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家庭照顧假改為有薪假
|
工商企業界指出,依家庭照顧假的立法宗旨,本就將家庭照顧假歸類為事假一種,如果貿然將家庭照顧假改為有薪假,誠有違當初的立法旨意。 |
|
|
中美貿易戰下中小企業因應之道
|
隨著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中國大陸的一些出口導向型企業無法承受高額附加關稅,被迫改變經營策略的情形愈來愈普遍,愈來愈多的外資企業被迫撤離中國大陸,加上美國通過減稅等手段吸引製造業回流,中國大陸的供應鏈體系和世界工廠地位面臨嚴峻的挑戰。本文旨在探討中美貿易爭端對中國大陸台商造成的影響與因應對策,首先分析中美貿易戰火對台商企業造成衝擊的實況,其次則聚焦分析中小型台商如何應對美中貿易戰帶來的衝擊。 |
|
|
兩岸ECFA早收成效與影響
|
由於在WTO規範中,兩岸ECFA為過渡性框架協議,若後續沒完成協商,10年之後其中一方可以主張失效不再延續,加上ECFA貨品貿易早期收獲清單已執行8年多,有必要針對執行成效進行檢討,以掌握可能影響。為此,本文特針對各界最為關切且成效較能具體衡量的ECFA早收產品進行分析,了解兩岸早收產品自2011年降稅以來的貿易變化,評估早收降優惠關稅對相關產業的影響,以做為政府及企業進行相關決策的參考依據。 |
|
|
美中日韓貿易戰的機會與挑戰
|
為協助我業者掌握瞬息萬變的美中日韓貿易戰走勢,及我國產業的機會與挑戰,工總於今年9月24日特舉辦「台灣產業在美中日韓貿易戰中的機會與挑戰」研討會,會中邀請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以及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組長陳雅琴進行深入座談。李淳首先點明,日韓貿易戰80%政治考量,20%為經濟而戰;陳雅琴站在第一線調查買主動向表示,受美中貿易戰衝擊,當美中兩強在5G、AI的爭霸中,台灣廠商可藉此機會加強拓銷電子資通產品。 |
|
|
實質投資 免繳未分配盈餘稅
|
繼107年稅改將未分配盈餘加徵10%營所稅稅率降至5%之後,政府為回應企業免繳未分配盈餘稅的訴求,以及鼓勵企業固定資本形成,特別於108年7月24日公布施行產業創新條例第23條之3增訂案,即未分配盈餘用於企業自身的實質投資,可免課5%未分配盈餘稅。由於財政部已於10月2日公告「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實質投資適用未分配盈餘減除及申請退稅辦法」子法草案,適用企業誠應仔細研讀相關規範內容,以利享有免繳未分配盈餘稅的優惠。 |
|
|
AI世代之智財議題初探
|
近年來,隨著技術門檻不斷突破,人工智慧(AI)透過深度學習,已能自行產出創作。在多數國家立法例中,認為著作權與專利權之產物,為人類精神上所創作之物,故AI所產出之非屬人類精神上之創作成果,不在著作權法或專利法保護範疇內。然英國學者則認為,現今見解將造成AI研發成果為他人任意利用,且在欠缺保護下,便缺乏鼓勵AI技術研發者投入之誘因。目前我國實務上對於是否可受著作權法所保障之標的,原則上仍以是否為「人類」所創作、是否展現原創性等要件來加以判斷。 |
|
|
台馬論壇 促成無人機合作
|
工業總會亞太產業合作推動委員會今年10月3日再度與馬來西亞製造商聯合會(FMM),共同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辦「2019台馬產業鏈結高峰論壇」,由工業總會副理事長林明儒與FMM會長蘇添來共同主持,會中邀請經濟部次長林全能、馬來西亞貿工部副秘書長Datuk K.Talagavathi等重量級貴賓與會,並共計有450位台馬產官學研界菁英與會。本次論壇為落實雙邊產業對接媒合,不僅促成9份MOU的簽署,還發布台馬將開展無人機合作的亮點,為未來雙邊經貿合作增添新的動能。 |
|
|
台印度產業合作締造新高峰
|
為協助國內業者掌握龐大印度市場,工業總會第三度與印度工商聯合會攜手,於10月17日共同在台北舉辦「2019年台印度產業鏈結高峰論壇」,由工總亞太產業合作推動委員會印度分組副召集人蔡豐賜與印度工商聯合會委員暨Dixon Technologies董事長 Sunil Vachani共同主持,會中邀請經濟部沈榮津部長、印度電子部薩哈尼次長、印度台北協會史達仁會長擔任論壇貴賓,共吸引200餘位台印度業界人士與會,並促成包含電動車解決方案、電子精密材料、環保設備整廠輸出、高汙染產業廢水零排放等7項合作備忘錄的簽署。 |
|
|
台歐盟產業聚落合作案例分享
|
台歐盟自2015年開始召開產業對話會議,2016年起擴大舉辦歐盟創新週,在雙方的努力下,2018年簽署「台歐盟產業聚落合作協議」,建構堅強合作夥伴關係,共同開創雙方產業合作新局面。尤其近年在雙邊的努力下,創造出許多合作成功案例,本會乃於今年10月9日舉辦「台歐盟產業聚落合作成功案例分享會」,會中並邀請德國Fraunhofer研究院Wolfgang Zorn技術專家及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陳枝昌副秘書長進行分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