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兩隻黑天鵝企業應有的作為
|
去年11月在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肺炎,先肆虐整個中國大陸,再擴散至日本、韓國、台灣、香港及東南亞諸國。後因歐美國家的警戒心不高,加上對流感、肺炎的衛生習慣和亞洲國家看法不同,不僅使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義大利、西班牙、德國大幅攀升,疫情也在美國擴散開來,重創美國股市。美國道瓊指數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的一個月內,下滑逾三成,影響所及,全球股市紛紛重挫。同時,由美國3月的兩次大幅降息,也可看出全球經濟下滑的危機正在大幅攀升。 |
|
|
新冠肺炎衝擊全球經濟
|
新冠肺炎自今年1月份開始擴散疫情以來,因其快速傳播的特性,讓感染案例快速上升,如今疫情已為WHO定位為全球大流行的狀態。為了控制疫情,各國紛紛採取封鎖隔離的方式,以便能減少區域感染與傳播速度,但此舉卻直接中斷貿易交易與生產分工,讓全球經濟運行出現危機,甚至陷於恐慌。面對此一天災,吾人除了關切各國是否能夠順利結束疫情之外,更重要的是,各國能否共同面對雖之而來的經濟危機,以及台灣經濟可能受到什麼樣的影響?相關問題成為本文探討的重點。 |
|
|
美中供應鏈脫鉤下的因應策略
|
美中透過科技戰來爭奪在全球新興科技產業供應鏈的主導權,未來透過各自建立技術標準,形成「一個世界、兩個體系」幾乎已成定局。台灣面對美中供應鏈脫鉤,卻與美中現有供應鏈均有密切鏈結的情況下,要立刻進行拆解的難度相當高。因此,台灣產業界要思考的不是選邊站,而應盤點各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競爭力的消長情形,以及台灣在相關供應鏈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據以研擬如何強化在相關供應鏈能量和話語權的計畫,透過提升技術水準和創新能力,進而鞏固在供應鏈中的地位,才是治本之道。 |
|
|
企業應正視歐盟綠色新政
|
歐盟執委會於2019年12月提出了「歐盟綠色新政」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首要目標是在2050年使歐洲實現氣候中和,並針對「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50%」的減量目標,提升到「減少55%」,並引入有助能源轉型、生物多樣性、農業安全和商業創新的循環經濟新立法。這些訊息,目前都被淹沒在瘟疫的緊急氛圍中,然而,歐盟綠色新政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國際供應鏈的深層變革與轉型,疫情的發生,反而值得大家更用心了解歐盟綠色新政的內涵,多元化的供應鏈模式是這次瘟疫帶給全球化系統的啟示之一。 |
|
|
特斯拉的成功經營模式
|
近年由於電池續航力的問題有所突破,導致汽車產業發生了天翻地覆根本的變革;若再加上世界各國對於二氧化碳排放的管制日趨嚴格,更加促使汽車業無不使盡洪荒之力,投注於電動車的開發。不過綜合各車廠開發電動車的進度,特斯拉總是高人一等,例如在發展純電動力方面,無論是電動車新創公司或是老牌傳統汽車產業集團,都與特斯拉不在同一等級;至於在車輛的性能及數位化功能方面,特斯拉似乎也領先業界好幾年。市場人士因此認為,特斯拉正越來越像另一個蘋果,她的成功經營模式為何? |
|
|
購買外商技術服務的節稅方法
|
外商在國內提供勞務所取得的報酬,若屬取得「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則須在我國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並由給付方辦理扣繳事宜。由於給付外商權利金或勞務報酬之扣繳稅率高達20%,且實務上大部分是由我國企業負擔,並在還原總額計算後,實際負擔的扣繳稅款高達合約金額的25%,對使用權利、勞務的我國企業,負擔可謂不小。因此,如何善用租稅協定、核計所得額等方式節稅,且將事後的退稅提前到扣繳當下節稅,以減輕資金積壓及作業負擔,就非常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