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民國110年12月

產業雜誌

美中貿易戰新趨勢及影響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戴琪10月初指出,欲以新的方式處理與中國的貿易關係;

戴琪還說,新的談判、補貼爭議解決、關稅豁免與提升美國自身實力等,將成為未來的談判重點。

另方面,美國針對中國大陸的實體清單、名單廠商數目不斷擴大,

是否意味貿易戰的調整,科技戰的擴大?

其間政策的調整、變化,值得我們關切。

另外,美國去中化、中國去美化,以及未來紅色、非紅色供應鏈的較勁,也值得我們觀察。

鑑此,本文將探討美中貿易戰的調整趨勢,以及對台灣產業的影響,並提出因應之道。


《社論》

善用先調後仲解決工程履約爭端

《企劃專題》

美中貿易戰新趨勢及影響 / 王健全

《專題報導》

大陸19屆六中全會對台商影響 / 黃健群
碳交易制度現況與展望 / 李堅明

《焦點報導》

開展大陸林業碳匯交易探析 / 魏可銘
2021東南亞投資布局調查 / 編輯部
以數位轉型再創成長曲線 / 詹文男
工業人歡慶75屆工業節 / 李立穎整理

《專欄》

〈國際經貿〉 台立陶宛產業線上話合作 / 劉又銘 
〈智慧財產〉 兩岸智財權策略與進展 / 張遠博
〈心南向 新成長〉 慧誠以新智慧醫療南向建奇功 / 陳玲君
〈心南向 新成長〉 愛思「菲」行計畫帶電商走出臺灣 / 吳玉瑩、盧鈺雯
〈創新經營&永續發展〉 「淨零」正鋪天蓋地壓境而來 / 黃正忠
〈商業模式〉 可信任AI的發展模式 / 周樹林
〈產業透視〉 太陽能產業現況與未來 / 李立穎
〈老闆學〉 岸田推新資本主義 力挽日經濟 / 謝志岳
〈稅務資訊〉 未上市櫃股票交易稅賦解析 / 蕭貴珠
〈健康補給站〉 長期壓力 易自律神經失調 / 李均

 

 

