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全國工業總會於本年4月24日召開會員大會並進行第13屆理事長暨理監事改選,工信工程總裁潘俊榮以壓倒性的票數當選理事長,監事會召集人則由聯華氣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苗豐盛出任,5位副理事長分別為永豐餘集團創辦人何壽川、敏實集團創辦人秦榮華、穩懋半導體董事長陳進財、宜進實業董事長詹正田、東和鋼鐵董事長侯傑騰,工總自此進入由潘俊榮領軍的「新七雄」時代。屆滿卸任的理事長苗豐強,則被推舉為榮譽理事長。
文:譚宗仙
全國工業總會4月24日召開會員代表大會並進行理事長暨理監事全面改選,工信工程總裁潘俊榮以壓倒性的票數獲選為理事長、監事會召集人則由聯華氣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苗豐盛出任。
副理事長也由原先的三位增為五人,分別為永豐餘集團創辦人何壽川、敏實集團創辦人秦榮華、穩懋半導體董事長陳進財、宜進實業董事長詹正田、東和鋼鐵董事長侯傑騰,工總自此進入由潘俊榮領軍的「新七雄」時代。
苗理事長致詞
最後一次以理事長身分主持會議的苗豐強則被推舉為榮譽理事長,他在致詞時指出,這一年半來,國際大局是非常的混亂,但是工總158個產業表現還是很好,各領域在世界上算是具有領先與主導的地位,而工總也辦了非常多重要的活動,包括去年總統大選時與其他公協會共同辦了「2023台灣經濟發展論壇—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談」活動,邀請三黨總統候選人,針對產業發展、能源、環保、勞動力、國際及兩岸經貿等攸關台灣未來經濟發展議題與工商界對話。
而每年的工總產業白皮書,苗理事長指出,將各產業的重大議題表達得非常完整,也都得到非常好的回應。
他說,今天很重要的重頭戲是選舉理監事並推選理事長、監事會召集人等,因此先跟大家說聲感謝,謝謝大家過去這一年半來,對他的支持,其實,工總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大家庭。
苗理事長表示,520後的新政府有很多產業界出身的閣員,他相信對未來政府與公協會的溝通,應該是非常正面的,因為台灣終究是以產業為核心競爭力,工總就是代表核心競爭力的各行各業,希望新的閣員可以與工總有非常好的溝通,進而強化台灣在全球不可取代的產業地位。
花次長、楊主任秘書致詞
緊接著致詞的是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他稱許工總,台灣的工業這麼多年來,在工總先進的推動帶領下,真的是變成世界級的台灣,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沒有辜負世界給我們的機會,真的很努力、積極的建立起台灣在世界上該有的地位與品牌和價值,「真的是不容易,我們真的是世界第一勇。」
花次長表示,520後新內閣在既有的扎實產業基礎下,國家是充滿希望的,台灣是有機會、有活力,相信新政府也是準備好充分的戰鬥力,要跟大家站在一起,相信台灣是值得我們期待。
他還說,工總在改選後也都是全新的團隊,帶領著我們優秀的台灣隊,在世界上再造更高、更了不起的下個階段。站在內政部的立場,要感謝工業總會,是70年以上的老品牌團體,工總真的是工商團體中不可或缺、且是最重要的團體。
花次長說,工總能把這麼多各行各業的各種需求,經營到大家滿意,順暢的往前運作,不比政府做好事情來得簡單,相信新的團隊選出來之後,一定也能夠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亮力與活力。 隨後經濟部主任秘書楊志清致詞時也表示,工總長久以來就是扮演產業界與政府的溝通橋樑,每一年都會發表產業白皮書,並提供相關建言,都是行政院相關團隊在施政時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
楊主秘指出,去年面對了通膨、高利率的挑戰,政府也因此推出了一系列相關的機制,包括展延企業貸款還款期限,讓大家在營運上有比較寬鬆的環境,並持續進行疫後振興貸款。進入2024年又有新的挑戰,地緣政治變化的相當快,也看到因地緣政治導致供應鏈被逼著快速調整,產業界調整得也相當快。
在地緣政治與供應鏈的挑戰上,楊主秘表示,有兩個課題,一是供應鏈相關的地緣政治下的淨零轉型,二是產業供應鏈要求的淨零轉型,歸納起來,全球都面對了雙軸轉型,政府都看到了,也都持續的做了一些相關工作的推動。
在淨零轉型部分,楊主秘說,政府與工總合作,從供應鏈的大從小,轉由大帶小,讓產品的碳足跡能夠具體的降低,如此外銷導向的出口競爭力才會增加,這必須是一步一腳印,長久的累積。
另外,楊主秘透露,產創條例也會做安排,產創條例10-1今年將屆滿,企業都有陸續反映,這是好的條文,應該要展延,甚至應該要把所謂的AI、綠色的投資與生產也要納進來,這些聲音,經濟部已與財政部開始溝通,會是今年的重點工作。
第13屆理監事改選
