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中東歐市場布局探析
正在加載......
中東歐市場布局探析

589

儘管烏俄戰事導致烏克蘭經濟受創嚴重,然因中東歐各國有北約安全保證,本土經濟雖因通膨而預期下滑,卻仍可維持穩定產能。位居歐洲中心位置的中東歐四國─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又稱維謝格拉德集團(V4),可謂歐洲區域的製造中心,是進入歐洲的重要樞紐,在未來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不容忽略。本文特探究中東歐四國的市場特性及商機,以協助我商充分掌握當前歐洲局勢與未來可能動向,進而基於加強在全球供應鏈的韌性,提出布局策略。

 

 

文:施懿恬

 

 

 

 

2018年起美中貿易戰開打,美國對中國大陸上千項的產品加徵10%至25%不等的關稅;2020年Covid-19疫情的爆發及衝擊,造成分割細緻的供應鏈產生許多斷點;工業3.0、工業4.0的發展,許多工廠開始導入自動化、機器人設備,以因應日漸提升的勞動工資或環境限制等因素,形成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許多企業開始採取多點布局、生產布局區域化等方式,以控管分散的地緣風險、應對危機作調適及快速恢復生產,進而提升供應鏈的韌性。 

 

2021年,疫情仍持續影響全球各國,上半年全球貿易環境面臨半導體晶片缺貨、物流缺櫃、港口壅塞、原物料上漲、供應鏈通貨膨脹等問題,未來國際情勢會比過去兩年更加複雜。面臨地緣衝突、疫情、氣候變遷、新的科技應用等新變數及變局,企業應採取更前瞻、多思維的策略增強供應鏈的韌性。 

 

2022年,隨著疫苗施打率提升,各國經濟有望疫後復甦,但自2月俄烏戰事爆發後,為經濟復甦再添變數,隨戰況膠著,烏克蘭本土受戰火摧殘,經濟完全停擺;俄羅斯受到國際經濟制裁,盧布波動、歐洲海空運巨頭暫停俄羅斯業務、國際貿易SWIFT中止服務,綜合影響之下,購買力、金流與物流都已嚴重萎縮,讓俄羅斯經濟幾乎與外界隔絕。此外,烏俄戰爭對全球供應鏈安全,可說是直接從最上游投下震撼彈,可以預期即便戰事結束,負面影響仍將持續壟罩在能源、糧食、製造業與高科技產業等方面。例如在能源方面,國際油價劇烈震盪,能源供給與物流風險升高;糧食方面,國際大宗商品黃豆、小麥與玉米價格持續看漲,影響到食品、飼料與畜產業成本,民生物資凍漲壓力越來越大;金屬方面,為工業的基礎,鋁、鐵、鎳價格波動增高,對於我國營建業、傳統製造業,以及發展中的電動車產業的營運風險都有所提升。 

 

本次戰事導致烏克蘭經濟受創嚴重,而中東歐各國有北約安全保證,本土經濟雖因通膨而預期下滑,卻仍可維持穩定產能。如匈牙利當地汽車供應鏈的指標業者未受戰事影響仍訂單滿載;波蘭現已瞄準烏克蘭重建所需,將集結各產業的波商加入對烏重建計畫。顯見中東歐因地緣關係,將成為烏國戰後重建的重要支援,更突顯中東歐對布局歐洲的重要性。 

 

位居歐洲中心位置的中東歐四國─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又稱維謝格拉德集團(Visegrad Group,簡稱V4),可謂歐洲區域的製造中心,為進入歐洲的重要樞紐,在未來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不容忽略。本文將簡述中東歐四國的市場特性,進一步探究當地商機,充分掌握當前歐洲局勢與未來可能動向,協助我商加強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韌性,提出布局策略。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1年7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