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助菲強化硬實力,打造未來布局的關鍵據點--專訪工總許介立理事
正在加載......
助菲強化硬實力,打造未來布局的關鍵據點--專訪工總許介立理事

589

 

根據菲律賓統計局指出,2023年為菲律賓13年來外國投資最蓬勃的一年,不僅吸引德國、荷蘭、日本廠商加碼投資,我商去年也投入了40.8億披索,位居外資排名第9。雖然與越南、泰國相比,台廠對菲律賓的投資金額難望項背,但考量長期供應鏈重組態勢以及友岸外包需求,菲律賓作為下波台廠轉移據點的潛力仍不容小覷。為此,去年10月,工總團隊特訪問工總理事、同時也是康舒科技董事長許介立,分享其對台菲產業合作與投資布局的看法。

 

文:陳以珊整理

 

 

 

 

根據菲律賓統計局(PSA)指出,2023年為菲律賓13年來外國投資最蓬勃的一年,不僅吸引德國、荷蘭、日本廠商加碼投資,我商去年總共投入了40.8億披索,位居外資排名第9。雖然與越南、泰國相比,台廠對菲律賓的投資金額難望項背,但考量長期供應鏈重組態勢以及友岸外包需求,菲律賓作為下波台廠轉移據點的潛力仍不容小覷。 

 

去年10月,工總團隊前往金寶大樓訪問許介立理事,許理事現為金寶集團旗下的電源供應領導廠商-康舒科技董事長,在台灣、中國、菲律賓均有製造基地,服務據點更擴及美、歐地區,布局經驗豐富。更在日前榮獲國家品質獎的殊榮,顯示該司在研發、經營、策略、永續等方面的整合能力與傑出表現,已備受肯定。 

 

菲律賓:下一波供應鏈轉移的熱門據點? 

 

面對未卜的全球政經局勢,許理事以「台灣加一」的角度,來解讀菲律賓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渠先以泰國及越南開場,表示泰國能受印刷電路板(PCB)業者青睞,係因泰國完善的產業投資基礎與再生能源的發展,輔以泰國政府積極祭出獎勵投資政策,吸引業者進駐;越南不遑多讓,針對外資祭出4免9減半租稅優惠,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逐步形成「中-越一日供應鏈」,引動自中國、特別是廣西地區的台商投資。近年來,包括鴻海、和碩、仁寶等知名企業已經在越南展開投資,進而帶動了供應鏈廠商的進駐,成為今日資通業投資重鎮。 

 

相較之下,菲律賓提供外資的激勵因素有限。許理事指出,菲律賓人個性溫和、通曉英語,有助台商落地業務推展,但美中不足在於企業生產所需的關鍵物料,如:電子零部件、鐵件、IC等仍須仰賴外國供應,並不利該國發展產業自主;此外,菲律賓港口設施不夠完善,船位不足、塞港事件頻仍,進而影響物流時程,從運輸到裝卸、加上溝通所累積的隱性成本,雖無法在會計上反映,實際成本卻相當可觀。對採行Just-In-Time的企業來說,僅是收、運貨的困難,就足以影響資金調度。據了解,該情形備受各大機構關注,在近年的世界經濟論壇(WEF)排名、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評分、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ITA)指南中均有揭露,然而IMD對於菲國勞動力、技術勞動力及語言能力仍給予正面肯定。因此,未來倘能借助台灣已具備的智慧技術、物流管理與實務經驗,協助菲國政府排除塞港及物流障礙,完善馬尼拉周邊的基礎設施,再配合招商力度的加大,應有機會突顯菲律賓有別於他國的競爭優勢。 

 

又,隨著各國的缺工問題浮上檯面,越南在計畫經濟下勞動資源逐漸飽和;而泰國人口紅利弱化,有賴緬國提供勞動力;馬來西亞本身勞動力不足,著眼於IC封測、設計;印度的外資策略,則是以吸引內需市場為導向的廠商,作為招商主軸。縱觀來看,菲律賓有望承接下一波企業移轉潮,並爭取到更多從事出口的電子組裝業者進駐。 

 

值得一提,在去年「台菲產業鏈結高峰論壇」上,工總便針對物流議題推動我商弋揚科技與菲律賓天際物流簽署備忘錄,協助菲方進行智慧車隊管理;台菲雙邊的冷鏈協會也簽署了合作案,希望能共同推動冷鏈物流人才培訓及交流,這些都是很好的開端。 

 

台菲產業合作:航太、循環經濟與人才交流的新契機 

 

在新南向政策推動下,台灣與菲律賓的產業連結愈趨緊密,團隊詢問除電子組裝外,航太、循環領域是否有合作機會?許理事指出,航太領域有著龐大的成長潛力,但仍需視台商是否有意向前往投資。在循環經濟方面,則需要考慮大眾對於回收的認知和接受度,提升人民水平是實現廢棄物分類的必要前提,而這也不單是菲律賓個別的問題。在再生能源方面,許理事認為,菲律賓的綠能布局是未來發展焦點,台灣企業可以在新能源拓展方面,加強與菲方的合作。 

 

台菲人才交流部分,與當地學校的合作甚為重要,這將有助台灣企業覓得合適的菲籍幹部,亦使當地學府產學接軌更順利。近年來,台菲政府也持續在推動雙邊人才交換。這些人才完訓後再回到菲律賓,將為台資企業提供更多價值,同時促進兩國在商業和教育領域的深度合作。 

 

在菲籍人才的共事上,康舒科技有相當多經驗。由於菲律賓廠的員工組成主要由菲籍員工構成,公司期望以菲國人管理菲國人的方式來經營。在人才培養方面,公司不僅注重對員工的技能培訓,還將菲籍員工晉升至管理職,充分發揮他們的英語優勢,用於提高客戶溝通效率。雖然,在菲國當地的管理挑戰中,人才招募和培養一直是許多公司面臨的主要難題之一,因此需要企業繼續努力優化管理流程,提高人力資本的有效利用率。 

 

展望未來,雙方應可在既有的台菲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新興領域的合作,特別是在綠色能源方面。菲律賓作為東南亞太陽能及風電開發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近來也致力於氫能產業和相關基礎建設的開發,這些都是我方在進軍菲國前,可以納入考慮的重要因素。尤其應將「再生能源納入基礎建設的評估」中,許理事強調,儘管短期內無法達到立竿見影之效,但確實是未來10年、20年的趨勢。其次,加強人才交流和培訓也是未來台菲合作的關鍵,這將能為台商提供更多優秀的人才,同時促進當地就業,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作者為工總資深專員)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