在完成會員大會會務、業務、財務及監察等報告與討論提案後,就進入本次大會最重要的程序、也是當天的重頭戲-選舉第13屆理事長暨理、監事。這次改選是依據十大產業代表提出的推薦名單、並經過多次協調後產生的名單,與前一屆相比,換血逾三分之一,同時,依法選出45位理事、15位監事,再由新的理監事會分別選出15位常務理事、5位監事。
15位新任常務理事分別為潘俊榮、何壽川、秦榮華、陳進財、詹正田、侯傑騰、吳亦圭、何語、江啟靖、李詩欽、焦佑鈞、林榮德、胡定吾、葉義雄、許介立;5位新任常務監事則分別為苗豐盛、林盛文、柯拔希、顏清標、林嘉宏。
15位新任常務理事及5位新任常務監事,再分別選出理事長、監事會召集人及5位副理事長,選舉結果,理事長為潘俊榮、監事會召集人為苗豐盛,5位副理事長則分別為何壽川、秦榮華、陳進財、詹正田及侯傑騰。
「老幹與新枝」共創新局
值得一提的是,康舒董事長許介立、台玻集團平板事業部營運長林嘉宏,以及嘉新水泥董事長張剛綸、聯華林德氫氣動能總監苗華山等新生代,在這次改選中分別當選新任常務理監事,以及新任理監事會成員,顯示新一屆工總是「老幹與新枝」共創新局。
也就是說,工總理監事會不只是有老幹,也有愈來愈多的「新枝」加入陣容,且理監事會的新陣容涵蓋了科技、金融、產業各領域,在多元布局同時,正逐步「世代交替」中,也代表潘理事長主掌下的工總,除有世代共融、傳承的意義,更將進入嶄新的面貌。
完成選舉後,緊接著就進行交接典禮,在苗監事會召集人的監交下,苗理事長將理事長印信交給潘理事長,工總也正式進入潘理事長領軍的時代。
工總新七雄對政府政策建言
文:譚宗仙
潘俊榮理事長:工總是大家的工總
工總新一屆理事長是工信工程總裁潘俊榮,潘總裁在工總擔任多屆監事會召集人,這次改選所以會「再上層樓」,除了因為原任理事長苗豐強因主客觀因素不再續任外,也是因為「大家都叫我該出來承擔。」
也因為是「老工總人」,潘理事長對工總的期待是,工總是「大家的工總」,而不是一個人武林,他希望,未來的工總不會是「一人一家之言」,而是集眾人之智的平台。
潘理事長對工總的未來,強調三件事,第一,工總不是一人的工總,是「大家的工總」,將力邀每一產業都提出主張,由工總來協調政府如何幫助企業立足台灣,成立國家隊進軍世界。
第二,推動世代交替,強調工總精神的傳承,希望各個產業年輕世代的企業家更積極參與工總。
第三,工總將繼續秉持理性、務實、誠懇的態度推動政府、國會、兩岸、國際的溝通和建言。尤其是台灣產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無論是全球供應鏈急遽變化、兩岸關係、淨零轉型及能源轉型、產業人才和勞動人力的問題,都是產業面臨的重大議題,更需要工總發揮好溝通平台的角色。
苗豐盛監事會召集人:電力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基礎
監事會召集人苗豐盛,是聯華氣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在工總擔任過多屆的常務理事,這次改選轉任監事會並被推舉為監事會召集人。面對中美兩強對抗的態勢下,他認為,台灣身處兩強之間,政府更要有前瞻而妥善的因應策略。
苗召集人直言,當前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人類至極,世界各國已達成逐年減碳的目標,我們自不能置身事外,建議政府應重視潔淨能源,如氫氣燃料的研發與推廣,運用國內外現有資源,結合工研院之協助輔導,加速進行。
苗召集人也指出,電力是促進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而電力的充足穩定供應尤為重要。為維持電力的充分供應,穩定電價,建議政府應延緩廢核,並善用現有核能設施發電,以維經濟及產業之發展。
對於兩岸,他表示,兩岸經貿關係密切,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建議政府能善用海基、海協兩會現有的機制與台商之協助,主動積極為兩岸停滯的現況解凍,台灣是以貿易為導向的經濟型態,應向世界各地發展,而就近有龐大商機的大陸市場,亦需務實經營。
何壽川副理事長:造紙是最早的循環經濟產業
永豐餘集團創辦人何壽川,在這次改選中續任副理事長,是工總少數企業橫跨產業、科技與金融領域的企業主。對於2050全球淨零碳排趨勢,何副理事長認為,已然宣告全球邁入更廣泛的氣候變遷戰略,包括氣候相關政策、支持綠色金融,和強化碳交易體系。當減碳和再生能源納入政策主流,製造業必然產生經營和生產的結構性變化。
他說,碳權與碳匯源自196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Melvin Calvin的光合作用的固碳化學式,明確證明二氧化碳、陽光與水可產生醣,並釋放出氧氣,由此,知道農林業是最初始的自然碳循環,也會成為全球最龐大的碳匯資產。
因此,何副理事長表示,在碳足跡必須付費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重要的制約,醣經濟是兼具創新再生能源與吸收碳排的雙重效益,21世紀將回到醣經濟時代。
