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文:于心怡(工總國際處高級專員)
2025年,隨著川普再次上台,美國將實施加強國內經濟的政策,以及對國際貿易採取更嚴格的監管以保護本國產業。這些措施雖可推動美國經濟的成長,但全球貿易的摩擦也隨之增加,特別是與像中國大陸及歐盟之主要經濟體間緊張關係不斷升級,更可能導致全球貿易障礙的增加。為協助業者掌握當前國際經貿新局,工業總會特於2月20及26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以及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高雄辦事處舉辦兩場「2025國際經貿新局對台灣的機會與挑戰研討會」,邀請專家分析在此國際新局下,台灣業者的挑戰與機會。
台北場研討會分別邀請臺灣大學左正東教授就「2025全球政經展望」進行分析、中興大學廖舜右教授說明目前業者最關心的議題--「川普回歸之美中台三角情勢發展」。高雄場研討會則邀請中山大學陳宗巖教授兼所長說明「地緣政治變動對全球經濟潛在影響」,以及中山大學辛翠玲教授分析「川普回歸之美中台三角情勢發展」。另外,由於美國農業部公告對進口植物和木製品實施《雷斯法案》第7階段的規定,自2024年12月1日起,家具、船隻、車輛、體育用品、家庭用品、工具等產品進口時,需要開始申報,因此本會特別邀請具實務經驗之專家說明「美國海關實施新進口安全法令-雷斯法案措施」,以協助業者了解如何進行申報。
工業總會副秘書長邱碧英在開場時表示,目前國內廠商最關切的是自川普上任以來,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特別是針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政策。她提到,自去年11月以來,台灣的經貿影響日益顯著,尤其是頻繁的關稅變動,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大陸徵收10%至25%的關稅,引起業者的關注。這些變化對台灣的貿易環境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台灣與美國的貿易逆差在過去4年增長了40%,這也是經濟部特囑工總舉辦本活動的重點。
全球經濟面臨挑戰,需靈活應對及國際合作
左正東教授在台北場的研討會上指出,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未來幾年全球經濟將面臨許多挑戰,包括通膨、供應鏈問題及地緣政治緊張。他認為,2025年之前,全球經濟可能會出現結構性的變化,這將影響各國的經濟政策和發展策略。左教授強調,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和美國的反制措施,台灣必須靈活應對,以維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渠並提到,全球經濟的未來趨勢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科技的進步、環境變遷以及國際貿易政策的調整。他指出,數位轉型和綠色經濟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企業需要在這些領域進行投資,以適應未來的市場需求。此外,左教授也強調,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放緩,各國將更加重視本國的經濟安全。這意味著台灣在制定經濟政策時,需要考慮到國際局勢的變化,並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以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在高雄場的研討會中,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的陳宗巖教授兼所長,針對「地緣政治變動對全球經濟潛在影響」進行了分析。陳所長提到許多人認為自由貿易和國際投資的增長將會持續,然而,隨著近年來地緣政治的變化,此一觀點正面臨挑戰。他接著分析了幾個重要的全球事件,包括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和俄烏戰爭的影響。川普政府的上任,標誌著一種「只交易不談判」的風格,這種風格使得國際關係變得更加緊張。陳所長提到,台灣在這一背景下必須重新考量其國際地位和經濟策略,尤其是在面對美中競爭和地緣政治壓力的情況下。陳所長最後強調,台灣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應該更加重視國際合作,尤其是與理念相近國家的連結。他認為,面對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環境,台灣必須靈活應對,尋求新的合作機會,以確保自身的經濟安全和發展。這不僅僅是企業的責任,也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時需要考慮的重要方向。
在研討會中,有與會者針對左教授所提到的去全球化可能會有所緩解,希望可以更進一步解釋。左教授回應去全球化的趨勢主要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未來某些地區的緊張關係可能會緩解,這將影響各國的貿易依賴度。以臺灣為例,過去對中國大陸的依賴正在改變,顯示出貿易依賴的多元化趨勢。高雄場的與會者則關切,美國的國家利益及其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特別是面對川普政策的挑戰,詢問被壓迫的國家是否應聯合對抗美國?陳所長表示,各國仍需考量自身的長期經濟利益,強調國家生存與安全的重要性,並認為半導體、能源等資源是捍衛國家利益的關鍵工具。
川普政策下的美中台關係
在「川普回歸之美中台三角情勢發展」議題中,辛翠玲教授和廖舜右教授針對美中台關係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廖舜右教授首先分析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抗衡策略及中國大陸的避險策略,他指出這些動態影響了當前的國際關係。廖教授表示,過去的價值同盟已經不再存在,未來的對話將集中在美中之間,台灣在其過程中需要重新評估自身的立場和策略。
辛翠玲教授強調川普政府的現實主義政策,她認為這些政策在貿易戰中明確表現出美國的經濟利益。辛教授指出,這種以國家利益為核心的外交策略不僅影響了美國與中國大陸的貿易關係,也改變了美國與其他盟友的互動模式。在討論其潛在影響時,辛教授指出,川普的政策可能導致台灣在面對中國大陸壓力時應對策略發生變化,外交策略必須靈活應變。
兩位教授都認為台灣需要在美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維持自身的安全和發展,並主張台灣應重新評估自身的立場和策略,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美國雷斯法案的影響與實務
亨達國際運通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總監林秉緯則說明有關美國《雷斯法案》的重要資訊,特別是在進口木製產品方面的申報要求。林總監詳細介紹了雷斯法案的歷史背景,指出這項法案自1990年以來不斷演變,以保護美國的野生動物、魚類及樹木。尤其是從2008年開始,法案逐漸納入了對木質產品的要求,並在過去幾年中進行了幾次重要的改革,擴大了需要申報的產品範圍。林總監強調,在進口木質產品時,必須進行詳細的申報,包括提供產品的HTS Code、木材成分、來源國等資訊,特別是自2023年10月1日起,遊艇等木質產品的申報要求已經生效,這使得許多業者需重新檢視他們的進口流程。在實務經驗的分享中,林總監以具體的案例解說,如何正確填寫申報單。他解釋了申報單的結構,包括基本資料、產品名稱、使用的木材種類及其金額等。他強調,申報時必須清楚列出所有木材的來源及成分,這對於避免未來的法律風險至關重要。
林總監也提醒了與會廠商如果申報不實可能遭遇的風險,他表示若未能正確申報,將可能面臨海關的查驗,甚至可能導致貨物被扣押。林總監向業者強調,保持透明和準確的申報不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建立客戶信任的重要方式。
本次北高兩場的研討會,提供了當前國際經貿形勢的深入分析與專家們的觀點,出席之與會業者眾多,且對於工總邀請的講師及其課程內容表示相當滿意,有助於更清晰的理解當前的國際形勢,掌握商業機會,並理解未來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