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大陸推動RCEP的戰略意涵
正在加載......
大陸推動RCEP的戰略意涵

589

中國大陸為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緩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實現小康社會、滿足14億人民溫飽,儘管面對印度退出RCEP、中澳關係緊張、各國疫情仍然嚴峻,仍然加快了RCEP的談判進程。因為RCEP對中國大陸來說,不但可成為大陸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還可為「雙循環」戰略提供助力;同時,RCEP也有助大陸產業升級,鞏固大陸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並提升大陸自由貿易夥伴貿易覆蓋率。至於中國大陸將如何透過RCEP,進一步的主導國際經貿合作,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

 

文:黃健群

 

 

2020年11月15日中午,歷經8年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終於簽訂。這個由中國大陸主導的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其成員以東協10國為主,還包含了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等共15國,涵蓋23億人口,GDP合計約 25.6 兆美元,占全球總貿易值29%。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際貿易投資萎縮,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歷經8年談判的RCEP在此刻簽訂,「讓人們在陰霾中看到光明和希望」,且「這不僅僅是東亞區域性合作極具標誌性意義的成果,更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 

 

RCEP簽訂的歷程 

 

根據大陸商務部歸納,RCEP的形成可分為初期醞釀、持續推進和加速發展三個階段。 

 

初期醞釀階段,主要是2011年2月到2013年3月。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2009年美國開始主導「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談判;由於東協國家多為出口導向型經濟,因此希望加入TPP以因應全球需求萎縮。然而,隨著TPP的界線日見分明,東協國家開始考慮組件以東協為主的自由貿易協定。2011年2月的第18次東協經濟部長級會議上,RCEP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2012年11月,包括東協十國、中國大陸和印度等在內的16國共同發布了《啟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的聯合聲明》,RCEP談判正式啟動。 

 

持續推進階段,主要是2013年5月到2015年8月。2013年,RCEP首輪談判正式開始,2013年5月到2015年8月,成員國共進行了9輪談判。但遭遇到兩個問題:一是談判內容方面,各成員國關注的焦點主要仍在傳統貿易領域,圍繞的主題主要是貨物和服務貿易;二是各成員國之間發展的巨大差異,導致在貨物和服務貿易存在諸多分歧,因此談判整體進展較為緩慢。 

 

加速發展階段,主要為2015年10月迄今。2015年4季度,RCEP第10輪談判開始,RCEP也進入到加速發展的階段,2017年美國宣布退出TPP後,各國更為重視RCEP,各方在談判內容上進展更快,談判的時程也更加緊湊。2019年RCEP談判接近尾聲時,由於擔心低關稅使得國內產業受損,印度宣布退出談判,以致RCEP進程受到延誤。到今年11月份,除印度以外的15國,才最終達成RCEP協定。 

 

RCEP主要內容 

 

雖然RCEP最終版本內容尚未公布,但根據大陸官方公布資料,成員國已達成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以及自然人移動等市場開放方面的共識。總體來看,RCEP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現代、全面、高品質以及互惠共贏的經濟夥伴關係合作框架」。其主要內容如下: 

 

在貨物貿易方面,協定生效後,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關稅10年內降到零,以實現貿易自由化承諾。而取消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效應,將降低區域內貿易成本和產品價格,提升本地區產品競爭力。 

 

在服務貿易方面,日本、韓國、澳洲、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印尼等7個成員採用負面清單方式承諾,中國大陸等其餘8個成員採用正面清單承諾,並將於協定生效後6年內轉化為負面清單。大陸商務部指出,就開放水準而言,RCEP的15個會員均作出了高於各自「10+1」(東協分別與其他5國的FTA)自貿協定水準的開放承諾。中國大陸服務貿易開放承諾達到了已有自貿協定的最高水準,承諾服務部門數量在加入WTO承諾約100個部門的基礎上,新增了研發、管理諮詢、製造業相關服務、空運等22個部門,並提高了金融、法律、建築、海運等37個部門的承諾水準。其他成員在中方重點關注的建築、醫療、房地產、金融、運輸等服務部門都作出了高水準的開放承諾。 

 

至於在投資方面,RCEP的15個會員針對製造業、農業、林業、漁業、採礦業五個非服務業領域投資採用負面清單方式,大陸官方指出,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在自貿協定項下以負面清單形式對投資領域進行承諾。在自然人移動方面。RCEP會員國承諾對於區域內各國的投資者、公司內部流動人員、合同服務提供者、隨行配偶及家屬等各類商業人員,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獲得一定居留期限,享受簽證便利,開展各種貿易投資活動。與過去協定相比,RCEP承諾適用範圍擴展至服務提供者以外的投資者、隨行配偶及家屬等協定下所有可能跨境流動的自然人類別,超過各成員現有自貿協定的承諾水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貨貿關稅減免、服務貿易開放、投資便利化,以及自然人移動之外,RCEP還在智慧財產權、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採購等採取相對應的開放。

 

