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文:林昭憲(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所長)、陳佳楹(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
在經歷了高通膨與高利率的壓力、烏俄戰爭未平、中國經濟放緩、美中科技爭端再起以及氣候變遷加劇等多重風險與挑戰後,全球經濟展現出了一定的韌性。隨著全球通膨已充分下降,美歐央行陸續降息,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美歐的消費支出逐漸擴張,全球經濟也開始緩步回溫。展望未來,預計2025年國內外經濟將持續回暖,同時受益於AI於終端應用的商機擴大,預估我國整體製造業產值年增率將達到6.48%。然而,近期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使得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加,且中國產能過剩和氣候變遷加劇等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後續發展須審慎留意。
國內外總體經濟情勢掃描
一、國際總體經濟情勢
展望2025年,根據國際預測機構預估,全球經濟成長將會延續,預計成長率將與2024年持平,約達3.2%。
主要國家中,美國受惠於薪資和資產價格上升,推動內需消費增長,2024年GDP成長2.8%,預估2025年GDP在高基期下仍可保2.2%的成長;歐元區隨著通膨持續放緩、歐洲央行啟動降息循環,預計2025年景氣將較2024年回暖;中國在房市持續疲軟和消費者信心仍然低迷下,預計2025年GDP成長率為4.5%,將較2024年(預估為4.9%)進一步下滑;日本由於薪資穩定上漲支撐消費者支出,預估2025年經濟成長率將由2024年的0.3%成長至1.1%;韓國在出口成長及消費者支出走弱下,預估2025年GDP成長率亦將較2024年下跌;印度在基礎建設投資拉抬、消費信心回溫、電子產品出口攀升、數位服務貿易擴張等利多因素下,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料將延續2024年的亮眼表現,為主要經濟體中最高;東協國家經濟在內需消費熱絡、COVID-19 疫後觀光人潮回流等因素支持下,預估2025年將維持高於5%的成長率。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4年02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