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2021全球經濟展望
正在加載......
2021全球經濟展望

589

2021年全球經濟情勢可望由2020年的谷底反彈。根據國際主要預測機構IMF、IHS、OECD及EIU對2020年以及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與貿易成長率預測數值,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相較於2020年,可能上升8.4個百分點到9.6個百分點之間;至於2021年全球貿易成長率,因疫情可望相對於2020年更為緩和,在需求回溫及生產活動持續恢復,加上邊境管制更為放寬,預估可提高14.2到18.7個百分點。整體而言,貿易經濟成長率均呈現顯著反彈,惟2020年基期明顯偏低,即使2021年景氣可望自2020年谷底翻揚,然整體表現仍無法回到疫情發生前的水準。

 

文:花佳正

 

全球經濟成長動能自2012年開始維持在3.5%左右以來,2018年後,隨美中之間因貿易問題出現爭議,並持續擴及其他面向延燒,加上英國脫歐問題無法有效解決,以及地緣政治事件層出不窮,增添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使得國際整體需求逐漸減弱,全球景氣成長動能開始走緩。IMF原先預測2020年與2021年全球經濟活動將緩步回溫,惟2020年初中國武漢爆發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來,隨著疫情傳向世界各地,除了中國之外,美國、歐盟、日本、南韓、新興國家等地區,均爆發嚴重疫情,使得各國政府不得不採取如封城、限制外出、限制商業活動、限制群聚等各類措施,來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對全球經濟而言無疑是一重大衝擊,也使得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IHS Markits(原IHS 環球透視,以下簡稱IHS)、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等主要預測機構都下修對2020年經濟成長看法,與2019年相較出現明顯下滑。 

 

由2020年1月以來IMF、IHS、EIU、以及OECD等預測機構,對全球2020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的調整趨勢來看,可以發現四家預測機構的看法在年初均認為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維持在2%以上, IMF與OECD甚至認為有機會接近3%。隨後由於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爆發肆虐,加上主要國家均未在疫情初期採取嚴格的邊境封鎖與境內活動管制措施,導致疫情難以有效控制,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生產活動停滯與需求大幅滑落,4月時四家預測機構對於2020年全球經濟看法均轉為衰退,7月在疫情持續延燒的情況下,再進一步下修對經濟成長的看法。下半年雖然各國逐漸重啟經濟活動,且主要國家對財政與貨幣政策均採取強力寬鬆作為,但整體經濟動能在疫情有效控制前,難以明顯回溫,故IMF、IHS、OECD皆僅小幅上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數值,EIU則維持不變。整體看來,相較於1月時的正成長看法,雖然數字高低有所不同,且下半年均微幅上修,但四家機構的看法相較於年初皆呈現明顯下修的情形,12月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約在-4.0%至-4.4%之間,與年初相比下修幅度在6.6至7.3個百分點之間。

 

在產業面上,今年年初以來,全球景氣走緩效應逐漸擴散,影響需求面成長動能,在製造業與服務業兩方面均帶來負面效應。根據J.P.摩根(J.P.Morgan)、IHS Markit與供應管理協會(ISM)、國際採購與供應管理總會(IFPSM)聯手統計的全球PMI指數走勢來觀察(如圖1所示),製造業PMI的部分,指數自2019年5月正式跌破50的榮枯線來到49.8的低點後,持續6個月處在榮枯線下,期間最低為49.4,至2019年11月才再度回到榮枯線上的50.3,2020年上升至50.4的區間高點,隨後在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衰退,製造動能萎縮的情況下,2020年4月下探至低點39.6,而進入第3季之後,在各國推出強力貨幣寬鬆與各種紓困財政刺激下,全球景氣逐漸觸底回升,7月全球製造業PMI指數50.6重回榮枯線之上,並逐月上揚至10月來到53.0。服務業的部分走勢與製造業相似,PMI指數在2020年1月來到波段高點52.7,之後隨著疫情拖累全球經濟開始反轉向下,尤其各國因應疫情所採取的出入境限制與境內商業活動管制措施,對服務業的衝擊更甚於製造業,因此服務業PMI下滑幅度明顯大於製造業,4月低點下探至24.0,惟在各項禁令逐漸放鬆之後,服務業PMI反彈幅度亦較製造業明顯,7月回升到50.6與製造業相同,10月來到52.9,同樣呈現逐月向上的走勢。整體而言,2020下半年不論製造業或服務業均重回擴張態勢,但仍無法抵銷上半年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尤其全球疫情仍未獲有效控制,相關疫苗與藥物研發情況及效果尚未明朗,加上入冬之後全球疫情可能迎來另一波高峰,全球景氣即便可望緩步恢復,仍將面臨相當高度不確定性的總體環境挑戰。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0年1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