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正視美國新出口管制措施
正在加載......
正視美國新出口管制措施

589

 

美國政府7日宣布對中國大陸實施新的出口管制,規定美國企業未來必須取得政府許可,才能出口高階晶片及相關製造設備至中國大陸,使用美國技術在外國製造的晶片,同樣受此規範。 

 

美國商務部表示,用於先進人工智慧運算、電腦記憶體及數據儲存的晶片,以及對武器系統極為重要的超級電腦的晶片,可能都將受到管制;而製造這類晶片的設備和其他相關產品,也會受到規範。美方並擴大實施「外國直接產品規定」(FDPR),管轄權擴及所有採用美國科技製造的產品。由於美國發布的新禁令,將原本僅針對先進製程技術及設備逐案審查的規定,延伸到成熟製程,再加上限制從晶片擴大到記憶體,不僅進一步壓縮中國廠商的發展,也恐波及台商。 

 

事實上,拜登在去年2月簽訂的「關鍵供應鏈檢討」行政報告,就指示政府單位針對半導體、先進(高容量)電池、關鍵礦物和材料、藥物和原料等四個有短期短缺問題之優先部門,以及資通訊、 能源、運輸及國防等六個供應鏈,在100日及1年後分別提出檢討。美國日前公布的新的管制措施,就是回應拜登簽署的行政命令。以美中兩國的產業規模來看,一旦這十項供應鏈全面落實管理,造成之衝擊,絕對比過去幾年因疫情所造成的斷鏈還要嚴重。 

 

有專家分析,下一個可能被納入關鍵供應鏈檢討的產業是印刷電路板,根據媒體報導,2021年全球的電路板產值,台商依舊以32.8% 市占穩居全球第一,如同晶圓代工業在全球所占的關鍵地位。但不同的是,印刷電路板產業多數在大陸設有工廠,一旦被美國政府列入管制,嚴重性不言而喻。 

 

這次美國對中國大陸採取的新的出口限制,說明了限制主義者已成功擊敗中間派官員和技術官僚,掌握拜登政府內部的話語權。這種轉變,預示美國出口管制的項目與力道可能會愈來愈大,政府與企業都應嚴肅面對。 

 

我們期望政府充分掌握美方政策的演變,並儘早與業者說明,讓業者有足夠時間因應。我們也期望政府能積極研擬全球供應鏈變遷應對策略,一方面針對各國的地緣經濟策略進行比較與分析,檢討我國策略可銜接與可應對性,確保我國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上的不可或缺性,另一方面針對我國供應鏈自主性的安全要求,精確檢討國家安全與內外需要,以及我國在各個供應鏈的位置,配合區域經貿整合協定的洽簽,打破我國的東亞政經困局,讓我商能夠在全球供應鏈的位置更為堅實穩固。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