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文:張遠博
回顧兩岸智慧財產權發展,透過長期線上及實體交流慢慢堆砌而成,從2010年6月29日簽署的「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除了設置兩岸智慧財產權主管機關的直接溝通平台,更建立了協處機制,以協助國人處理在大陸被仿冒、盜版及搶註等問題。截至2022年第4季為止,相互受理優先權主張之件數,中國大陸受理臺灣優先權主張:專利58,731件,商標518件,品種3件;臺灣受理中國大陸優先權主張:專利42,244件,商標1,776件。自協議生效起至2023年7月31日止,我方人民智慧財產權在中國大陸遭受侵害或在中國大陸申請保護的過程遭遇困難,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請求協處的案件總計870件,完成協處者683件,進行通報尚未完成協處者8件,法律協助者179件。透過協處機制協處成功案例,例如「曼黛瑪蓮」、「女人我最大」「台鹽生技(台?生技)」、「MSI微星科技」、「新東陽」等商標。
緣此,本會於今(2023)年9月與首都知識產權服務業協會共同主辦、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協辦「2023京臺智慧財產權論壇」,2015年工業總會及北京市知識產權研究會(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簽署「京台智慧財產權交流合作備忘錄」,雙方分享各自在智慧財產權創新與應用發展經驗,兩岸智慧財產權交流持續推行,當時大陸正興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今年論壇主題為“集智聚力·融合發展”,將圍繞京臺兩地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最新動態進行交流,探討智慧財產權賦能創新、面向未來發展的路徑。
兩岸聚焦議題
論壇中先行提到國際WIPO組織關注人工智慧與著作權;智慧財產權權與體育;智慧財產權創新與管理;與智慧經濟和疫情後經濟與智慧財產權研究挑戰等議題。而在中國大陸,知識產權制度在「2023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以及「十四五規劃實施推進」中,將持續完善新興領域和特定領域智慧財產權制度,如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以及傳統文化、傳統知識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規則;執行上,專注強化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推進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智慧化建設,完善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執法系統和備案系統,優化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備案辦理流程。在智慧財產價值市場上,提出智慧財產權考核評價機制並培育和發展專利密集型產業,深入實施專利轉化計畫等措施,並制定《中央企業高價值專利工作指引》以提高智慧財產權創造品質;於公共服務上,強化服務效能並持續推動智慧財產權資料開放以及共享,將海外專利資訊系統導入於今年5月30日啟用之「智慧科協2.0」平台,平台提供各類科協組織培育人才、科普、科創、智匯及數位辦公室等六大領域共18類工具以及學術交流、科技活動、科技社群等9類數位化服務。
在台灣智慧財產權上,專注精進專利及商標審查品質、優化智慧財產權法制、協助產業創新發展等,經濟部智慧局持續推動淨零排放計畫,有關綠色技術加速審查、綠色技術查詢、淨零排放報告等,並關心傳統產業發展轉型及針對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試行作業,輔導新創產業與企業內部深化智慧財產運用能力,並完善營業秘密保護制度。尤其在優化審查系統及人工智慧輔助審查方面,專利自動化審查系統將在未來能夠自動產製「審查意見通知函」亦即 Office Action (簡稱OA)初稿;輔助方面,在申請專利範圍時所有構件標註後,即可在專利說明書內進行AI偵錯輔助修正等撰寫協助。
企業實務發展趨勢
企業實務方面,本次邀請到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鄭衍松博士,分享近十年觀察,中國大陸企業在新創階段以及運營時IP過於碎片化,其公司意旨在協助企業於智慧財產權營運上,能夠針對侵權預警並防禦對手、IP融資、維護權益,並在生命週期各階段如:研發創新階段、成果權利化階段、商品化產業化階段、高品質發展階段等,提供各項措施。在智慧財產權大數據賦能方面,從競爭情報、研發指引、技術合作當中,將智慧財產權金融有關股權投資,基金投資帶動專利池收入等方式協助IP有效運行。另外,試圖針對北京市企業資產構成中,常發生智慧財產權占比大,但無形資產融資難題等情形,試著透過大數據平台,將智慧財產權價值經判斷實現在市場上轉化的交易路徑,並於各地智慧財產權服務工作站打造智慧財產權智慧園區,整合高校院所、金融投資、服務機構及協會聯盟進行線上線下合作網路。
在台灣企業方面針對產業永續發展趨勢議題下,智慧財產該如何布局,邀請新應材股份有限公司黃崧洺律師暨專利師,分享企業ESG碳中和智財布局策略,演講提到SDG與ESG差異,其皆由聯合國提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解決全球性環境、經濟、社會問題,ESG分別取自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與治理(Governance)三個英文單字首字。ESG其中有兩個跟SDGs重疊,雖然皆為聯合國出品,但ESG只適用於企業。企業法遵在管理架構上由三個面向探討,經濟、法律、技術,具體可參考從ISO56005、台灣TIPS及中國大陸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範,前述當中沒有特別提到智慧財產權出生到死亡,公司治理部分應將智慧財產權管理放入並考量ESG及SDG。當中最容易做智慧財產權管理為專利策略布局,透過公司大數據指標去計算前述與永續指標相關的報告書。
綜言之,透過兩岸智慧財產權持續交流,共同關注智慧財產權趨勢,並透過法規制定、無形資產融資、AI專利審查管理等創新應用,以達成企業永續智慧財產權管理,將企業所創造之IP進行保護、管理進而運用,尤以企業內部無形資產具體化實為兩岸企業皆須留意的地方。(作者為工總智慧財產權處資深專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