規劃零延遲於2016年12月完成竣工,初估至2018年累計營收可達人民幣10億元,產品將占全球市場份額超過70%。
產業集聚發展新優勢
泰州泰興產業正由單一「產業鏈」向綜合「產業樹」結構轉變,其中又以化學新材料、新醫藥等特色產業為核心,逐步串聯各級產業和填補缺失環節,重點補充產業鏈結構缺失部分。以化工產業為例,該市已形成圍繞粗苯深加工、氯乙烯、丙烯酸等產業群聚,未來更將引進規模大、技術層次高的龍頭型企業進駐,加速整體產業鏈向上提升。
2016年6月,泰州泰興轄下黃橋工業園區、泰興城東高新區雙雙獲江蘇省政府批准籌建省級開發區,該市自此擁有3家省級開發區。同時通過引進項目、人才、產業、園區的多元並進,共營發展模式,泰州泰興已形成化工、機電、醫藥三大主導產業,共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8%。目前,該市三大主導產業亦正向技術化、資訊化、綠色化發展,並依託現有產業基礎,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和新醫藥等新興產業。
主題鮮明產業園區
泰興經濟開發區:重點建設項目包含: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塑膠產業園、日化產業園、醫藥產業園四大「區中園」。先後獲批為中國精細化工(泰興)開發園區、國家火炬計畫泰興精細與專用化學品產業基地、全球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合作基地、中國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2016年位列中國大陸「全國化工園區二十強」第7位。該區目前亦正進一步籌設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迴圈化(循環經濟)改造試點園區、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黃橋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現代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新材料、樂器文化等產業。先後獲批為中國新型綠色纖維材料產業基地、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江蘇省現代裝備科技產業園,並設立「江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黃橋工業園,引進16家江陰企業,總投資人民幣30億元;「上海金橋集團」黃橋工業園亦已啟動建設。
泰興高新區: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和裝備製造服務業。先後獲批為國家級環保服務業試點園區、省級環保科技產業園、江蘇省特色產業集群、江蘇省重點培育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中小企業示範基地。
虹橋工業園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醫藥原料藥產業、新興產業、臨港物流加工等產業。先後獲批為省級醫藥原料藥科技產業園、泰州中國醫藥城原料藥生產基地、江蘇省重點物流園區。
農產品加工園區:重點發展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工業、農業機械、倉儲物流、農業觀光旅遊等產業。先後獲批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基地、全國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江蘇省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城區工業園區:重點發展電子電器、船舶機械、汽車配件、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區內建有中國(泰興)中小企業集聚區、江蘇省遠洋船舶高端裝備科技產業園、江蘇省軍民品結合產業示範基地。
此外,還包括地方特色傳統產業。泰興宜堡鎮擁有中國大陸最大古銀杏森林區,銀杏產量占中國大陸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使得泰興亦有「銀杏之鄉」的美譽;泰興姚王鎮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減速機生產基地,現有減速機生產及相關產業鏈企業近300家,並設有江蘇省減速機產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使得泰興亦有「減速機之鄉」的美譽;泰興黃橋樂器文化產業園,園內小提琴生產及相關產業鏈企業共有220多家,年產小提琴80萬把,產量約占全球的40%,並建有世界最大的樂器博覽館,使得泰興亦有「中國提琴產業之都」的美譽。
「三到服務」便捷行政
「三到服務」理念,發揚「店小二」精神。泰興市委書記張育林表示,為全力服務專案落地,力促項目快建設、快竣工、快投產、快達效,早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和生產力。泰興市各部門及單位將以最大誠意、最優政策、最佳服務的「三到服務」理念,為企業提供最理想的發展平台。
在行政服務方面,持續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強化企業服務,打造最少環節、最短線路、最低時限、最高效率的便利行政服務環境;並標榜服務零距離、受理零推諉、品質零差錯、流程零障礙,目標成為長三角地區中審批最簡、收費最低、服務最優、效率最高的城市。以市轄內泰興經濟開發區為例,該開發區自建立「擬落戶項目專家論證制度」以來,在領導、部門、園區、業主四級聯動督察分析機制運作下,已加速促成33個項目順利完成落地審批程序,並進入竣工投產階段。
在政策措施方面,泰興市政府亦根據各園區、鄉鎮專案建設的需求,提供上門諮詢服務,並針對不同案例召開企業座談會,以即時了解企業營運情況,傾聽企業需求,共同搭建政企互動平台。截至今年9月,共計已召開企業家座談會13次,辦理企業交辦事項141件。
立足泰興,跨越發展
因應中國大陸產業結構以及市場的轉變,投資移轉已為眾多台商企業規劃選項之一。以台商企業投資密集度最高的江蘇省為例,近年蘇中地區發展快速,又以泰州表現最為亮眼,其轄下泰興市在化學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等產業,皆提供台商企業良好發展機遇與政策支援。為此,有意進一步開拓華中地區市場以及規劃投資移轉的台商企業,不妨可將泰州泰興列為評估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