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中日韓峰會對我國產業可能的影響
正在加載......
中日韓峰會對我國產業可能的影響

589

 

第9屆中日韓峰會於2024年5月27日於韓國首爾舉行。中國總理李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韓國總統尹錫悅代表出席會議。此次為時隔4年半後三國領袖再次聚首。在當前印太地緣態勢緊張以及美中持續對峙情勢下,三國合作將聚焦何種議題備受關注。鑑於我國亦為東亞重要一員,中日韓皆為我國主要貿易與投資夥伴。掌握三國關注議題以及未來在經濟領域來合作方向於我國至關重要。故本文特就本次會議討論重要議題、影響和未來可能發展方向進行研析。

 

文:徐遵慈、巫佩蒂

 

 

 

 

第9屆中日韓峰會(The Ninth China-Japan-ROK Trilateral Summit)於2024年5月27日於韓國首爾舉行。(註1)中國總理李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Kishida)及韓國總統尹錫悅(Yoon?Suk Yeol)代表出席會議。此次為時隔4年半後三國領袖再次聚首。自美國、日本與韓國領袖於2023年8月18日在大衛營(David Camp)舉辦三方峰會後,中國、日本、韓國再次召開既有機制下三方會議。在當前印太地緣態勢緊張以及美中持續對峙情勢下,三國合作將聚焦何種議題備受關注。 

 

會議背景 

 

中日韓峰會始於1999年,時任三國領袖出席11月「東協加三」高峰會。在時任日本首相小淵惠三(Keizo Obuchi)建議下,三方藉此契機首度召開三國早餐峰會,往後更藉以東協高峰會期間持續維繫此模式。2007年第11屆「東協加三」高峰會期間,三國決定與東協加三模式脫鉤,自2008年起由三國輪流主辦會議。(註2)並自2011年起設立三國合作秘書處(Trilateral Cooperation Secretariat, TCS),以促進三國合作機制化。

 

然而,2012年5月第5屆中日韓峰會於北京召開後,基於中國與日本對釣魚台主權的爭議、韓國與日本對獨島/竹島主權爭議、慰安婦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賠款等未解歷史議題,三方峰會於數年間多次因歷史爭議導致之外交危機而暫停召開。而後,雖然終於在2019年順利召開第8屆會議,但其後又因新冠(COVID-19)疫情影響而中斷。(註3) 

 

2023年9月2日至7日間,東協與區域夥伴於印尼雅加達舉行「第43屆東協高峰會」(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43rd ASEAN Summits)與系列會議。在東協與韓國雙邊會議及「東協加三」會議上,韓國總統尹錫悅表達在韓國與日本關係已大幅改善,且日韓美甫於美國舉行峰會的背景下,韓國盼儘早重啟中日韓合作機制,並藉此強化「東協加三」機制。(註4) 

 

韓國作為本次會議主辦國,積極促成會議召開。現任總統尹錫悅於2022年就任後,同年12月28日韓國外交部正式發表《韓國印太戰略》(Korea’s Indo-Pacific Strategy )。(註5)《韓國印太戰略》與美國及日本版本引人注目的差異在於,韓國將中國視為可合作夥伴而非潛在威脅。同時,尹政府也宣示將尋求與日本建立前瞻性(forward-looking)夥伴關係。該文件亦提及鑑於韓國、日本與中國合併占世界人口20%,占全球GDP比重達25%,韓國將尋求與日、中合作,尤其聚焦於數位和綠色轉型,盼能透過韓美日以及韓中日各自三方合作以實踐區域的和平、穩定與和諧發展。 

 

在此目標下,尹政府積極改善韓日關係。2023年3月6日兩國經過長時間協商後,韓國政府宣布將不再要求日本公司賠償二戰期間強迫勞動的韓國受害者,政府將創建基金直接向二戰受害者支付相關賠償費用。在韓中關係方面,尹政府鑑於國內黨派偏左立場,因此較前文在寅政府採取更為親美的外交政策。 

 

與此相較,韓中關係自2023年開始因COVID-19疫情下韓國暫停核發中國公民短期簽證,以及2023年4月尹錫悅總統赴美前針對台海議題的談話等事件,屢有外交爭議。中國政府對尹政府親美作為亦表達不滿。儘管如此,韓中仍為重要經濟夥伴。而以中國立場而言,中國政府雖一度對於召開三國峰會興趣缺缺,但是在韓日關係逐漸正常化以及兩國和美國關係更加深化的情況下,中國政府確實有必要釋放善意以緩和與日韓關係,避免在中日韓三角關係中淪為孤鳥。(註6) 

 

鑑於我國亦為東亞重要一員,中日韓皆為我國主要貿易與投資夥伴。掌握三國關注議題以及未來在經濟領域來合作方向於我國至關重要。以下就本次會議討論重要議題、影響和未來可能發展方向進行研析。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3年07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