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強化人力供給,解決產業經營困境
|
國內勞動力供給日益險峻,加上國內青年勞工從事傳統製造業的意願低落,讓工業界長期以來均面臨缺工窘境,這幾年由於教育體制與產學失調的病灶,使得現階段無論是高階、中階技術人才及初階人力,都呈現明顯不足的困境。依主計處「111年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8月底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高達23萬個,其中又以製造業缺工最為嚴重,職缺數達7.7萬個,占總職缺數33.47%,營建工程業職缺數達1.9萬個,占總職缺數8.4%。對於本國勞工不願從事工廠、工地現場及夜間工作,造成各行業缺工情形普遍存在,政府應正視並儘速解決。 |
|
|
台灣的政經風險
|
台灣在半導體7奈米(含)以下的高階製程握有三分之二的市占率,而7奈米(含)以下的先進製程是AI、5G、高級軍工武器、飛彈必要的晶片。隨著台灣戰略地位的提高,美國政府、政治人物也開始頻頻關切並造訪台灣,引發大陸的強烈反彈,不僅進行大型軍事演習,還將對台灣2,000多項商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另方面,美中科技戰的過程中,美國去中化的策略從未停止,將帶動全球供應鏈的重整。有鑑於此,本文將探討美中貿易科技戰的發展態勢、引發的兩岸緊張,及其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及因應之道。 |
|
|
外銀倒閉對國際金融與台灣的影響
|
日前由美國矽谷銀行引爆的一連串銀行倒閉事件,引發外界對美國發生流動性危機與經濟衰退的疑慮。這起外銀倒閉事件背後的潛藏問題,包括銀行加大信貸緊縮力道、資金環境更為緊俏、經濟衰退疑慮升溫等,恐怕並無法立即獲得解決,而這勢必會牽連到台灣經濟走勢。本文將先從3月起美國一連串中小型銀行倒閉與大型金融機構違約事件談起,說明其與通膨及升息循環之間的關聯性,接著探討在此環境下未來可能的風險與不確定性,並進一步剖析其可能對台灣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影響與衝擊。 |
|
|
CPTPP與環境保護
|
CPTTP有30項專章,每項專章均採取「高標準」的制度,對我國而言,值此申請加入CPTTP的關鍵時刻,實有必要深入了解CPTTP各項專章內涵,本文主要聚焦於環境保護專章。從國家利益而言,其環境專章對我國之意涵為可促進我國環境規範之發展,提升我國環境品質。從企業利益而言,在CPTPP締約方間環境標準一致之公平市場下,企業成本得以忠實呈現,公平競爭,尤其開發中國家參與CPTPP之後,亦必須提高國內環境標準,我國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有助於我國資金回流。 |
|
|
AI科技發展對產業的衝擊與因應
|
當前AI科技已翻轉國家經濟的發展,由實體經濟轉向數位經濟領域。思考總體科技環境的轉變,同時審視科技的發展與作用,充分發揮科技輔佐產業發展,是產業導入AI等新興科技應用的當務之急。本文以三維空間分析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AI發展可能造成的影響。最後並從三個面向提出產業因應策略:在技術面方面,聚焦演算法合規及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在制度面方面,著重組織內作業方式的轉變與人才培育;在管理面方面,考慮內部組織調整與外部資源導入。 |
|
|
談G7峰會的「去風險」與大陸的回應
|
日前在日本廣島舉辦的七大工業國高峰會(G7),以及中國大陸和中亞五國舉辦的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是5月底全球矚目焦點。在G7峰會上,中國議題顯然是的一大重點,G7公報暗指中國大陸為全球主要經濟脅迫者,因此未來G7國家將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以「去風險」。然而,大陸對G7峰會的結論顯然非常不以為然。本文主要談G7峰會如何以「去風險」取代對中國大陸「脫鉤」;並整理中國大陸各界、特別是官方對G7論點的主要回應;並以分析未來全球產業鏈重組的趨勢。 |
|
|
掌握印度電動車發展契機
|
印度總理莫迪於日前宣示,印度新車市場自2030年起將不再銷售燃油車,並全力發展電動車產業。印度是我國在東南亞地區投資額次高的國家,尤其印度政府宣示將全力發展電動車後,車輛及電子領域的前景更為可期。為協助我商於供應鏈角力占得先機,在經濟部支持下,工總與台印經貿協會、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台灣電動智能自行車協會於本年4月21日共同辦理「掌握印度電動車發展新契機-印度經貿布局研討會」,本文特摘錄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
|
|
工總與韓國貿協簽署MOU 共啟商機
|
為增進台韓產業之間的貿易、投資及技術合作,全國工業總會於今年5月22日與韓國最大的商業組織「韓國貿易協會」(KITA)簽署合作備忘錄,本次簽約受到台韓雙邊高度的重視,工業總會由副理事長、豐興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林明儒作為台方主席及簽約代表,韓方KITA則由鄭晚基副會長代表,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副局長李冠志也出席見證簽約儀式。雙方期盼未來能藉此合作平台進行深化產業交流,特別就中小企業加強提供商機資訊、降低市場進入障礙、促進發掘兩地產業合作機會及開展新商業模式等協助。 |
|
|
OpenAI與ChatGPT智慧財產權發展
|
近年來,由於人工智慧相關技術有長足的進步,各國紛紛將人工智慧發展納入國家重大政策,希望能夠在這波新興產業革命中取得先機,帶動未來經濟發展邁入新階段。ChatGPT於去年(2022年)11月推出。該程式使用基於GPT-3.5、GPT-4架構的大型語言模型並以強化學習訓練。ChatGPT以文字方式互動,然而除了可以用人類自然對話方式來互動,還可以用於甚為複雜的語言工作,包括自動生成文本、進行自動問答、文章自動摘要等多項任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