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民國113年06月

產業雜誌

潘理事長向賴總統提出能源政策建言

全國工業總會於5月8日舉行第13屆第1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暨第12及13屆理監事送舊迎新午宴,

由新任工總理事長潘俊榮主持,

包括總統賴清德、時任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工總榮譽理事長許勝雄、苗豐強,

最高顧問張榮味、田弘茂等人皆出席;

會中潘理事長也代表產業界當面向賴總統喊話,

希望新政府考慮核能,以及解決缺工、缺水等問題,

認為政府必須為企業準備,才能留住企業。


《社論》

產業界對新政府的期許

《企劃專題》工總送舊迎新 冠蓋雲集

潘理事長向賴總統提出能源政策建言 / 譚宗仙

《專題報導》

中小企業如何運用AI進行數位轉型 / 張舜傑
中國大陸安全可控及信創產業為主的進口替代政策 / 魏可銘
以綠色金融科技助攻產業綠色轉型 / 周樹林
台灣碳交易制度的現況與展望 / 臺灣碳權交易所

《焦點報導》

產業碳中和聯盟的推動與發展 / 吳伋
電動車充電樁檢定檢查技術與各國規範 / 何宗翰
菲律賓投資環境簡介 / 張哲嘉

《專欄》

〈趨勢前瞻〉碳關稅時代來臨,台灣企業如何突圍?/ 蔡錦銘
〈國際經貿〉 印度 區域製造的南進首選 / 陳以珊
〈智慧財產〉 中國大陸專利新制大變動 / 張遠博
〈海峽兩岸〉 淺析2024年大陸內需消費前景 / 黃健群
〈創新經營&永續發展〉 潛力無窮的循環創新 / 黃正忠
〈產業透視〉 雲端市場成長看俏 / 李立穎
〈老闆學〉 日圓不思議 / 謝志岳
〈稅務資訊〉 新加坡、越南如何應對全球最低稅負制 / 黃士洲
〈健康補給站〉 重視空汙 拒絕慢性自殺 / 李均

 

 

產業界對新政府的期許
產業界認為當前核能發展不斷進步,國際社會對於核能的看法也逐漸改變,七大工業國集團承諾不再發表反核言論,同時承認核能是「潔淨能源」。產業界多次提倡續用核能,借助核能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期盼新政府能秉持務實而開放的態度,不要將核能摒除在國家電力配比之外,確保台灣能擁有穩定的電力供應,支持產業發展。
潘理事長向賴總統提出能源政策建言
全國工業總會於5月8日舉行第13屆第1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暨第12及13屆理監事送舊迎新午宴,由新任工總理事長潘俊榮主持,包括總統賴清德、時任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工總榮譽理事長許勝雄、苗豐強,最高顧問張榮味、田弘茂等人皆出席;會中潘理事長也代表產業界當面向賴總統喊話,希望新政府考慮核能,以及解決缺工、缺水等問題,認為政府必須為企業準備,才能留住企業。
淺析2024年大陸內需消費前景
大陸國家統計局5月17日召開例行記者會,說明4月大陸的經濟情況;同一日,大陸人民銀行推出降頭期款、取消房貸利率下限,撥款3千億人民幣幫助地方政府購買成屋去庫存等「房市三支箭」政策。這兩件事看來風馬牛不相及,但恰好指向同一件事:即振興大陸內需消費,重點在於房地產市場復甦後,民眾對未來有正面預期而「能消費」並「敢消費」,才是大陸內需消費動能增加與否的關鍵。本文即以大陸官方數據為基礎,分析大陸今年內需消費前景。
中小企業如何運用AI進行數位轉型
中小企業在實施數位轉型時面臨多重挑戰,特別是在組織文化、技術與設備、空間及成本限制和人才短缺等方面。中小企業若要成功實施數位轉型,必須全面考慮技術、文化、人才及營運策略的融合。透過內部文化的調整、技術的創新應用、空間和成本的優化配置以及人才培養和引進的策略,企業方能夠在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中保持競爭力,實現持續成長。本文以星展銀行、中鋼公司、某台灣精密機械製造企業為例,說明四個轉型能否成功的關鍵點。
以綠色金融科技助攻產業綠色轉型
綠色金融科技是金融科技的衍生;根據歐洲銀行協會2020年研究指出,綠色金融科技是利用金融科技的點對點與分散式帳本技術,以直接融資的形式,結合ESG理念,建立一個更普惠、可循環及環境友善的金融系統,以支持永續發展的技術創新。綠色金融科技有三個重要趨勢:綠色活動多元、資訊揭露多元以及技術工具多元。展望未來,減緩氣候變遷、淨零、永續成長是全球共識,結合金融科技來加速綠色轉型將成為重要策略,值得產業共襄盛舉。
碳關稅時代來臨,台灣企業如何突圍?
隨著全球碳關稅政策加速推進,台灣也於2022年公布了《氣候變遷因應法》和相關子法草案。在此背景下,台灣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低碳轉型壓力和國際競爭挑戰;特別是對中小企業的衝擊,因為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議價能力偏低、技術升級和融資能力有限,尤需政府和產業界合力提供必要支持。本文將深入剖析全球碳關稅政策發展趨勢及其對台灣產業的影響,解析台灣碳交易市場的機遇與挑戰,並從產業聯盟視角提出創新性的突圍策略,為台灣企業尋找定位。
產業碳中和聯盟的推動與發展
為能配合政府推動政策,響應以大帶小宣示減量目標,全國工業總會於111年7月8日帶領30家產業公協會理事長舉行「產業碳中和聯盟成立大會」。產業碳中和聯盟成立,旨在針對碳管理事宜為業界發聲,同時希望藉由產業公協會帶領企業會員,大型企業帶領中小企業的方式,於短期內進行碳盤查與減量工作,輔助企業建立調適應變能力,中期推動固碳負碳及能資源再生循環技術,長期達成因應氣候變遷協助產業永續發展,讓產業順利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放目標。
中國大陸專利新制大變動
中國大陸於2023年12月21日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最終修正版本,同日也公布了修訂版的《專利審查指南》。這次修正內容變動很大,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除新增外觀設計可主張本國優先權、誠實信用原則各種規定及專利審查中放寬新穎性優惠期的學術會議及技術會議認定等,還須留意何謂在中國大陸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專利侵權糾紛,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處理侵權糾紛的管轄範圍,以提升專利申請程序要件完備並避免專利無效等情事發生。
印度 區域製造的南進首選
隨著印度經濟迅速成長,該國已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並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力。鑒此,在經濟部的支持下,全國工業總會與台灣印度經貿協會於今(113)年4月16日攜手舉辦「2024臺印投資商機論壇」,論壇由全國工業總會印度分組蔡榮騰副召集人主持,並邀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陳佩利副署長、台灣印度經貿協會歐晉德理事長、印度台北協會楊丹杰副會長、DIGITIMES黃逸平副總經理、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林正杰特助共同探討印度投資商機。
頁次 : 1 / 1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