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為將國內深耕已久的綠能、淨零排放技術進行整合性輸出,擴大亞太產業合作商機,經濟部工業局特囑工業總會與亞太產業鏈結辦公室、中國生產力中心共同舉辦「綠色科技亞太產業鏈結趨勢論壇」,並於會中邀請工業技術研究院梁德明組長、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王詩清博士、環保暨資源再生設備工業同業公會高庚鑽榮譽理事長、祥泰綠色科技公司林正祥董事長等產業代表,共同探討綠色科技產業實務經驗與蘊藏之商機。
文:陳以珊
國際綠色經濟潮流蔚然興起,亞太區域近年也積極推動循環產業發展。為擴大亞太產業合作商機,將國內深耕已久的綠能、淨零排放技術進行整合性輸出,經濟部工業局特囑工業總會與亞太產業鏈結辦公室、中國生產力中心,於本(2022)年7月7日舉辦「綠色科技亞太產業鏈結趨勢論壇」,邀請工業技術研究院梁德明組長、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王詩清博士、環保暨資源再生設備工業同業公會高庚鑽榮譽理事長、祥泰綠色科技公司林正祥董事長等產業代表共同探討綠色科技產業實務經驗與蘊藏之商機。
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局長開場致詞時表示,隨著全球對於碳中和議題日益重視,台灣作為地球村一份子,應積極成為淨零轉型的領先群,而政府也全力協助產業強化優勢,打入國際供應鏈,並爭取國際品牌的合作。
盤點我國綠色資源
綠色科技乃是以淨化環境、節省能源及維護生態為考量基礎,發展出能降低汙染,並可達到防範於未來的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工業技術研究院梁德明組長以廢水、廢棄物、智能化三大類分別盤點我國發展現況。
在廢水處理方面,現今再生水廠主要以關鍵系統整合方式(UF/RO)為大宗,該技術發展已相當成熟,若要符合半導體工業移除汙染物的需求,則須整合更多技術,包括生物處理、結晶技術,以避免因微量物質影響工業製程。此外,我國現在有許多廠商嘗試建構自己的系統,像是國產低壓RO(NF)薄膜應用,可用來做循環水及冷卻水。
廢棄物方面,目前國內有機廢棄資源年產量合計622萬噸,現行以減量為主,可藉有機汙泥、食品汙泥、食品加工殘渣、廚餘、下水汙泥作為生質能原料,朝資源化、能源化發展,並達到減廢、減碳排、創造綠電加值化效果。
隨著AIOT技術持續精進,智能化系統可針對目標廠之需求,建立相關演算模式,達成智慧控制、省藥、省人力與降低碳排目標。可見於智能化水處理以及智慧微電網。以水處理為例,由於鼓風機相當耗能,透過AIOT建立大數據分析,可做到節能控制,並增加技術處理之穩定度。目前該技術在全世界廣泛應用,也被視為是最競爭也是最有機會的領域。
綠色科技海外輸出策略與觀點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王詩清博士指出,輸出模式以服務台商、在地夥伴、完全深耕三種模式為主,又根據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統計,從當地台商的體系切入,再逐步擴大與在地夥伴發展關係,是最容易成功的方式。王博士也以四項台商常見瓶頸進一步說明,表示若能克服下列四項瓶頸,將有助於企業海外長久經營。
一、商情掌握:如何有效掌握海外案源/標案情報,並評估研判投入方式。
二、企業體質:企業是否具備執行輸出案所需達成項目及應變能力。
三、資源到位:是否能克服輸出案所需資金資源,或在地限制所需資源的問題。
四、合約管理:無論是公、私領域的標案皆須簽署合約,如何管理合約、擬約相當重要。
環保暨資源再生設備工業同業公會高庚鑽榮譽理事長則以太和環境公司在泰國深耕經驗為例,該公司原先從事廢棄物處理工程規劃,由於在當地投資與國內不同,並非有合適的對象可以分包工程。為適應泰國市場,太和公司因地制宜調整公司定位,從規劃轉做製造、銷售、施工安裝。高榮譽理事長提醒,海外投資之前應先釐清欲投資的項目,營運上是以公司、工廠或倉庫發貨的模式?資本是獨資或與當地合資?面對強勁的競爭品牌時,建議以台灣的高階技術與整合優勢,與當地品牌合作、搭配行銷通路。並建議相關資訊可透過當地的台商名錄以及華人通路刊物來掌握。
亞太地區環保商機
> 印尼
印尼西大魯河飽受垃圾廢物及工業廢水汙染,有「黑河」之稱。印尼政府於2018年動員軍警稽查,並計畫七年內整治完成。印尼政府對廢水問題採取的行動,對業者而言則是一大機會。然而,當地工業廢水處理設備較為簡易,技術有待提升,另外則有豐沛的水源可取得,因此儘管有龐大市場商機,當地設備、資源供應等不利因素,廢水處理業者須多加衡酌。
> 印度
目前印度整年對於機車需求約2000萬台,汽車約600萬台,是中國之後第2大市場。因我國技術發展成熟,當地業者也積極提出捆包方案,盼台商赴印度投資。台達電子陳立彥主任表示,台灣與日本現為印度兩大偏好合作的對象。惟印度傾向與有規模的公司合作,因此建議台商以「打群架」的方式進入當地市場。
> 柬埔寨
亞電國際林加偉總經理分享,由於柬埔寨電價很高,AI技術應用將有助於達到省電目標,因此致力於推廣產業鏈在鄉村解決微電網電力問題。林總經理認為,若要將綠色科技輸出海外,宜多加運用產業鏈的方式,亞電國際亦先後引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達電子等智慧方案,以產業帶領模式,順利前進目標國家。
我國綠色領域業者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雖然經營彈性較大,但也受國際情勢變化影響至深。除了配合大企業的供應鏈外,海外投資時常需要單打獨鬥,建議相關業者可鎖定台商在東南亞開發的產業園區,爭取承包公共用水、廢水、廢棄物處理,或是資源再利用基礎設施、維護等業務,並積極以打群架方式、建構一條龍產業鏈,與國內業者們合力開拓市場。工總亦與各產業成立碳中和聯盟,爭取更多產業投入,讓已成熟的綠色科技技術與經驗得以傳承,攜手供應鏈接軌國際。(作者為工總國際經貿組專案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