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有鑑於菲律賓近來為積極推動冷鏈物流與農產加工產業發展,除發布冷鏈產業路徑圖,也提出租稅優惠獎勵外資投資,故工業總會特於本年8月26日與馬尼拉經貿文化辦事處、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共同舉辦「菲律賓新政局下的重點產業商機」研討會,會中分別就小馬可仕總統新政下的投資機會、台菲食品冷鏈趨勢,以及廠商布局菲國的經驗進行分享,盼能促成台菲共築食品價值鏈。
文:陳以珊
菲律賓具備地緣、人口、關稅、競爭力薪資等優勢,近來為積極推動冷鏈物流、農產加工產業發展,除發布冷鏈產業路徑圖,也提出租稅優惠獎勵外資投資,有鑑於此,工業總會特於本(2022)年8月26日與馬尼拉經貿文化辦事處、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聯袂舉辦「菲律賓新政局下的重點產業商機」研討會,由工業總會許介立理事主持,邀請菲律賓金融銀行Jose Noel Malvar Mendoza資深副總裁、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陳麗婷資深研究員、菲律賓冷鏈物流協會Anthony S.Dizon會長、MSK集團張哲嘉特助等代表,就小馬可仕總統新政下的投資機會、台菲食品冷鏈趨勢,以及廠商布局多年的經驗進行分享,。
許介立理事開場時表示,全球供應鏈正邁向「短鏈化」和「在地化」的趨勢,各國企業加快全球布局的腳步,強化供應鏈安全與韌性。而菲律賓擁有1.1億人口的龐大市場與年輕勞動力,小馬可仕總統亦提出多項經濟政策,可期待新政府下的投資環境與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台菲雙方應持續加強優勢互補的產業合作。
馬尼拉經貿文化辦事處Anthony Rivera商務處長於會上分享菲律賓長期發展願景,並表示當前的菲律賓政府希望提升零售業技術、新創產業科技、運輸等產業能量,以達成現代化與數位化。期透過與台灣發展合作關係,一齊創造更多商業機會,共同應對全球化挑戰。
菲律賓經濟展望
菲律賓作為大宗商品的淨進口國,貨物依賴國外進口,倘能源、食物成本上升,則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經濟體相對脆弱。但整體上,菲律賓經濟動能仍維持正面發展,特別是疫情趨緩後,菲律賓人民在餐廳、娛樂、交通、通訊消費快速增加,可期待今明年均達到6%以上的經濟成長,並將優於其他新興市場的經濟表現。
小馬可仕總統(Ferdinand "Bongbong" Marcos Jr.)今年5月接掌,祭出的新政策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持;新任總統準備擴大私部門角色,也帶動公、私部門的高速運作,改善菲律賓的國家競爭力;總統也期望吸引更多外國資金,推動永續經濟成長。菲律賓金融銀行Jose Noel Malvar Mendoza資深副總裁指出,外國投資人在選擇投資國時,可能將菲律賓及其他東協國家相互比較,而菲國的經濟風險與通膨問題在該地區中是較低的,表示非常歡迎台商前往投資,與菲律賓共創互利雙贏。
台菲食品合作機會
糧安問題蔓延全球,食物、能源供應成為各國政府政策焦點,該議題在菲律賓也備受關注。為此,菲國政府加速農業發展,將食品、能源納入未來政策主要項目。研究顯示,台灣農民平均年齡介於60~62歲,菲律賓農民則在65~69歲區間;農業人口在台灣占5%,在菲律賓的1.1億人口中卻占據22~25%;土地方面,台灣農業用地僅有20%,全菲國則有42%的區域為農業所用。此缺口顯示雙方仍存在巨大合作潛力,吸引台商赴菲國開發,並協助拓展農業技術。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陳麗婷資深研究員表示,現今食品業的生態環境並不限於食品?業,而是整體飲食生態業,擴及農產原料、半成品加工、加工產品。許多的加工作業,使食品呈現更豐富的型態,?品價值從而產生。飲食趨勢亦隨著市場創新脈動,無論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消費者都追求更高的飲食品質,也促使每年有25萬個食品上市,全球食品市場不斷擴張。
台灣食品業近年朝向精緻化,透過製程維持品質標準,高端的研發能量也使我國食品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加深與全球通路之合作。若我國餐飲通路搭配菲律賓快速發展的冷鏈物流,將能達到互惠互利之效。
菲律賓冷鏈物流協會Anthony S.Dizon會長同場提出五大潛在商機:
一、菲律賓經濟復甦將帶動豬肉和雞肉的人均消費量,人均消費量每增加 1%,將轉化為 37,000 公噸的潛在需求,對台灣肉品供應鏈產生投資商機。
二、菲律賓政府期望擴大肉品產能提高自給率,將需要吸收新技術配合政策,發展動物飼養的競爭優勢,如農業技術合作、輔導食品生產。
三、菲律賓高附加價值作物較為不足,盼吸引台商透過土地使用,協助菲國發展高經濟作物。
四、現今社會大眾認為捕撈會消耗地球資源,因此,水產養殖將在漁業供應中扮演重要角色,台灣的技術及專業將能輔助菲律賓供應海鮮類產品。
五、菲律賓擁有豐富的海洋養殖資源,適合相關技術的移轉。
因經濟復甦、人口成長、電子商務崛起、對糧安的重視,冷鏈物流在菲律賓蓬勃發展。以供應面而論,菲律賓有更長的供應鏈周期與自給自足政策,加上追求食品加工的附加價值,各方面而言,台菲共構食品價值鏈將能降低食物供應短缺,可為兩國農業創造經濟機會。
前進菲律賓
台商將生產基地自中國移至東協國家的主要考量,包含生?成本上升、中美貿易關稅增加、分散事業布局風險、符合上下游廠商之期待。而台商選擇投資基地的重點,則在於供應鏈、人力、水電、內陸運輸各類成本、經商環境以及當地法規是否完備。為此,台灣駐菲律賓代表處(TECO)與菲律賓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分別在2015、2017、2022年簽署合作備忘錄,著重於克拉克自由港口區、蘇比克自由港口區等經濟走廊的投資合作。在2021年,台菲進一步更新《增強經濟走廊瞭解備忘錄》,強化產業交流與合作,內容包含最終?品原物料關稅管理、海關流程、檢疫規定、可用土地、工業政策、投資法律、供應鏈基礎設施等,乃台商在菲國的投資優勢。(作者為工總國際經貿組專案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