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全球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數量,在2009年達到高峰後呈現下滑的趨勢,許多國家雖仍持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但以產業合作、數位貿易、綠色經濟與供應鏈韌性等新興議題為協商主軸,並藉拉攏盟國推動區域結盟的方式,在近年則是更加熱絡。本文分為四大部分,一是針對傳統FTA之發展動態進行分析;其次,針對英國加入CPTPP歷程及議定書的重要內容進行分析,以做為台灣未來加入CPTPP之借鏡;第三是針對全球在數位貿易、綠色經濟與供應鏈等領域之新型區域結盟發展進行介紹;最後是結論與建議。
文:楊書菲
經歷10多年蓬勃發展,全球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數量,在2009年達到高峰後呈現下滑的趨勢,許多國家雖仍持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但以產業合作、數位貿易、綠色經濟與供應鏈韌性等新興議題為協商主軸,並藉拉攏盟國推動區域結盟的方式,在近年則是更加熱絡,使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呈現雙軌化發展的趨勢。
本文主要分為四大部分,一是針對全球以市場開放為主的傳統FTA之發展動態進行分析;其次,基於2023年英國已簽署了《英國加入CPTPP議定書》,針對英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歷程及議定書的重要內容進行分析,以做為台灣未來加入CPTPP之借鏡;第三則是針對全球在數位貿易、綠色經濟與供應鏈等領域之新型區域結盟發展進行介紹;最後則是本文的結論與建議。
全球以市場開放為主軸的區域經濟整合動態
以下從印太、美洲、歐洲等三地區之FTA發展進行說明:
一、印太地區
以中國大陸、韓國最具推動成果(詳表1)。在中國大陸方面,為突破美國的圍堵戰略,中國大陸積極參與全球區域經濟整合,並在美洲地區取得豐碩成果,包括與尼加拉瓜、厄瓜多簽署FTA;與秘魯推動FTA升級談判、啟動與宏都拉斯之FTA談判。除此之外,與塞爾維亞的FTA已完成簽署,並和東協展開FTA 3.0升級協商。韓國目前洽談FTA的重心在中東地區,與以色列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FTA已完成,並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註1)展開談判。此外,亦完成與菲律賓及厄瓜多的FTA。
東協國家方面,柬埔寨和越南表現積極。柬埔寨視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為國家改革開放重要戰略,與中國大陸和韓國之FTA在2022年已生效,2023年進一步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完成FTA簽署,並推動與瑞士之FTA可行性研究,和日本展開FTA升級談判。越南除與以色列簽署FTA外,亦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啟動FTA談判,並表示將和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 (註2)展開FTA協商,盼能藉此擴大出口商機。至於印度,FTA洽談對象由「東望」轉向「西望」,目前正在與英國及歐盟洽談FTA。 在大型FTA進展方面,RCEP已於2022年1月1日對汶萊、柬埔寨、寮國、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日本、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等10國正式生效,之後韓國、馬來西亞、緬甸、印尼也陸續生效。2023年6月2日,RCEP在菲律賓生效,至此,RCEP正式全面生效。香港則於2022年申請加入RCEP,未來進展值得關注。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3年01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