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全球189個國家於2015年達成巴黎協定,承諾於本世紀中將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為此,多數國家於加入協定時,各自提出不具拘束力的自主減碳貢獻。但過去5年來,從各國的政策措施與實際行動觀察,距離協定溫控2℃目標,仍有很大的落差,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上升,聯合國秘書長表示,如果人類行為不能改弦易轍,本世紀末全球溫升將超過3℃。為此,近半年來,繼歐盟之後,許多國家相繼提出2050淨零碳承諾,預計2021年起對抗氣候變遷將成為全球主流思維,我政府應全面考量提出整體方案,方足以因應。
文:林聖忠
全球189個國家於2015年達成巴黎協定,承諾於本世紀中將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最好不超過1.5℃。為此,多數國家於加入協定時,各自提出不具拘束力的自主減碳貢獻(National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並約定每5年提出更新版的減碳目標。由過去5年來各國的政策措施與實際行動觀察,距離協定溫升2℃目標仍然存在很大的落差,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上升;第2大排放國美國的退出協定,過去6年全球平均氣溫破歷年紀錄,以及美西與澳洲的野火燎原、印度的持續熱浪、北極融冰、美東的颶風頻仍,氣候災變絲毫沒有減緩的跡象。聯合國秘書長近日呼籲,如果人類行為不能改弦易轍,本世紀末全球溫升將超過3℃。
歐盟是淨零碳領頭羊
在所有承諾因應氣候變遷的國家中,歐盟應屬行動的領頭羊。歐盟執委會於2019年提出「歐洲綠政」(The European Green Deal)的系列措施,設定2050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並將2030年的減碳目標,由巴黎協定時承諾的50%提升到55%(相較於1990年水準)。新任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在2020年9月向歐洲議會提報的國情咨文中,再度強調「綠政」是歐盟轉型的契機,各項轉型措施將帶領歐盟產業、交通、住商、環境、民生,全面變革,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並提升生活品質。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0年1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