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管制崛起,企業該如何避開法律風險
6月初在台北的Computex十分地「AI」,讓全球科技界的目光都轉移到台灣。
不過,在Computex結束後幾天,就傳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及司法部達成共識,
開始分工對微軟、OpenAI及輝達進行反托拉斯調查;
法國競爭法主管機關7月初也對輝達進行反托拉斯調查。
本文嘗試解釋為何幾個國家競爭法主管機關這麼快出手介入還未真正成形的GAI營運模式,
及其他潛在可能的競爭法所關注的態樣;
以及檢視當前台灣業者的國際競爭法風險;
最後簡單說明國內企業該如何避開競爭法及其他相關的 AI 管制風險。
《社論》
「揭弊者保護法」宜公部門先行 私部門分流
《企劃專題》
工總理監事會移師高雄 / 譚宗仙 AI 管制崛起,企業該如何避開法律風險 / 林欣吾
《專題報導》
國際碳足跡趨勢與產業綠色轉型 / 連振安 永續資訊揭露不實的法律風險 / 吳志光、郭瑜芳、何嘉霖 關注東協數位經濟架構協定 / 方瑞松
《焦點報導》
半導體 全球AI競爭的關鍵 / 劉佩真 美墨加協定的原產地認定 / 黃士洲、林莉莉
《專欄》
〈能源與環保〉自願碳市場的品質誠信與發展潛力 / 林聖忠 〈國際經貿〉 菲律賓 電動車布局新版圖 / 陳以珊 〈國際經貿〉 台印尼產業交流掀開六國論壇序幕 / 梁志豪 〈智慧財產〉 生成式AI相關訴訟初探 / 張遠博 〈海峽兩岸〉 從大陸20屆三中分析在陸台商的機遇與挑戰 / 黃健群 〈創新經營&永續發展〉 從減碳到碳移除的新視野 / 黃正忠 〈產業透視〉 醫材產業將達新高度 / 李立穎 〈產業透視〉 工業電腦產業 重回成長軌道 / 李立穎 〈老闆學〉 德國模式失靈,給我們什麼警訊?/ 謝志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