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以「前瞻、創新、智慧、新猷」為主題的第77屆工業節慶祝大會,於本年11月10日在圓山大飯店盛大舉行,大會由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主持。會中,除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親臨大會致詞並向全體工業人賀節外,內政部長林右昌、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也蒞會致詞,並分別表揚「112年工礦團體優良理監事」、「112年績優團體及優良會務人員」以及創業50年以上歷史悠久廠商。同時苗理事長也將工總2023年白皮書呈遞給蔡總統。
文:周佩容
第77屆工業節慶祝大會11月10日在圓山飯店盛大舉行並圓滿落幕。大會由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主持,會中並表揚了「112年工礦團體優良理監事」、「112年績優團體及優良會務人員」以及創業50年以上歷史悠久廠商。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內政部長林右昌、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均出席這個一年一度的工業界盛事。會中苗豐強理事長也依慣例向總統蔡英文遞交匯集產業界心聲的「2023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
苗理事長 傳達產業界對政府的期盼
苗理事長首先針對國內外情勢表示,美中貿易戰方興未艾,加劇各國邊境管制以及關稅與移民限制。現今俄烏戰爭持續僵持,加上上月剛爆發的以哈戰事,都暴露了地緣政治衝突下全球糧食、能源及少數關鍵礦物的供應危機,在再衝擊全球的經濟發展與投資信心。此一情勢也凸顯全球供應鏈過度集中的脆弱性,各國推動供應鏈分流、在地化和區域化發展,跨國企業加大對亞洲區域的投資,亞洲地區成為全球製造和生產價值鏈中心。
社會方面,苗理事長說,氣候變遷對各國衝擊越來越大,溫室氣體減排成為各國的重要政策。另一方面,許多國家人口結構快速老化、生育率降低,造成賺錢的人越來越少,花錢的人越來越多,財政難以為繼,使得現有的社會財富再分配機制的運作趕不上社會變化趨勢。上述政經情勢的動盪,嚴重衝擊台灣出口,進而影響台灣經濟表現。今(2023)年上半年受民間投資與輸出動能低迷拖累,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僅1.46%。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我國工業生產指數,今年累計1至9月與上年同期比較,工業生產減少15.48%,其中製造業減少16.07%,在再顯示產業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均令人感到憂心。
因此苗理事長以今年工業節大會主題--「前瞻、創新、智慧、新猷」來概括傳達產業界對政府的期盼。
許多人認為先前的全球化不夠完善,使得全球經濟秩序面臨安全、韌性、包容性及環境永續性不足等問題。然而,苗理事長認為不應全盤否定全球化,反之應該更進一步採取,推動有利台灣的「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的前瞻策略,將更多經濟體和不同階層、族群的人納入世界貿易之中。
苗理事長期許政府奠基於台灣過去優秀的技術、創新能力以及完整的人才培育體系,持續營造鼓勵創新的友善環境。隨著全球製造網絡逐漸發展形成「亞洲新鏈」,並爭取其中不可取代的關鍵位置。他指出,科技會進步、思想可以改變、策略可以變化;但台灣的地理位置不會變。台灣應善用此一優勢並深化與新南向國家的產業合作,成為亞洲新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連結點。
苗理事長表示,技術發展一直是現代工業文明的重大推手,資通科技飛快進步,大幅而快速地改變經濟和社會乃至工業的發展。於此之際先進國家均重視智慧產業化,而台灣在半導體製造獨步全球,在IC設計創新上也有優秀表現,此一優勢應該善用。我們有理由期待台灣在人工智慧、量子運算、新能源、通信技術、減碳技術方面都有所突破。
所以無懼AI的發展「應以人類智慧;善用人工智慧」,拓展人工智慧技術到各個產業,推展產業智慧化,例如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照護等。
面對錯綜複雜、瞬息萬變的挑戰,苗理事長主張台灣應有主體性的經濟戰略。為此,工總與國內工商界將在11月下旬共同舉辦「2023台灣經濟發展論壇—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談」活動,邀請三黨總統候選人,針對產業發展、能源、環保、勞動力、國際及兩岸經貿等攸關台灣未來經濟發展之議題與工商界對話,讓工商界認識各組候選人未來經濟發展願景與布局,同時讓候選人了解工商界的關切與心聲。
