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
2006年11月啟動建設的中國醫藥城, 是大陸第一家醫藥類國家高新區,也是大陸唯一部省共建的醫藥高新區, 後因與台灣在發展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方面的目標相同和優勢互補, 於2016年成功獲批為國家級海峽兩岸(泰州)健康產業交流合作基地、 海峽兩岸(泰州)醫藥產業合作示範區; 該區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區內已形成了疫苗、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生物製藥、 化學藥新型製劑、中藥現代化和保健品等六大產業,既有利江蘇台灣兩地優勢疊加, 全面推進醫藥健康產業交流合作,更是台商創新創業新的集聚高地。
文:編輯部
泰州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又稱中國醫藥城,China Medical City,CMC)座落於中國長江三角洲重要成員城市江蘇省泰州市,於2006年11月正式啟動建設,核心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由科研開發區、生產製造區、會展交易區、康健醫療區、教育教學區、綜合配套區等六大功能區組成。2009年5月29日,經大陸國務院批准,泰州國家醫藥高新區正式掛牌成立,成為大陸第一家醫藥類國家高新區,也是大陸唯一部省共建的醫藥高新區。
因與台灣在發展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方面的目標相同和優勢互補,兩岸醫藥健康產業合作有著堅實基礎。2016年,中國醫藥城成功獲批海峽兩岸(泰州)健康產業交流合作基地、海峽兩岸(泰州)醫藥產業合作示範區。借助這兩個國家級平台,泰台兩地全面推進蘇台醫藥健康產業交流合作,進行優勢疊加,產生同頻共振,實現互利雙贏。
高端設計
作為泰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核心,兩岸(泰州)醫藥產業合作示範區按照「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一體、產城共榮」的規劃建設理念,致力於打造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善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探索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優化服務、聚集人才、打造品牌」的特色發展路徑。
在《泰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專項規劃》中,明確了優先扶持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三大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生物製藥、新型疫苗、化學藥新型製劑、現代中藥、高性能醫療器械(含診斷試劑)等五大產業,提出了到2020年泰州市生物製藥等若干領域位居大陸前列,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值達到2,000億人民幣元(下同)的目標。
2013年,大陸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核准中國醫藥城為新型疫苗及特異性診斷試劑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作為大陸首批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之一,正式納入大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體系。2016年6月,大陸國務院頒布《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江蘇泰州開展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2017年9月,大陸中央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核准同意《江蘇泰州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方案》。
人才領軍
人才是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關鍵。近年來,兩岸(泰州)醫藥產業合作示範區建立了「113人才計畫」、省「雙創計畫」、國家「千人計畫」等三個梯度的創新創業人才支持體系,生物醫藥產業類人才在大陸同類園區中名列前茅,成為長三角北翼唯一一家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為企業加快發展提供了堅強人才支撐。
優質配套服務
一、部省共建機制最獨有:2010年2月,大陸科技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國醫藥城機制正式建立,標誌著中國醫藥城正式納入大陸國家科技創新體系。
二、藥品註冊申報最便捷:設立了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中國醫藥城直屬分局,為大陸第一家省直屬分局,該局在中國醫藥城範圍內全權行使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職能。
三、專業技術平台最完備:兩岸(泰州)醫藥產業合作示範區已經成為大陸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產業化基地;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國醫藥城生物醫藥創新研究院加快建設;大小分子藥物平台、疫苗工程中心、華為醫藥物流平台等20個公共服務平台共用效應已經凸顯,醫藥企業可以「拎包入駐」 。
政策優惠
一、人才引進政策:2017年8月,圍繞打造「人才高地」,泰州市「全市創新發展大會」推出一攬子招才引智新政,新推出具區域競爭優勢的「六大引才計畫」。新政提出對引進的頂尖人才(團隊),帶技術、帶專案、帶資金到泰州創新創業,實現核心技術產業化並能形成產業地標的,按「一事一議」原則,3年內給予最高1億元的專案資助,特別優秀的上不封頂。針對兩岸(泰州)醫藥產業合作示範區,泰州市還推出了特別的配套政策。例如,每年拿出6,000萬元以上的專項資金對醫藥城重點引進的海內外領軍型、高層次、緊缺型人才給予支援,最高可獲500萬元項目啟動或風投資金,今年專項資金已遞增至1億元。
二、企業上市扶持政策:2016年,兩岸(泰州)醫藥產業合作示範區向前期在區域性場外市場掛牌的企業發放了500多萬元的扶持獎勵,並推出新版企業掛牌上市3年行動計畫,激發了區內企業進軍資本市場的熱情。為了鼓勵區內企業進軍資本市場,兩岸(泰州)醫藥產業合作示範區進一步從財政上加大了對企業掛牌上市的扶持力度,對擬上市企業,在享受泰州市政策的基礎上,區財政給予1:1的同步獎勵;對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在市財政60萬元一次性獎勵的基礎上,給予1:1比例的同步獎勵;對本地金融機構開展本地已掛牌上市企業股權融資的,在享受泰州市政策的基礎上區財政給予1:1的同步獎勵,按融資額的3‰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萬元等。對已交付仲介機構相關改制顧問和輔導費用,並正式啟動上市程式的企業,兩岸(泰州)醫藥產業合作示範區還實行名單制管理,並給予擬上市企業優惠政策待遇。
產業聚集
目前,兩岸(泰州)醫藥產業合作示範區已形成了疫苗、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生物製藥、化學藥新型製劑、中藥現代化和保健品等六大產業。截至2017年底,已經吸引了包括阿斯利康、賽洛菲、勃林格殷格翰等10家全球知名跨國製藥企業和美時醫療、泰淩醫藥等一批重大專案在內的900多家國內外醫藥企業,已有32家藥品生產企業取得生產許可證,20家藥企50條生產線通過GMP認證投產,入駐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79家。
另有一批生物醫藥健康產業重點項目,包括台灣緯創、可勝、緯立等一批超億美元的生產醫用電子產品專案,桑緹亞生物科技、達亞生技醫藥、旭泰食品科技、宣大醫療、金穎科技等30多個,成為台商創新創業新的集聚高地。2017年新增台灣必康生技、康復聯盟、克麗緹娜、源星醫藥、台潤生物科技5個台資醫藥類專案。
創新載體及成果
目前,區內除70多家海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之外,區內企業已經與海內外1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南京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多個在研新藥項目開展合作。
據統計,從2012年到2017年,全江蘇省申報生物製品總數中,兩岸(泰州)醫藥產業合作示範區占到三分之一;診斷試劑企業占全省20%;疫苗產業集聚度為大陸所有園區第一。
品牌傳播
中國醫藥城啟動建設10年來,在江蘇台灣周、台灣江蘇周,以及中國(泰州)國際醫藥博覽會期間,每年均與台灣有關方面共同在兩地分別舉辦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合作高峰會、懇談會、研討會。台灣工業總會、工商協進會、生技產業協會、醫師協會、醫藥工業同業公會等與泰州建立了合作關係。每年舉辦的中國(泰州)國際醫藥博覽會,成為全球醫藥行業年度盛會、國內外醫藥創新成果展示的強磁場、醫藥精英和企業合作共贏的舞台、醫藥行業價格的發布源頭。2017年以「彙聚醫藥創新資源,打造健康產業高地」為主題的第8屆中國(泰州)醫博會,彙聚了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波蘭、澳大利亞、韓國、印度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948家著名醫藥企業以及全球3,000項創新成果和先進技術,其中前來參展的台灣醫藥企業有20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