何副理事長指出,2000年來紙業就是利用農業廢棄之秸稈,或是營建木業的枝梢邊材,來造漿造紙,是最早的循環經濟產業,今後將更深入利用纖維可以不斷循環利用的特色,進入defossil包材及容器等民生廣泛的應用,貢獻心力。
秦榮華副理事長:傳承與擔當,共鑄產業未來
敏實集團創辦人秦榮華,可以說是工總常務理事會中的新面孔,也是新一屆副理事長。 敏實集團是全球汽車零組件大廠,旗下60座工廠遍布中國大陸、美國和墨西哥等地,事業是在香港掛牌、在台灣布局育才、進取歐美,跨國際的企業家。
對首次參與工總,秦副理事長指出,按照潘理事長的基礎想法,這一屆理監事會的主要目標是傳承,特別是傳承給台灣工業界第二代領導者們,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承擔更多的責任,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他說,我們會制定具體的計畫和時間表,幫助台灣工業界年輕一代的領袖人才的成長,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培訓、資源和支持,讓他們能夠當家作主,並且讓他們積極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包括與中國大陸在內的各地的交流。
秦副理事長進一步表示,我們也會從經濟和貿易的角度,努力促成兩岸的關係,為台灣年輕一代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他認為,通過以上的努力,我們相信能夠為台灣工業界的年輕一代搭建一個更好的平台,以此成為台灣的中流砥柱。
陳進財副理事長:稅制應摒棄殺雞取卵的觀念
穩懋半導體董事長陳進財嚴格來說,在工總不是新面孔,他曾擔任多屆常務理事,但是新任副理事長。
陳副理事長可說是「資深斜桿人」,本身精通會計、財務,事業領域橫跨傳產與科技不同領域,而他所主持的穩懋半導體,是全球首座以六英吋晶圓生產砷化鎵微波積體電路(GaAs MMIC)的專業晶圓代工服務公司。
也因為經營半導體相關事業,對台灣過去幾年的經濟表現卓越,陳副理事長認為,是台灣的驕傲。但他也不諱言,經濟表現的卓越也突顯了一些工總長期以來提醒的五缺問題仍有待更努力解決。
陳副理事長具體提出兩點建議:
一是,五缺問題雖不是一日之間可以解決,但若不持續努力以赴,終將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障礙。
二是,稅制合理化,一定要摒棄殺雞取卵的觀念,採取養雞生蛋的思維,以利台灣經濟的永續經營,捨因稅收目的鼓勵當沖,改為獎勵長期投資、健全金融市場及有利經濟永續發展。
詹正田副理事長:紡織產業也要因應時代的潮流
宜進實業董事長詹正田,在這次改選中也是續任副理事長。他所主持的宜進實業主要業務為高附加價值的人造纖維產品,以自創品牌「海鷗牌」及環保品牌「Green Guard」(G.G.)行銷全世界。近來不斷透過研發,以及整合上、中、下游,提升生產力及競爭力,奠定在紡織領域中的領導地位,並積極布局多角化經營,邁向集團化企業的目標。
詹副理事長指出,衣食住行是人民生活之首要,紡織產業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產業,近年來台灣紡織產業在大陸、東南亞國家的競爭下,經營得很辛苦,主要在於我們的業界仍然是用舊思維在做紡織產品,而沒有注意到紡織產業也是要因應時代的潮流,也是要跟著人們的需求作改變。
他表示,最近從全球疫情蔓延、全球氣候暖化、追求永續發展議題及消費者追求穿得舒適、安全及健康的消費趨勢中,觀察到台灣紡織業一定要開發出具有綠色環保、醫療防護、節能減碳、珍惜水資源及愛護地球的機能性紡織品,才能獲得消費者的信賴及喜好,也才能與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的產品作區隔,在全球紡織產業劇烈競爭中獲利。
侯傑騰副理事長:以長期經營的眼光逐漸落實各個議題
東和鋼鐵董事長侯傑騰,是這次工總五位新任副理事長之一,也是潘理事長強調「世代交替」的新一代企業家的典型代表。
對現階段及未來產業的發展,侯副理事長指出,工業的發展是現代人類生活品質再提升的重要力量。台灣已有一定水平的工業基礎,但若要持續進步,產業界和政府各單位應該同心協力針對以下各項議題繼續努力。
一是,ESG所倡導的議題應該是企業維持競爭力和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我們應該用長期經營的眼光逐漸落實各個議題。
二是,針對二氧化碳排放問題,國際間減碳的制度逐漸成型。台灣減碳的機制也應和國際接軌,同時加快綠能轉型的速度。
三是,各項產業,特別是營建產業,缺工缺人才問題嚴重,人口老化問題逐漸浮現。外籍勞工及人才來台政策應大幅鬆綁,改善結構性問題。
四是,半導體產業的成功,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成為不可取代的關鍵角色。但除了半導體產業之外,我們要不斷研究和發展更多世界級的領頭羊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