美中貿易戰新趨勢及影響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戴琪10月初指出,欲以新的方式處理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戴琪還說,新的談判、補貼爭議解決、關稅豁免與提升美國自身實力等,將成為未來的談判重點。另方面,美國針對中國大陸的實體清單、名單廠商數目不斷擴大,是否意味貿易戰的調整,科技戰的擴大?其間政策的調整、變化,值得我們關切。另外,美國去中化、中國去美化,以及未來紅色、非紅色供應鏈的較勁,也值得我們觀察。鑑此,本文將探討美中貿易戰的調整趨勢,以及對台灣產業的影響,並提出因應之道。
碳交易制度現況與展望
我國於1999年啟動國家碳交易制度研究,至2015年制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將碳交易制度入法,成為我國解決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工具。我國產業為全球重要供應鏈,面臨全球淨零排放趨勢,如何透過碳市場,提高碳風險管理能力,即構成本文目的。本文內容安排為:第一節前言;第二節探討碳交易制度的淨零排放政策意涵;第三節研析國際碳交易制度發展現況與展望;第四節探討我國碳交易制度的發展現況與展望;最後一節為本文結語,並研擬政府與產業因應淨零排放挑戰與機會之建議。
善用先調後仲解決工程履約爭端
工業總會有鑑於公共工程採購履約爭議經常發生且久懸未決,侵害公共利益與承包廠商權益甚鉅,而為經濟、迅速、專業解決公共工程採購履約爭議,健全公共工程仲裁制度,並促使政府辦理工程採購機關落實執行《政府採購法》先調後仲的強制仲裁規定,特建議在《仲裁法》第45條條文中增訂第三項—「適用政府採購法第85-1條之履約爭議案件,向依本法設立之仲裁機構申請調解時,其程序與效力準用政府採購法有關調解之規定;如因調解不成立而依法進入仲裁程序時,應由受理調解之仲裁機構依本法進行仲裁」規定。
大陸19屆六中全會對台商影響
在各界高度關注下,中共第19屆六中全會如預期審議通過了《第三個歷史決議》。若延續19屆六中全會的基調,其對台商的影響,除了政商關係的改變、投資方向的調整,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外,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共將強化民族主義的凝聚與號召。因此,中共將更不會容忍在大陸投資的台商企業「吃飯砸鍋」─即在中國大陸賺錢又「支持台獨或破壞兩岸關係」,這意味大陸台商將必須更為謹慎,避免誤踩更加緊縮的政治紅線。
岸田推新資本主義 力挽日經濟
「日本新資本主義」是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為讓日本從「失落三十年」中走出來所提出的,目前是岸田內閣的經濟主旋律。岸田將成長戰略和分配戰略列為實現目標的兩大要素,其中成長戰略是指經由綠色能源的普及和建構經濟安全保障等策略來推動全面經濟成長;至於分配戰略則是進行財富再分配,減少貧富差距。由於在成長與分配上,台日有頗多交匯點,雙方如果能在對抗疫情、應對氣候變化、加入國際經濟組織、增進產業合作等重大議題上,實現更高水準的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彼此必能在把分配的餅做大方面獲致極大的效益。
開展大陸林業碳匯交易探析
目前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宣示在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目標。在碳費、碳稅的碳定價已成趨勢,邊境調整措施即將啟動情況下,由於台灣企業多為出口導向,面對這些政策與措施,除了要加快發動綠色轉型外,也必須探索如何取得碳權及發展碳匯,而以造林方式創造碳匯及開展林業碳匯交易引發企業注目。由於台灣碳交易及林業碳匯機制尚未建立,造林又受限於土地不易取得,因此在中國大陸造林並進行林業碳匯交易或成另一選擇,不僅可實現低成本減碳,也可將其做成可持續發展的業務。
台立陶宛產業線上話合作
為了在我國與立陶宛的公衛與民主價值同盟上,深化彼此的經貿夥伴關係,工業總會於台北時間11月15日下午,以視訊方式與立陶宛工業家聯盟共同舉辦「台立陶宛(立)產業交流會議」。本次會議受到台立雙邊高度重視,工業總會由常務監事、華邦電子董事長焦佑鈞代表在會中點出我國產業與立國產業未來合作可能的關鍵領域,立國工業家聯盟則由Vidmantas Janulevcius理事長介紹該國經濟狀況外,也強調該國具有完整基礎設施與物流系統,是我商未來進入歐盟可以考慮的重要基地。
工業人歡慶75屆工業節
以「產業轉型 創造循環新商機」為主題的第75屆工業節慶祝大會,於本年11月11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大會堂盛大舉行,由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主持,共有來自全國各地工業人代表逾700人與會。會中,除總統蔡英文親臨大會致詞並向全體工業人賀節外,內政部長徐國勇、經濟部次長林全能、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等政府首長也皆蒞會,分別頒發獎狀獎牌表揚110年工礦團體優良理監事、績優團體和優良會務人員,以及表彰創業50年以上歷史悠久廠商,同時王理事長也將工總2021年白皮書呈遞給蔡總統。
兩岸智財權策略與進展
中國大陸國務院近日印發了《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該綱要主要是針對智慧財產權制度進行部署,希望到2025年,智慧財產權建設與布局能取得明顯效果,透過嚴格制定智慧財產權法制,提升社會智權保護意識達到高水平,進一步凸顯智慧財產權市場之高價值,提升大陸企業品牌競爭力。我國過去亦有提出《國家智慧財產戰略綱領》,然而後續執行完畢後無疾而終,委實可惜,本文作者特藉由此次中國大陸所提出之綱要探討有否值得我國借鏡之處,並提出建議供參考。
頁次 : 1 / 1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