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中東情勢對全球經濟影響
正在加載......
中東情勢對全球經濟影響

589

 

中東地區因為豐富的石油資源在歷史上多次影響了世界的經濟;由於過於重要,反而世界經濟對突發的衝突都有準備,市場反應不似往日敏感,但有兩個部分是世界經濟的隱憂:一是被禁運或是不產油的國家即便不能依賴石油威脅國際社會,但是由於其絕佳的地理位置,仍能以破壞運輸來扼殺全球貿易;二是國際社會雖然採取避險的手法,避免對中東或是危險國家的能源依賴,但是替代國家的國內以及與鄰國的關係緊張,也是關乎全球物價的關鍵之一。

 

文:平思寧

 

 

 

 

根據美國中情局提供的「世界概況」(World Factbook),中東地區包括19個政治區域(註1),依據國家英文字母排列分別是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巴林、喬治亞、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及葉門(世界概況將「加薩走廊」(Gaza Strip)以及「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區分為兩區,可能因為美國支持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提出「兩國方案」的談判,但迄今尚未正式承認巴勒斯坦,但本文將這兩個地區合併稱為「巴勒斯坦」並視為一個國家)。雖在中東地區有18個國家,但其實歷史與他們的政治狀況並不相同(請見表1)。這些國家有些是古老的國家,在18世紀後邁向現代化國家,有些國家與前蘇聯相關,獨立時間在蘇聯瓦解之後,而有些國家在西方國家殖民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其中的宗教與族群都不相同,大致可以分為信仰廣義的基督教以及廣義的伊斯蘭教兩種信仰,除了亞美尼亞以及喬治亞信奉基督教(包括東正教)以及以色列信奉猶太教之外,其餘的14個國家多數人民都信奉伊斯蘭教,這也是大家傳統認知上的較為狹義的中東國家。

 

除了信仰伊斯蘭教之外,中東地區廣為人知的就是石油的豐富生產。從表1可以看到,18個國家中僅有亞美尼亞、黎巴嫩以及巴勒斯坦三個國家沒有產油(2023年數據),其他國家無論產量多寡,都有石油與天然氣的生產。而這三個不產油的國家人均收入在18個中東國家中,也位居後段班(分別為13、14以及16名)。然而,整體中東地區的產油能量是十分驚人,世界概況於2018年的預估,全世界生產原油的前25個國家,中東國家占有8個,包括沙烏地阿拉伯(排名世界第3)、伊拉克(4)、伊朗(6)、聯合國大公國(8)、科威特(9)、卡達(17)、阿曼(24)以及亞塞拜然(23)(註2);而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的統計(見表2),在2023年生產石油前10名的國家中,中東國家亦包辦5名,分別為沙烏地阿拉伯(第2名)、伊拉克(6)、阿拉伯聯合大公國(8)、伊朗(9)以及科威特(10)。(註3)天然氣方面,根據能源資訊管理局在2023年的統計,世界前10大生產天然氣的國家分別是美國、俄羅斯、伊朗、中國、加拿大、卡達、澳大利亞、挪威、沙烏地阿拉伯以及阿爾及利亞(依據生產量排序),其中中東國家亦有三個國家入列。(註4)除了石油以及天然氣等重要戰略與民生資源外,中東地區國家也有其他自然資源很重要,例如磷酸鹽(約旦生產排名全球第5)、硫(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世界生產排名第3與第5位)以及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巴林在全球生產分別排名第5與第6)。(註5)

這樣驚人以及得天獨厚的資源環境並未帶給中東地區和平與繁榮,以上述資料為例,美國統計前5名生產石油前10的國家中,中東地區的五個國家經濟以及內部政治穩定變異極大,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科威特這三國分居中東國家人均GDP排名的第5、第2與第4,但是伊拉克與伊朗這兩個國家的人均收入卻僅是中東地區國家排名的第13與12,因此即便在均信仰伊斯蘭教(不同教派)的土地上,即便同樣擁有全球國家羨慕的豐富資源,但政治穩定、國內經濟發展以及與國際社會其他國家的交往,均不相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不同再加上全球對其石油能源的依賴,中東國家不管是內部或是與他國之間的關係備受全球重視,更是全球秩序與經濟表現的關鍵。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3年12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