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民國112年10月

產業雜誌

美中貿易結構變化對全球經濟之影響

近年美中之間的緊張局勢升溫,

雙方貿易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全球供應鏈正經歷調整重組。

本文探討美中經貿互動關係、

美中貿易結構變化及美國外人及海外投資審查機制對投資趨勢影響。

綜合而言,美中關係對全球經濟之影響及意涵,

包括對全球經濟前景帶來不確定性;

美國推動關鍵供應鏈檢討政策下,重視製造業投資回流與關鍵科研在地研發;

美國重視結盟抗中戰略,IPEF供應鏈協定展現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的決心;

加、越、台、韓、墨等國受惠美國轉單效益;

以及美國半導體出口管制對台灣帶來挑戰與機會。


《社論》

關注再全球化的經貿新動向

《企劃專題》

美中貿易結構變化對全球經濟之影響 / 許裕佳、聶廷榛

《專題報導》

因應CBAM施行規章的11項建議 / 陳麗娟
建立零信任架構以因應新型資安風險 / 唐雍為

《焦點報導》

貿易自由化的前景與挑戰 / 梁志豪
工總廣東行,考察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 黃健群
台越論壇七年有成 百商齊聚迎轉型 / 陳以珊
台泰論壇簽署7項MOU 締造淨零新商機 / 梁志豪
台灣半導體產業現況與展望 / 劉佩真

《專欄》

〈國際經貿〉 工總協助業者因應貿易自由化 / 李佩容
〈國際經貿〉 秘魯工總表達支持台灣加入CPTPP/宋品潔
〈海峽兩岸〉 淺談大陸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黃健群
〈產業透視〉 低軌衛星 一夕爆紅/李立穎
〈產業透視〉 隱形眼鏡 拋出商機/李立穎
〈老闆學〉 翻開一頁通貨緊縮史/謝志岳
〈稅務資訊〉 國際反避稅浪潮下我國稅改方案及對企業之影響/蕭貴珠
〈健康補給站〉 敗血症致死率高 要小心!/李均

 

 

