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人才戰略迫在眉睫
正在加載......
人才戰略迫在眉睫

589

隨著疫情再次反覆與輪流換區,使得全球產業再次繃緊神經,而產業供應鏈也再次面臨挑戰,於此同時,各國企業也同樣面臨轉型與升級壓力,不管是供應鏈的調整或產業的升級,人才都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當我們期許成為美國重建國內供應鏈之可信任夥伴的第二軌供應鏈時,人才更是當務之急。 

 

2020資誠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指出,和5年前相比,全球和台灣的CEO都認為,專業人才跨境流通更加困難(全球從45%提升到52%,台灣從17%提升到36%)。「找出企業所需的人才」(23%)、「留住技能已提升人才」(22%),是台灣企業人才培育的前兩大挑戰。 

 

在攬才方面,若台灣想持續擴大半導體的規模或生態系,目前台灣先進技術人才恐嚴重不足。以AI為例,AI最需要的是跨領域的人才,但人才培育卻非一蹴可幾,因此每個企業都有AI人才的需求缺口。 

 

另外在產業界最缺的中階技術人才方面,同樣面臨缺口。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108年8月底工業及服務業的缺工高達22.1萬個,而技藝相關工作人員、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空缺5.7萬個(25.8%),空缺平均持續時間長達4.5個月。 

 

在留才方面,企業界中高階幹部的眷屬來台,不論是就學與就業問題,一直未獲解決,加上子女成年後必須離台,影響這些優秀人才的留台意願,甚至因而被其他國家挖角。以印度留學生為例,來台的印度留學生大多是工程類的優秀人才,其在畢業工作2-3年後,因已到適婚年齡,依照印度風俗,便會奉父母之命回印度結婚,但目前國內法規對其準配偶來台限制仍多,最後便導致其離職回國,使得台灣辛苦訓練的人才無法留用,實是可惜。 

 

另,目前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和新經濟移民法草案都不適用於中國大陸人士,直接將潛在的優秀人才拒於門外。法案之推動固然需考慮政治氛圍,但相較於中國大陸頻向台灣人才招手,我國卻因政治考量而排拒可以壯大自身的人才,不免有些可惜。 

 

事實上,台商回台投資或移往新南向國家,也都需要人才,國內產學合作,受到法令限制,學生有限,實在很需要外來的補充人力。以機械產業為例,從中國大陸移到新南向國家,但缺乏台灣幹部長期駐點,需要培訓當地國技術人才,因此一直希望政府能開放外國技術操作人才來台培訓並參與實務工作3-5年,以便成為台商海外設廠的幹部來源,但卻因法令而無法解套。 

 

以上都是留才、攬才、育才面臨的問題,建議政府應儘速盤點各項問題、擬定具體實施策略,並隨時滾動檢討修正,才能讓台灣在這波搶人才大戰中,不再退敗。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