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競合下台灣半導體業機會
|
美國參議院日前表決通過《美國創新及競爭法》,該案投資總額高達2,500億美元,將用以提升美國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強化5G無線通訊技術;除了美國,近期包括中國、日本、歐盟、韓國等扶植半導體業的動作也頻頻,顯然全球半導體業的競合態勢處於變動時期。本文先從半導體供應國競相推出振興方案來搶占行業制高點的情況來作一介紹,其次就全球與台灣半導體業進入超級景氣循環周期業者大舉擴充產能概況來進行說明,最後則就近期國際市場競合局面變化對於台灣半導體業之機會與挑戰來進行分析。 |
|
|
疫情重創內需 經濟亟待鼓舞
|
新冠疫情仍讓台灣百業蕭條,內需消費市場受到很大衝擊。雖然行政院主計總處表示,台灣的進出口不受本土疫情干擾,6月出口366.5億美元,創單月次高,年增35.1%,動能火熱,第2季出口1,089.7億美元,首次衝破千億美元。財政部更預估下半年出口,可望持續擴張。但這些數據看在內需型產業的眼裡,真是格外傷心。尤其是看到節節升高的失業率,真是對比兩樣情。 |
|
|
從TIFA復談看台美經貿關係前景
|
中斷5年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於今年6月30日重啟會議,除可作為檢視台美經貿互動的重要指標之一,亦可解讀是拜登政府一系列友台舉措的重要里程碑。固然TIFA主題是貿易與投資,不會涉及到政治等面向,然而依過去經驗,TIFA對貿易與投資的界定並不狹隘,舉凡市場開放、勞工、環境、智慧財產權保護、能力建構等,只要符合雙方利益與興趣,均是可討論議題。本文乃從TIFA的功能定位,以及台美TIFA復談之意義及所談議題,展望台美經貿關係的前景。 |
|
|
漁電共生在台灣的發展
|
漁電共生為我國再生能源重要政策之一,其概念在於結合養殖漁業與再生能源,創造出提高養殖產業價值與土地永久利用的概念。本文先透過目前各國對浮動式太陽光電系統的三種不同應用場域—養殖場域應用、水上發電廠應用及不良鹽灘地區開發應用,介紹漁電共生的國際發展趨勢;接著分析台灣發展漁電共生爭議點,包括如何平衡發電與養殖需求,以及如何整合多方利益。最後作者認為,台灣可嘗試推動能源創新服務監理沙盒機制,逐一排除相關的發展問題,以加速漁電共生在台灣的發展。 |
|
|
善用MRA 排除出口障礙
|
雖然各國所制定之標準及技術性法規日新月異,但會依據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的規定,在草案階段就通知各會員國,讓業者可以檢視其影響、及早掌握資訊並配合調整產品的設計以符合新的規定。不過,業者為了符合進口國新規定所需進行的符合性評鑑程序,多半必須透過兩國政府間洽談符合性評鑑相互承認協議(MRA),才得以更便捷的方式完成。作者希望藉由本文讓業者對於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推動多年的MRA有更深認識,並善用MRA減少出口成本及程序,以及排除技術性貿易障礙。 |
|
|
超前部署低碳製造
|
低碳的狼來了,製造業必須在能源效率上超前部署, 誠如筆者所提出四大「不能幻想」的建議, 即不能幻想永遠廉價的電力與能源、不能幻想沒有嚴苛的溫室氣體減量管制、 不能幻想沒有碳費或碳稅的開徵,以及不能幻想沒有反覆發生的公衛危機與氣候災難。 製造業必須儘速從可能限電的痛苦點, 辨識國際供應鏈採購價格背後醞釀改變的癥結點, 小從最基本的原物料、大至整個供應鏈低碳與效能製造的轉變, 進行澈底變革,否則麻煩就大了! |
|
|
大陸對AI創新技術之專利審查
|
近年來因 AI(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蓬勃發展,帶動各領域新型態之應用與發明,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申請案件亦隨之增加,為符合產業變化及保護創新之需求,亟需調整現行審查基準內容,以建立明確、一致性之審查標準。中國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 (CNIPA) 為積極回應經濟科技快速發展對審查規則的新訴求,並提高專利審查品質和效率,特針對於2019年12月31日公告並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的《專利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九章所增訂的第6節,涉及電腦程式應用創新之專利審查規則,進行重大修改,尤其是軟體程式權利要求撰寫方式,以及包括商業模式在?保護客體等問題,備受創新主體與實務界關注。 |
|
|
大陸網路監管重點及影響
|
大陸政府對網路安全的監管,可由2017年的《網路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試行)》、2019年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徵求意見稿)》、2020年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到2021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內容可知,其監管程度不斷升級,並由軟硬體延伸到數據。由於台灣資通訊產業超過八成在大陸生產,每年有超過千億美元的電子零組件出口到大陸供終端組裝使用,但目前《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對「網路產品與服務」定義不明,且安全規範過度模糊、可操作性高,是否會因此受到無形的箝制,應謹慎觀察。 |
|
|
台歐盟儲能產業線上話合作
|
為推動台灣與歐盟產業聚落交流,以及雙邊電動車與儲能電池產業的合作,工業總會特於本年6月下旬舉辦「台歐盟儲能科技線上交流會」,會中邀請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的台灣儲能系統產業推動聯盟、台灣電池協會、西班牙CAAR、AEI-NTH、法國Next Move等多個電動車與儲能產業代表與會,除分享產業聚落本身分工模式及技術優勢,並就技術面、供應鏈與產業面探詢互補合作的機會,互動相當熱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