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民國110年02月

產業雜誌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與發展

2020年的全球區域經濟整合雖因疫情稍受影響,但仍獲致許多重要成果,

包括美墨加協定生效、美中第1階段貿易協議完成簽署、英國順利脫歐並與各貿易夥伴簽署FTA、

RCEP完成簽署、中歐簽署投資協定、新加坡與他國數位貿易協定等,

可以看出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現況,

仍然穩健地朝向跨洲、巨型自由貿易協定、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活絡、

高品質、高標準等方向深化合作,並進而關注數位貿易環境之建構。

展望2021年,前三大經濟體均持續扮演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重要角色。


《社論》

正視美國反傾銷的殺傷力

《企劃專題》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與發展 / 譚瑾瑜
RCEP文本解析 / 徐遵慈

《專題報導》

全球金融市場趨勢與展望 / 林士傑
東協與南亞投資布局調查 / 編輯部

《專欄》

〈能源與環保〉 台灣碳定價選擇的省思 / 林聖忠、李堅明
〈海峽兩岸〉 淺析大陸自貿區現狀及發展趨勢 / 黃健群
〈智慧財產〉 論我邊境智財權管制措施 / 張遠博
〈心南向 新成長〉 世曦南向佈局公共工程商機 / 陳玲君
〈心南向 新成長〉 皇輝鏈結國際大廠南向掘商機 / 吳玉瑩、盧鈺雯
〈創新經營&永續發展〉 以CSR實踐企業永續 / 黃正忠
〈產業透視〉 陸半導體分立器件業崛起的影響 / 劉佩真
〈商業模式〉 應用知識圖譜優化企業經營 / 周樹林
〈老闆學〉 從希臘神話談經營管理 / 謝志岳 
〈稅務資訊〉 掌握2021財稅新規 / 蕭貴珠 
〈健康補給站〉 擺脫惱人冬季癢 / 李均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與發展
2020年的全球區域經濟整合雖因疫情稍受影響,但仍獲致許多重要成果,包括美墨加協定生效、美中第1階段貿易協議完成簽署、英國順利脫歐並與各貿易夥伴簽署FTA、RCEP完成簽署、中歐簽署投資協定、新加坡與他國數位貿易協定等,可以看出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現況,仍然穩健地朝向跨洲、巨型自由貿易協定、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活絡、高品質、高標準等方向深化合作,並進而關注數位貿易環境之建構。展望2021年,前三大經濟體均持續扮演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重要角色。
正視美國反傾銷的殺傷力
美國商務部在去年12月30日發布對台灣、韓國、泰國、越南的「乘用車和輕卡車輪胎」反傾銷初判結果,裁定我國產品反傾銷稅率為52.42%至98.44%,稅率之高超乎業界預期。雖然本案調查程序尚未完成,後續仍有最終傾銷裁定及產業損害調查認定,但在高額的反傾銷稅初裁後,緊隨而來的臨時反傾銷稅讓所有訂單戛然而止,而在海運上的貨,也成了燙手山芋。由於初裁的稅率實在太高,讓各界對於未來發展也不敢樂觀,最令業界氣餒的是,台灣的稅率遠高於其他三國,這也象徵著全球輪胎產業即將面臨重新洗牌的新局勢。
RCEP文本解析
RCEP的簽署為2020年亞太區域及全球最關注的盛事,尤其協定文本揭露之自由化承諾與涵蓋體制改革與合作之內容,遠超過各界的期待。RCEP文本所有文件頁數多達數萬頁,鑒於文本內容繁多且複雜,為便於各界了解RCEP協定之內容與相關影響,本文特以上下期方式完整提出重要章節之內容分析與其影響,本期將介紹RCEP整體架構、貨品貿易與關稅、原產地規定、關務程序與便捷化措施、技術性貿易障礙,下期則將介紹貿易救濟、投資、政府採購、與電子商務專章。
全球金融市場趨勢與展望
展望2021年,隨拜登新政府上任,美中關係將有所變化,全球經濟在疫苗開發及貨幣政策持續寬鬆、財政政策支援之下可望有所回溫。然因變種新冠病毒、疫苗進度成效,以及因變異產生其他新型傳染病的不確性因素影響,仍有持續衰退的風險。其次是全球資金寬鬆效應持續,各國政府及企業舉債金額將持續上揚,若獲利不如預期,須慎防政府及企業償債能力下降。另外,也應密切關注市場通膨預期效應對股匯債市的衝擊及風險效應,以及思考運用資金充沛之動能營造有利國內資本市場發展環境。
台灣碳定價選擇的省思
由於我國國際地位特殊,在面臨全球限碳趨勢下,不易參與國際氣候協商與談判,因此,如何提升我國經濟的氣候韌性及政策工具,是經濟部門刻不容緩的要務。由於碳定價工具的選擇,攸關國家淨零碳排放願景的達成,以及產業部門的競爭力衝擊,且正值我國碳定價政策工具選擇的十字路口上,故本文針對環保署於2020年12月發布「台灣碳定價選擇」一文的相關內容,提出回應與補充,以提供各界省思與參考。
淺析大陸自貿區現狀及發展趨勢
大陸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報中第11點「實施更高水準開放」中特別強調,未來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準,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與此同時,要「完善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報強調要「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賦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權。」也就是說,「十四五」期間自由貿易試驗區將成為大陸實現對外開放重要示範區。因此,其發展值得關注。
論我邊境智財權管制措施
因新冠肺炎疫情,使民眾對口罩需求上升。然而,市面上除了台灣製口罩外,亦有仿冒台灣製的中國口罩流通於市面。目前各國邊境對於貨物進出口查驗,仍舊僅限於實體,然而隨著連網速度提升,智慧財產權侵權已有別於過去實體,轉為數位盜版,以避開邊境管制措施及繁複之通關程序。台灣邊境管制措施啟動,目前仍由權利人向海關申請為主,但因侵權人必將進口資訊加以保密,權利人恐難以證明,故有必要設置供雙方當事人陳述意見,並有判斷智慧財產權侵權之專業邊境機關。
頁次 : 1 / 1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