淺談大陸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現況
美中兩大國在人工智慧領域早已進入白熱化競爭。為了防止大陸趕超,今年8月10日,美國政府宣布:禁止美國投資者對大陸半導體、量子計算和AI這三個技術領域的直接投資。此舉目的在於,避免美國資金和專業幫助任何可能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技術發展,進而傷害美國國家安全。這個將在明(2024)年生效的禁令,預期其他先進國家也會跟進;這勢必將對大陸AI產業造很大的影響。本文就大陸AI產業的政策、發展現狀進行概述,並提出其機會與挑戰。
秘魯工總表達支持台灣加入CPTPP
為增進台秘魯之間的交流互動,秘魯工總(SNI)總會長薩拉沙爾及塑膠公會會長德侃波等重要工商界領袖,應我政府邀請於8月22日-8月26日赴台訪問,並在8月25日特別安排拜會台灣工業總會,由常務理事、生華生物科技董事長胡定吾代表接待,雙方就兩國經貿關係、台灣參與國際經貿整合及秘魯投資環境等議題進行交流,十分熱絡;秘方也允諾,將持續協助推動台灣加入CPTPP,並加強與台灣的技術和投資合作,俾為雙邊產業創造雙贏局勢。
關注再全球化的經貿新動向
位於日內瓦的WTO總部,在9月12至15日期間舉辦了一年一度的WTO公眾論壇(Public Forum),這是WTO的年度盛事,今年共邀請來自全球的630位講者,並有來自164個會員國的3,400餘人與會,論壇首日的重頭戲之一就是發布《2023年世界貿易報告》。這項報告分析了全球化的現狀,明確表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開始影響貿易流動,包括導致貿易關係的分裂與整合。然而《報告》也指出,儘管全球貿易流動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但國際貿易仍在蓬勃發展,這意味著「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的說法缺乏有力證據的支持。
美中貿易結構變化對全球經濟之影響
近年美中之間的緊張局勢升溫,雙方貿易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全球供應鏈正經歷調整重組。本文探討美中經貿互動關係、美中貿易結構變化及美國外人及海外投資審查機制對投資趨勢影響。綜合而言,美中關係對全球經濟之影響及意涵,包括對全球經濟前景帶來不確定性;美國推動關鍵供應鏈檢討政策下,重視製造業投資回流與關鍵科研在地研發;美國重視結盟抗中戰略,IPEF供應鏈協定展現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的決心;加、越、台、韓、墨等國受惠美國轉單效益;以及美國半導體出口管制對台灣帶來挑戰與機會。
因應CBAM施行規章的11項建議
歐盟10月開始實施CBAM申報了,台灣企業,特別是作為供應鏈中供應「前體」的中小企業,是否準備好了?!本文針對剛出爐的CBAM施行規章,在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過渡時期應申報的詳細資料進行闡述,以協助台灣企業對於歐盟CBAM申報與資料數據的認識與因應。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方貿易」的情形,許多企業在台灣接單,卻是由位於第三國的工廠出貨到歐盟,依據施行規章附件一的規定,進口商亦必須申報發貨國,因此即便台灣企業不是直接交貨,但在整個供應鏈的環節亦必須提供發貨國的相關資料。
建立零信任架構以因應新型資安風險
鑑於網路攻擊可能導致企業或組織在金錢、信任和商譽的毀滅性損失,零信任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被視為新世代網路攻擊及科技化監理架構的新解方。零信任架構不是單一個產品或解決方案,而是一個管理概念,可幫助組織獲得資料處理活動的透明度,識別關鍵資料,並應用適當級別應有的保護性、檢測性和反應性安全措施。了解信任並不能僅僅基於供應商或合作夥伴做出的承諾或用戶接受的政策聲明而得到保證,這一點至關重要。
貿易自由化的前景與挑戰
自美中貿易戰開始,為了遏制中國的崛起,美國對中國大陸展開多項貿易制裁。再加上疫情影響、俄烏戰爭、地緣政治等多重不確定的因素下,各國產業政策開始轉向保守,使得風靡多年的自由貿易,逐漸朝向貿易保護主義傾斜。然而全球化已是當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短期內也難以消逝,但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其結構也會轉變成一種新型態。在這趨勢下,企業應思考如何發揮其核心優勢,以鞏固在這波供應鏈重組浪潮中的定位。
國際反避稅浪潮下我國稅改方案及對企業之影響
OECD、G20自2019年起積極推動防止稅基侵蝕及利潤移轉BEPS包容性架構;BEPS中第二支柱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GMT,要求跨國企業集團於成員所在各國租稅管轄區之實質稅率應達15%;倘若我國未實施GMT制度,跨國企業集團又因享有政府提供之「所得稅優惠措施」致其營利事業所得稅實質有效稅率未達15%,其差額稅款將由其他實施GMT制度之國家補徵,等同我國將課稅權、稅收拱手讓予他國。本文特就GMT之內容,對我國產業的衝擊及影響,以及我國政府、特別是財政部將如何因應調整稅制,分述於后,以供參考。
台泰論壇簽署7項MOU 締造淨零新商機
「2023 臺泰產業鏈結高峰論壇」於今年9月12日在泰國曼谷盛大舉辦,並促成7項MOU簽署。論壇由工總「亞太產業合作推動委員會」泰國分組召集人、謝其嘉理事、泰國工業總會(FTI)張學善主席聯袂主持,並邀請到率領經貿訪團赴曼谷的總統府林佳龍秘書長與國發會龔明鑫主委等重量級貴賓、與經濟部林全能次長、泰國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陳漢川總會長,共同和逾百位的台泰產、官、學代表共襄盛舉,使得本年度的論壇氣氛更加熱烈、豐富光彩。
台越論壇七年有成 百商齊聚迎轉型
「2023臺越產業合作論壇」由工業總會監事楊銀明、越南商工總會(VCCI)副主席武新成聯袂主持,經濟部工業局、越南工貿部、駐越南代表處、越南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台越公協會,以及三大產業鏈代表齊聚胡志明市,在人才、淨零、數位轉型領域上,簽署3項合作案,以實質行動展現了合作決心。工業總會此行亦邀請世界台商總會總會長李天柒、亞洲台商總會總會長許玉林、越南台商總會總會長簡智明等數十名台商代表,於論壇前針對勞動資源及淨零碳排議題蒐集意見,共同探討我商未來布局越南的方向。
工總廣東行,考察粵港澳大灣區
為掌握大陸華南台商投資經營概況,並了解大陸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與建設, 工業總會秘書長陳益民,銜理事長苗豐強之命, 率團約10人左右,於9月3-8日赴大陸華南深圳、東莞、廣州等地進行參訪。 此次工總參訪團成員包括食品、資通訊,以及AI軟體服務等企業; 參訪團成員對於大陸產業所表現的企圖心,均表示應高度關注。
工總協助業者因應貿易自由化的挑戰
協助我國廠商在全球貿易自由化下,因應快速變化的局勢與挑戰,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特囑全國工業總會於8月中旬於北中南舉辦三場實體研討會。本巡迴研討會由工業總會邱碧英副秘書長主持,並邀請到財政部關務署綜合規劃組吳淑華副組長以及資訊工業策進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蘇偉仁商務協理,分別針對我國貿易救濟措施的應用和新型商業模式與商機進行說明,協助業者了解如何運用合法的手段,維護產業公平競爭,以及中小企業的數位轉型,強化產業體質。
頁次 : 1 / 1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