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
為解企業缺電疑慮,經濟部長沈榮津特於本年8月27日出席工總第11屆第3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就「經濟部穩定供電及改善五缺的作法」,向出席的產業界代表們說明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他表示,政府的能源政策會確保「穩定供電、減少空污、電價合理」的原則,要與會理監事們安心、放心地在台灣投資。他同時提出三點疑慮,表達不支持「以核養綠」的政府立場。會中,工總理事長王文淵也呈送「2018年工總對政府政策建言白皮書」給沈部長。
文:譚宗仙整理
為解企業缺電疑慮,經濟部長沈榮津8月27日出席工總理監事會議說明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他表示,政府的能源政策會確保「穩定供電、減少空污、電價合理」的原則,同時,提出三點疑慮表達,不支持「以核養綠」的政府立場。
有關能源政策的主張與建議,工總白皮書中都有陳述,因此,理事長王文淵在部長開講前,先呈送「2018年工總白皮書」給沈部長。
再生能源的發展
對能源政策,沈部長開場就先談到再生能源發展的必要。他說,台灣的自主能源只有2%,必須要提高自主能源的比例,因為這是國安問題,同時也攸關產業發展,未來出口商品,必然會被要求有一定比例的綠能產業,這也是政府在規劃能源占比時會希望再生能源提高到20%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也同時強調,政府的能源政策,一定會做到穩定供電、減少空污、電價合理,還有符合產業的需求。然而,電到底夠不夠,他說,他知道產業界都很不放心,之前有人向「大人」建議,針對工業用電大戶訂出5%節能目標,相信大家印象都很深刻,「是我溝通不好。」他說,經過他跟「大人」解釋其實電是夠的,沒有不夠,才沒有實施這項措施。
為什麼電是夠的呢?沈榮津細說重頭。今年上半年時曾發生備轉容量只有2%、3%的情形,是因為去年下半年PM2.5的數值上升太快,各縣市在考量到空氣品質下,禁燃生煤,燃煤發電量因此少了四分之一量,影響的發電度數為60億度電,因為是年底突然發生,也讓台電在電力調配上捉襟見肘。
在此同時,他說,又碰上機組歲時,電力供應自然吃緊,但是到今年6月底後,各機組都歸隊了,新的機組也跟著加入後,到年底的備轉容量率都有6%,明年到2025年備轉容量率會到10%,等於有3部半的火力機組,絕對可以穩定供電。
在減少空污方面,沈部長指出,煤不是壞東西,只要採優質的煤,再用最有效率的超臨界機組,就可以用較少的煤發相同多的電,用最新、最好的空污防制設備,可以去除95%的硫氧化物、85%的氮氧化物,還有99.92%的空污。
在再生能源方面,他表示,到2025年時發電占比要達到20%,其中,太陽能發電容量要達到21GW,其中屋頂裝置要到4GW,地面裝置量要到17GW,需要用地2萬5千公頃,目前已具體掌握到的土地面積有2萬1千多公頃。
沈部長說,土地的部分,行政院每半年會進行跨部會的檢討,還有哪些閒置的土地可供使用,院長則是每3個月一次的親自盯再生能源的目標達成的情形。
在風力發電方面,他指出,目前積極開發的是離岸風電;目前全球20個中有17個優質風場在台灣,這是因為國際開發商看到了政府的企圖心,感受到可以達成的目標,讓國際開發商願意進駐到台灣發展,在風場進駐後,將進一步的要求逐步的國產化,將把風機產業在國內帶起來,當風電帶起來,也就可以把相關產業也帶起來,就會帶來新的就業、扶植新的產業。
沈部長說,有風才有電,有人擔心夏天沒風、冬天沒有太陽,就會沒有電。他要大家放心,政府是有配套的,像太陽能、風力這類間歇性的能源,可以透過儲能的方式儲存,在有風、有太陽就有電時存起來,等到無風、無太陽沒有電時再釋放出來。
核廠除役是共識
講到核能,他指出,有人主張在能源轉型過渡時期「以核養綠」,但是,311福島事件後,讓核一、核二、核三可以如期除役是朝野共識,同時,核能須面對包括核廢料、核燃料的最終處置場所、核一核二的除役成本大增及除役方法未定論、核災等種種問題。
而且,沈部長指出,核廢與核燃料放在你家、我家、他家,「大家都不願意」,低階核廢料放蘭嶼,蘭嶼居民也抗議,因此使用過後的核燃料目前是放在核電廠裡,未來這些核廢料及過後核燃料的最終處置要放在哪裡大家要來思考。
他強調,有人認為核能較便宜,是由於除役成本沒有完全反映,因為除役方式未定論及社會要求更周全的處置,核一、核二和核三除役成本已從民國100年的新台幣3,353億元,大幅增加4,728億元,因此,「核能未必便宜。」
還有核災的問題,沈部長指出,台灣這麼小,台灣頭到台灣尾很短,萬一發生像日本311的核災要跑去哪裡?
他說,其實,只要電夠,產業界也就不會計較是用什麼來發電了,當然也要價格合理。在電價方面,在能源轉型後,依據台電公司預估,到2025年每度電上漲約0.5元。
沈部長細數各項成本指出,一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高後,影響的電價是每度0.27元,主要是因為技術的進步,會讓成本下降,對電價的影響有限。二是,以燃氣替代燃煤發電,影響的電價是每度0.12元,這是以近年天然氣供給充足、價格波動不大為基準的預估,三是,核四資產減損分9年分攤,影響電價每度0.11元,加總後是0.5元。他也因此要與會理監事們安心、放心的在台灣投資。
讓數據說話
最後,王理事長總結時指出,台灣應該要回歸以科學、數據為依據,讓數據說話。對沈部長一再強調核能除役未定論,他認為,可以參考法國的經驗,因為法國是全球使用核能最多的國家,對此,沈部長也表示,亞洲各國的核電廠都面臨除役,將要求核能除役產業化,將來可以輸出技術。(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