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2025年全球經濟展望--川普重返白宮 景氣面臨挑戰
正在加載......
2025年全球經濟展望--川普重返白宮 景氣面臨挑戰

589

 

全球經濟在2025年面臨諸多挑戰與機遇。隨著主要國家陸續開起降息循環,全球經濟成長呈現穩定趨勢。儘管預期美國與中國兩大經濟體的成長可能放緩,但歐洲與日本等經濟體逐步復甦,新興市場亦受益於製造業投資與供應鏈重組。然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通膨壓力和地緣政治風險仍可能擾動市場,使得各國需在刺激成長與穩定物價間謹慎平衡。特別是在美國新政府政策的推動下,全球政經環境或將迎來重要轉變。

 

文:孫明德、方俊德(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員)

 

 

 

 

2024年全球經濟表現呈現地區及產業的雙重差異,美、歐經濟表現較2023年預估為佳,而東亞主要經濟體則低於預期。美國經濟因內需強勁表現優於預期,而歐洲則面臨製造業疲軟和地緣政治壓力。亞洲方面,日本受天災與產業危機影響,經濟表現低迷,而中國則在房地產市場疲軟與內需不振下進行政策調整以支撐成長。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在2025年面臨諸多挑戰與機遇。隨著主要國家陸續開起降息循環,全球經濟成長呈現穩定趨勢。儘管預期美國與中國兩大經濟體的成長可能放緩,但歐洲與日本等經濟體逐步復甦,新興市場亦受益於製造業投資與供應鏈重組。然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通膨壓力和地緣政治風險仍可能擾動市場,使得各國需在刺激成長與穩定物價間謹慎平衡。特別是在美國新政府政策的推動下,全球政經環境或將迎來重要轉變。以下本文將分別就2024年全球經濟及主要經濟體進行回顧,接著展望2025年國際情勢及可能的經濟表現。 

 

2024年全球經濟情勢回顧 

 

一、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走低,通膨壓力減輕,促使主要國家開啟降息循環 

 

2024年全球經濟表現呈現地區及產業的雙重差異,美、歐經濟表現較2023年預估為佳,而日本與中國經濟表現則低於預期。國際原物料價格在2024年表現起伏波動大,油價因中東戰局在首季及第3季上揚,第2季則一度回落,金屬價格原本因中國需求疲弱及生產過剩而下跌,惟自2024年下半年起,除鐵礦砂外的黃金、白銀、鎳及銅等金屬價格率先反彈,9月中國貨幣寬鬆政策則刺激鋼鐵產品及相關原物料價格,至於農產品則由於前兩年俄烏戰爭推高價格後,隨著美國、巴西及阿根廷等國擴大生產,但需求並未同步提升,使得農產品價格表現不如能源及金屬類商品。近年困擾全球經濟的通膨問題在2024年進一步緩解,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2023年12月3.3%,在2024年9月曾降至2.4%,但近幾個月又回升至2.7%,歐元區雖更早一步降至2%以下,9月僅有1.7%水準,不過近期亦回升至2.2%,日本則仍陷於通膨高漲陰影中,從2023年12月2.6%,回升至2024年11月2.9%,中國則反而有通縮疑慮,CPI均未達1%。 

 

由於各國經濟及通膨表現不同,使其貨幣政策也產生差異,歐元區首先啟動降息周期,其後美國在9月跟進,2024年歐元區與美國均分別降息4碼,中國則採取大幅寬鬆貨幣方式來穩定不動產及金融市場,不過日本則因本身貨幣政策原本就極度寬鬆,利率反而跟其他國家反向而行,在3月及7月升息,此舉使得日本流向海外的套利資金轉向,也成為第3季全球金融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國大型企業第3季度財報表現亮眼,加上市場預期減稅與產業監管鬆綁政策將落地,川普當選效應推動美股持續上揚。然而,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對其他經濟體造成壓力,尤其是歐元區和中國的經濟復甦依然疲弱,使得美股與其他主要股市的漲勢差距擴大。在日本,國會選舉一度引發政治不確定性,再加上日本央行升息預期升溫,導致日股下跌,但自11月下旬起,隨著政治風險降溫,日股重新反彈。中國自9月下旬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後,政策轉向吸引了本地和國際投資者的關注。上證指數從9月低點2,704點快速反彈至10月初的3,489點。然而,投資者對政策效果保持觀望,並等待更多促進內需的實質措施,加上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溫,導致陸股漲勢趨緩。在匯率方面,金融市場預期川普的高關稅和企業減稅政策將支撐美元,美元指數自10月初低點大幅上升,故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普遍呈現貶值趨勢 。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4年01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