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
過去一年,美國根據「301調查」結果,針對中國大陸所主導大規模技術投資收購與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由WTO爭端解決、投資限制、關稅三大面向對中國大陸進行制裁,因而掀起了美中貿易大戰。
儘管去年12月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根廷達成短暫休兵90天共識,雙方代表接續於上月初談判後也似乎出現和平轉機;川普近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更公開表示︰「美中將達成協議,結束貿易戰。」但是,我台商仍擔心美國要求大陸在強迫技術轉移、保護智慧財產權、非關稅壁壘等方面實施必要的結構性改變,恐導致貿易戰休兵生變,故已有台商表達回台投資的意願。
我政府鑒於若能於此時導引優質台商回台,可加速國內如5+2產業創新領域等重要產業政策發展,促進結構轉型,打造台灣成為全球產業供應鏈樞紐,故特提出「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並以台商需求為導向,整合土地、水、電、人力、稅務與資金等面向之措施,提供客製化單一窗口,積極協助優質台商回台投資。
行政院為求慎重,也探詢全國工業總會等工商團體的意見。對此,我們認為,政府在歡迎台商回台投資的同時,必須優先處理以下問題︰
第一,產業創新條例即將於今年12月底到期,應檢討予以延期,特別是其中的獎勵措施應該適度放寬,以便順利招商引資。雖然經濟部已初步同意產業創新條例再延長十年,並加碼研發投資抵減5個百分點,以及新增人才培育投資抵減;不過,我們認為,若要招引優質台商回台,應祭出更具吸引力的租稅優惠,諸如研發當年度抵減加碼至25%、3年內抵減增至20%,人才培育當年度抵減增加為20%、3年內抵減增至15%;另外,也應恢復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時之5年免稅獎勵措施。
第二,應釋出減稅措施,鼓勵台商將其早期境外轉投資的大量盈餘﹙約4.86兆台幣﹚,一次性分配回台灣,或分配予企業股東、員工,或用於投資台灣其他產業,不僅可有效提振國內投資、促進經濟、產業發展,也能增加政府稅收、大量就業機會,以及帶動國內薪資水準上升。
第三,環保署李應元前署長任內所推動的環評改革工程尚未完成,繼任者應該加速度完成,以促進台商投資台灣。
第四,「以核養綠」公投去年11月中順利過關,證明國人並不全然支持蔡政府提出的「核一、核二、核三廠如期退役,新建核四廠不運轉,提高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替代核能發電」非核家園政策,故政府應該務實處理及延長非核時間表,才能供應產業穩定、安全、充裕的電,並給予台商回台投資的信心。
第五,台商在大陸投資已逾30年,在大陸已培育為數眾多的中階幹部與技術人才,近年台商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時,即曾調用過他們到東南亞及南亞開展投資事業;如今台商配合政府回台投資,也應允准其調度這些大陸幹部與人才進來台灣工作,以填補國內人才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