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民國113年03月

產業雜誌

全球經濟變化及台灣新定位

隨著美中貿易戰、俄烏戰爭、新冠肺炎等的肆虐,全球經濟也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地緣政治的壓力下,台灣廠商被迫前往海外投資、分散風險,

如何建立本地投資跟海外投資的雙向互動生態系、避免產業與人才空洞化,值得正視。

本文共分五節,除前言之外,

第二節探討全球經濟及主要市場的消長變化。

第三節分析幾個重要事件,包括:美中貿易戰、科技戰、地緣政治及綠色、數位轉型的影響。

第四節探討前述市場的變化及重大事件影響下,台灣經濟的嶄新定位,

最後一節則為結論與建議。


《社論》

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1應延長並擴大適用

《企劃專題》

全球經濟變化及台灣新定位/王健全

《專題報導》

量子產業發展趨勢與台灣對策/張慶瑞
ESG大趨勢帶給台灣中小企業的策略機會/林欣吾
金磚國家擴張後的影響與商機/譚瑾瑜
全球主要國家的貨幣政策與影響/邱志昌

《專欄》

〈趨勢前瞻〉後全球化時代台灣應有的產業策略/蔡錦銘
〈海峽兩岸〉 台商撤離中?大陸台商2023年的投資動向評析/黃健群
〈創新經營&永續發展〉 淨零已入法 減碳需加速/黃正忠
〈產業透視〉 航太產業將穩定成長/李立穎
〈產業透視〉 台灣製藥產業發展趨勢/李立穎
〈老闆學〉 碎片化的世界,產業面臨哪些威脅?/謝志岳
〈稅務資訊〉 原物料與民生消費品還應當課徵貨物稅嗎?/黃士洲
〈健康補給站〉 過敏性鼻炎預防重於治療/李均

 

 

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1應延長並擴大適用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2月22日表示,美國需在半導體製造方面繼續投資,以重拾全球領導地位,並滿足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需求,因此可能需要「晶片法案 2」或某種持續的投資。而日本政府為了提振國內晶片供應鏈,打算針對台積電在熊本縣興建的第2座工廠,提供大約7,300億日圓的額外補助。當國人將期待與注意力集中在半導體與AI產業未來發展時,我們想要提醒的是,大家更不要忘記傳統產業對經濟發展、工業獨立性、民眾就業的重要性,尤其是石化、金屬機械、機電、紡織等基礎性產業或民生化工業,因為,如果沒有這些基礎工業的支撐,台灣不可能發展良好的資通業,更不可能成為半導體的重要製造大國。因此,如何有效分配資源,維持這些基礎傳產的動能,是我國產業政策不可偏廢的一環。
台商撤離中?大陸台商2023年的投資動向評析
2月18日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23年大陸的國際收支平衡中,用於衡量新進外資的直接投資負債增加330億美元,降至1993年以來最低。然而,在春節前的1月19日,大陸商務部才發布資料,表示2023年大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339.1億人民幣(約為1,582億美元),雖然同比下降8.0%,但規模仍處歷史高位。雖然大陸商務部和外匯管理局指涉的數據顯然有所不同,但大陸FDI的下滑是大陸當局也認可的事實。外商投資大陸下滑,那台商又是如何?本文將透過對工總每年例行調查的解讀,回答這個問題。
全球經濟變化及台灣新定位
隨著美中貿易戰、俄烏戰爭、新冠肺炎等的肆虐,全球經濟也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地緣政治的壓力下,台灣廠商被迫前往海外投資、分散風險,如何建立本地投資跟海外投資的雙向互動生態系、避免產業與人才空洞化,值得正視。本文共分五節,除前言之外,第二節探討全球經濟及主要市場的消長變化。第三節分析幾個重要事件,包括:美中貿易戰、科技戰、地緣政治及綠色、數位轉型的影響。第四節探討前述市場的變化及重大事件影響下,台灣經濟的嶄新定位,最後一節則為結論與建議。
後全球化時代台灣應有的產業策略
台灣正處於全球變革的大背景下,面臨著諸多挑戰,同時也存在豐富的機遇。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在全球變動的大環境下,如何靈活調整其經濟體制和產業政策,以因應新興挑戰與嶄露的機遇。我們將從計畫經濟邁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並著重探討台灣在這轉變過程中形塑混合經濟體制的角度。同時,本文亦將細緻討論台灣如何善用開放創新的政策和生態環境,以培育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商業獨角獸,進而推動經濟實現穩健增長。
ESG大趨勢帶給台灣中小企業的策略機會
過去兩年來,企業如何落實ESG成為相當熱門的議題。對於本來就缺乏資源與人力的中小企業而言,突然之間要將「環境」、「社會」等這些責任內生化,擔負起這些成本,自然會相當地猶豫。本文(註1)將從聯合國歷年氣候變遷大會所帶動的ESG趨勢共識形成演進、以及所促成的商機等兩個重要源頭進行說明。接著,說明在這些商機、品牌供應鏈綠化及綠色金融的趨勢下,為中小企業帶來哪些可以或應該要轉型的策略作法。最後,說明從零開始,到底中小企業可以利用哪些工具與採行策略分析作為。
頁次 : 1 / 1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