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強勢美元的影響與因應
正在加載......
強勢美元的影響與因應

589

美國聯準會自3月升息1碼(0.25%)後,迄9月底為止,總計升息5次共12碼。預計2022年底前,Fed還會持續上調利率,最終將利率目標區間拉高至4.25%-4.5%。Fed節奏緊湊、力道加大的升息步調,除對全球升息循環起到一定示範作用外,也對美元產生強力推升效果。強勢美元究竟會對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產生何種連鎖效應?本文參酌過往歷史經驗,嘗試推敲出全球處於強勢美元環境下,可能會對經濟與金融市場掀起何種波瀾,最後並據此做出結論並提出因應之道。

 

 

文:吳孟道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隨著俄烏衝突愈演愈烈,絲毫未見和緩跡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持續加大對俄羅斯制裁力道。這讓本已居高不下的全球物價,更為雪上加霜。儘管近期國際原物料與大宗物資價格,受到全球需求下滑影響已有所滑落,但對照俄烏衝突前,這些牽動廠商進貨成本的供給端物價,卻依舊處於高檔震盪,致使各國難以擺脫通膨壓力。 

 

在此前提下,美國聯準會(Fed)不得不加快升息步調,自3月升息1碼(0.25%)後,5、6、7、9月再分別升息2碼、3碼、3碼、3碼。迄9月底為止,總計升息5次共12碼,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則是來到3%-3.25%。而從9月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後的聲明可以看出,當前3%-3.25%的利率目標區間並未走到盡頭,預計2022年底前Fed還會持續上調利率,最終將利率目標區間拉高至4.25%-4.5%。 

 

Fed節奏緊湊、力道加大的升息步調,除對全球升息循環起到一定示範作用外,也對美元產生強力推升效果。從年初迄今(9月底止),追蹤6個主要國際貨幣(歐元、日圓、英鎊、加幣、瑞典克朗及瑞士法郎)的美國州際交易所(ICE)美元指數(DXY),持續向上攀高,不僅漲幅高達17.2%,9月底更一舉突破114,再創20年歷史新高紀錄。只是,強勢升值的美元指數,雖有助資金回流、提高美國民眾購買力,但卻也引發新興市場國家資金外逃疑慮,升高全球金融市場風險。 

 

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道理不外如是。特別是在金融全球化當下,國際資金移動更加頻繁快速,強勢美元所衍生的諸多亂象,自然也會被更加放大。這已非單純美國自身問題,而是會牽連到他國經濟與金融市場表現。就如同前美國財政部長康納利(John Connally)在1971年尼克森衝擊(中止美元與黃金兌換)時所說的,「美元也許是我們的貨幣,但問題在於你們那邊。」目前看來,這個當時隨口說出的無心話語,已一語成讖,成為各國不得不重視的一個大麻煩。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以歐美為主的先進國家基於通膨考量,不得不加快升息步調,但經濟規模位列世界第二的中國大陸,迄今卻因嚴格的動態清零政策與房地產崩盤危機,持續受到高度經濟下行風險所擾,必須採取寬鬆貨幣與財政政策加以因應。而同樣經濟一直未見起色的日本,為避免陷入更麻煩的通縮處境,不僅沒有升息打算,日銀總裁黑田東彥甚至在10月中旬表示,將會繼續堅持質化及量化寬鬆政策(QQE)。各國貨幣政策走向,看來歧異愈來愈大,此恐怕也會升高全球金融市場風險。 

 

面對如此詭譎多變且錯綜複雜的國際經濟與金融情勢,加上各國高度分歧的貨幣政策,由美國升息循環帶動的強勢美元,究竟會對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產生何種連鎖效應?各國、各企業、甚至民眾又該如何因應?顯然都值得深入剖析一番。有鑑於此,本文透過剖析強勢美元的背景與形成關鍵因素,同時參酌過往歷史經驗,嘗試推敲出全球處於強勢美元環境下,可能會對經濟與金融市場掀起何種波瀾,最後並據此做出結論並提出因應之道。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1年11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