產業界期待未來的國家經濟戰略應重視產業平衡發展,增加包容性(inclusiveness),強化對中小企業輔導;在減碳政策上,例如碳費的規劃及環境污染防治費的提高,應考慮產業面臨的壓力,避免操之過急,使產業推動轉型的過程中,保有國際競爭力;在能源政策上,確保穩定及低碳的供電。期盼政府協助產業解決離岸風電購買困難、價格過高的問題。
最後苗理事長表示,兩岸和平是產業界的共同期盼,也希望選舉過後未來領導人對內能尋求共識、建立信任、停止內耗;對兩岸能透過智慧「止戈解紛」。我們相信,行勝於言,必須透過更多交流、連結、合作才能創造和平的契機,為台灣、為兩岸、為世界創造更多的美好與價值。
隨後,苗理事長遞交2023年工總白皮書予蔡英文總統,表達工業界殷切的期盼並恭請總統致詞嘉勉。
蔡總統 感謝工業各界對台灣的貢獻
蔡英文總統致詞時表示,自從他上任以來持續8年參加工業節慶祝大會。因為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成長的關鍵力量,把企業照顧好,就是穩住台灣經濟。她除了恭喜今天受獎的團體、人員以及創業50年以上的廠商之外,也藉此感謝工業各界對台灣的貢獻。
蔡總統表示,面臨國際淨零碳排趨勢,政府明年會有35億元預算補助業者採購相關減碳和智慧化設備,持續提升供水韌性並讓供電穩定升級。
總統指出,要讓業界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先機,首先面臨的就是國際淨零碳排的趨勢,產業一定要朝低碳化、智慧化轉型來因應。總統說明,因應國際大廠對供應鏈在RE100的承諾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企業必須要有碳管理的能力;在碳盤查部分,除了企業本身,上下游業者也要落實,才有辦法計算碳足跡。凡此 種種,經濟部均會和專家學者一起協助業者因應。我們也鼓勵「以大帶小」,讓中心工廠帶著供應鏈一起來落實減碳和智慧化升級。
總統提到,在產業迅速成長下,業界關心水和電的需求,政府都有相應策略,做產業堅強的靠山。在用水方面,持續推動台南、新竹海水淡化廠、串聯西部水資源設施、水庫清淤等各項水資源建設,提升供水的韌性。在用電上,尖峰備轉容量率持續提升,今年尖峰備轉容量率都沒有低於6%;在10月份的時候,再生能源瞬間發電量達到800萬瓩,亦即每4度電就有1度是綠電。供電穩定升級,企業就能穩健發展。
會中總統回應苗理事長先前提及企業購買風電困難及價格高昂的問題,她旋即指示與會的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帶回問題承諾解決。她表示政府一定和產業攜手合作,整合台灣的製造和科技實力,發展穩健的供應鏈,帶動區域和全球的繁榮發展。
最後,總統感謝工總長期擔任政府和業界的溝通橋樑,協助反映大家關切的議題並提出白皮書,提供政府寶貴的意見。
鄭副院長 有信心在地緣政治中找到關鍵位置
副院長鄭文燦指出,疫後產業復甦力道短期不易顯現,但是很高興看到9月份我們的出口已經轉正,相信今年第4季也會陸續提高。鄭副院長表示,現在很多國家產業政策,都在喊Taiwan plus one,就是說,任何產品不管是半導體,都要求除了台灣製造外,還能有一個plan B,也就是說若沒有Taiwan,” plus one”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有信心與產業界攜手在地緣政治中找到關鍵位置。鄭副院長也呼應產業界所提風電價格的問題,他說,風電至今只占我們用電的百分之十,而全國風電機組已經來到270支,他希望有機會能邀請產業界人士實地參觀風電現場。其次鄭副院長說各方反映大缺工問題,無論高階、中階、低階行政院已經著手,希望能與各界儘速溝通,務必於最短時間內補足。
榮耀的時刻
接著大會進入工業人最榮耀的時刻:表揚及頒發感謝狀。本年度計有69位無私奉獻的優良理監事、88個績優工業團體及19位優良會務從業人員獲獎。會中也表揚了340家創業50年以上的歷史悠久廠商。各個上台的領獎人及台下與會工業人無不視為無上榮耀,現場一片喜悅氣氛。
內政部部長林右昌在頒發優良理監事、績優團體與優良會務人員前致詞表示,支持產業發展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內政部舉凡打詐、減災、延長中、高階乃至低階移工留台時間,以及間接延長外籍看護工、外籍學生續留台灣的時間,無所不用其極,都是希望能儘速為產業界解決問題。此外內政部地政司3D建模(BIM) 技術的應用推廣都是將來智慧城市、自駕車上路、碳盤查、建築業3D的應用、戶籍編碼⋯等等數位化的基礎建設,這方面政府也前瞻性的編列預算積極著手進行。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頒發獎座予創業50年以上歷史悠久廠商,他在頒獎前致詞表示,工業部門在國家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過去面臨百年大疫大家真的很辛苦,但是我國的工業產值從108年的6.69兆新台幣,至111年已成長到8.52兆,都是根基於各位的努力以及各位與政府部門建立了絕佳的夥伴關係。林次長除了感謝還表示經濟部對於景氣復甦中產業界資金及電力的需求都有相應的措施,包括繳息寬限的延長、離峰電價時間自9小時延長為18小時、修改電力契約容量手續費折扣⋯等等。
大會最後在一片歡呼的摸彩聲中圓滿落幕。(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