RCEP對中國大陸的影響 

 

檢視大陸與RCEP成員國的貿易狀況:截至2020年10月,中國大陸對RCEP成員國累計進出口總額為1.18兆美元,約占中國大陸進出口總額的31.9%。其中對RCEP成員國出口累計金額為5,549.3億美元,約占中國大陸出口總金額的27.1%。 

 

進一步檢視RCEP主要成員東協10國:自2013年大陸提出「一帶一路」,東協即已是「一帶一路」出海的第一站。因此,近年來,大陸即已不斷深化和東協的經貿關係。從數據來看,近年來中國大陸和東協的經貿關係逐年升溫,2019年東協僅次於歐盟,已經是中國大陸第2大外貿地區,其進出口總額達到4,425億美元;今年1-9月,中國大陸與東協的進出口總額已達到4,818億美元,不但與去年同比大幅增長,東協也超越了歐盟,首次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貿易夥伴。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已經連續10年保持為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除了貿易,大陸和東協的雙邊投資也在升溫:今年上半年,大陸對東盟投資為62.3億美元,同比增長53.1%,占大陸今年上半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76.7%;與此同時,東協國家對中國大陸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同比增長5.9%。 

 

由上述數據來看,大陸和東協的經貿早有基礎;RCEP的簽訂,對大陸來說是水到渠成。 

 

大陸官方指出,RCEP此刻的簽訂,有幾個效果:一是在全球經濟困難的此刻,RCEP自貿區的建成,可提振各方對經濟增長的信心。根據測算,到2025年,RCEP可望帶動成員國出口、對外投資存量、GDP分別比基線多增長10.4%、2.6%、1.8%。二是RCEP將提升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水準。大陸官方指出,RCEP自貿區將優化域內整體營商環境,大幅降低企業制度性成本。與此同時,RCEP還能通過對發展中和不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和技術援助,逐步彌合成員間發展差異、促進區域協調均衡發展。三是RCEP將促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融合。大陸官方認為,RCEP使成員國間貨物、服務、投資等領域市場准入進一步放寬,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檢驗檢疫、技術標準等逐步統一,將促進域內經濟要素自由流動,強化成員間生產分工合作,拉動區域內消費市場擴容升級,推動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進一步發展。 

 

RCEP對中國大陸的戰略意義 

 

從戰略層面來看,大陸在此刻簽訂RCEP主要有幾個意義。 

 

首先,建構以亞洲為中心的全球化路徑。自2017年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後,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氛圍甚囂塵上。而2018年美國啟動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戰、科技戰後,大陸受到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圍堵,外貿出口受到抑制。對中國大陸來說,RCEP的簽訂,不但可進一步轉移對美國的市場依賴,緩解美國啟動貿易戰的衝擊,更可建構一個以亞洲為中心的全球化途徑。另一方面,大陸當局評估,美國新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可能承襲歐巴馬(Barack Obama)政策,透過重新加入TPP重返亞太,此時RCEP的簽署,可讓中國大陸在亞太地區維持較大的影響力。 

 

其次,有利穩定大陸外貿。通過RCEP可使得中國大陸在東亞區域內的貿易互動將更加頻繁密切,區域間合作將明顯加強。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經濟下行加大、貿易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日趨明顯的此刻,RCEP可支撐中國的外貿出口。 

 

最後,有利大陸「十四五」時期的「雙迴圈」。在日前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政策建議中,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雙循環」戰略作為未來5年(2021-2025)的發展重點。然而,雙循環重點在於「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激發國內市場潛力的方式是產業升級、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RCEP則是對外開放、兼顧外部迴圈的重要部分。 

 

結論:大陸將透過RCEP主導國際經貿合作 

 

自2018年美國啟動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戰、科技戰之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讓大陸內需動能受到衝擊。而為了「實現小康社會」、滿足14億人民溫飽,大陸政府仍強調要全力發展經濟;因此,除了將推動以「內需市場」為主要動能的經濟增長模式;與此同時,為了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擴大對東協、歐洲、非洲等地區的出口,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主要戰略。 

 

也就是說,大陸在推動「內循環」的同時,仍希望能夠促進「外循環」。因而即使面對印度退出RCEP、中澳關係緊張、各國疫情仍然嚴峻,但大陸仍加快了RCEP的談判進程。大陸當局認為,這個被稱為「現代、全面、高品質、互惠的大型區域自貿協定」,可說是近20年來東亞經濟一體化最重要的成果。對大陸來說,RCEP不但可成為中國大陸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還可為「雙循環」戰略提供助力;此外,RCEP將有助大陸產業升級,並鞏固中國大陸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同時,提升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夥伴貿易覆蓋率。 

 

雖然RCEP的生效仍有待各成員國依國內法律審核,但可以預見的是,生效後的RCEP,將帶動東亞區域經濟的進一步整合。而中國大陸將如何透過RCEP,進一步的主導國際經貿合作,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作者為工總大陸事務組組長)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