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民國113年08月

產業雜誌

AI 管制崛起,企業該如何避開法律風險

6月初在台北的Computex十分地「AI」,讓全球科技界的目光都轉移到台灣。

不過,在Computex結束後幾天,就傳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及司法部達成共識,

開始分工對微軟、OpenAI及輝達進行反托拉斯調查;

法國競爭法主管機關7月初也對輝達進行反托拉斯調查。

本文嘗試解釋為何幾個國家競爭法主管機關這麼快出手介入還未真正成形的GAI營運模式,

及其他潛在可能的競爭法所關注的態樣;

以及檢視當前台灣業者的國際競爭法風險;

最後簡單說明國內企業該如何避開競爭法及其他相關的 AI 管制風險。


《社論》

「揭弊者保護法」宜公部門先行 私部門分流

《企劃專題》

工總理監事會移師高雄 / 譚宗仙
AI 管制崛起,企業該如何避開法律風險 / 林欣吾

《專題報導》

國際碳足跡趨勢與產業綠色轉型 / 連振安
永續資訊揭露不實的法律風險 / 吳志光、郭瑜芳、何嘉霖
關注東協數位經濟架構協定 / 方瑞松

《焦點報導》

半導體 全球AI競爭的關鍵 / 劉佩真
美墨加協定的原產地認定 / 黃士洲、林莉莉

《專欄》

〈能源與環保〉自願碳市場的品質誠信與發展潛力 / 林聖忠
〈國際經貿〉 菲律賓 電動車布局新版圖 / 陳以珊
〈國際經貿〉 台印尼產業交流掀開六國論壇序幕 / 梁志豪 
〈智慧財產〉 生成式AI相關訴訟初探 / 張遠博
〈海峽兩岸〉 從大陸20屆三中分析在陸台商的機遇與挑戰 / 黃健群
〈創新經營&永續發展〉 從減碳到碳移除的新視野 / 黃正忠
〈產業透視〉 醫材產業將達新高度 / 李立穎
〈產業透視〉 工業電腦產業 重回成長軌道 / 李立穎
〈老闆學〉 德國模式失靈,給我們什麼警訊?/ 謝志岳

 

 

AI 管制崛起,企業該如何避開法律風險
6月初在台北的Computex十分地「AI」,讓全球科技界的目光都轉移到台灣。不過,在Computex結束後幾天,就傳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及司法部達成共識,開始分工對微軟、OpenAI及輝達進行反托拉斯調查;法國競爭法主管機關7月初也對輝達進行反托拉斯調查。本文嘗試解釋為何幾個國家競爭法主管機關這麼快出手介入還未真正成形的GAI營運模式,及其他潛在可能的競爭法所關注的態樣;以及檢視當前台灣業者的國際競爭法風險;最後簡單說明國內企業該如何避開競爭法及其他相關的 AI 管制風險。
「揭弊者保護法」宜公部門先行 私部門分流
日前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針對「揭弊者保護法草案之基礎架構差異與利弊影響」邀集產官學進行公聽會,會中學者對於公私分立與修法延宕多有微詞,然產業界則多半主張,「揭弊者保護法」宜公部門先行、私部門分流。
工總理監事會移師高雄
看好高雄大南方經濟的崛起,工業總會理監事聯席會議7月5日移師高雄召開。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市議會議長康裕成都親自出席,誠摯的歡迎工總所屬產業界能到高雄投資、旅遊,甚至是留在高雄。會中並安排市府經發局長廖泰翔向工總理監事們說明高雄市投資環境及未來投資藍圖。潘理事長致詞時表示,暖男市長陳其邁扭轉了高雄市的未來,市府團隊更是對投資高雄的企業全力配合,也以超高效率提供應有的服務,在在都值得產業界用心思考在高雄投資、賺大錢。
國際碳足跡趨勢與產業綠色轉型
淨零目標的實踐有賴於資訊的透明度,尤以歷經30餘載的發展,溫室氣體排放盤查驗證與所衍生碳足跡的調查已是企業經營重要基本資訊,亦是政府氣候治理、產業製造生產、供應鏈採購、碳關稅對應,以及金融機構與投資者投融資的重要溝通語言與指標。本文從國內外氣候法制對應、WTO規章與CBAM對應之經貿法規視角、永續供應鏈碳中和與範疇三排放揭露、產業碳定價政策下綠色製造轉型、以及綠色金融淨零脫碳轉型之影響五大面向,總體性的探討碳排放與碳足跡的趨勢及應用,並提出對我國產業的結論與建議。
從大陸20屆三中分析在陸台商的機遇與挑戰
決定中共重要路線的20屆三中7月15-18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總體來看,從20大到20屆三中,可以說是中共再一次的宣示:一、大陸將走一條有別於西方的現代化道路;二、中共將建構一個全球更依賴大陸、但大陸減少對西方依賴的全球產業供應鏈;三、中共已為即將到來的美中貿易戰「2.0」版做準備。本文透過對2萬2千多字、共60條《決定》的爬梳,聚焦並分析未來大陸經貿政策路線,以此掌握大陸台商可能的機遇和挑戰。
生成式AI相關訴訟初探
「2024臺印尼產業鏈結高峰論壇」,7月3日於中台灣舉辦,由工總印尼分組楊銀明召集人和印尼商工總會(KADIN) 台灣事務委員會Muliandy Nasution秘書長共同主持,並邀請經濟部何晉滄次長、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陳忠大使等貴賓共襄盛舉。為提升交流熱度,工總亦邀請李進步、雲有財、曾健華、陳洋裕、張志毓、翁聰賢、陳泓睿等多位本會代表與訪團交流,深入探討兩國在「智慧機械」、「智慧城市」、「船舶製造」和「食品生技」領域的合作商機。
菲律賓 電動車布局新版圖
菲律賓是東協第二大人口國,2023年已達到6.7億人口,其中1.15億為年輕勞動力,不僅適合作為一個龐大的市場,這些大量且使用英語的人才,更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因此,工總於今(113)6月28日舉辦「2024菲律賓電動機車產業商機研討會」,由工總許介立常務理事主持,邀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林德生主任秘書、中華經濟研究院徐遵慈主任、台灣電動智能自行車協會蘇雍翔秘書長、信通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黃安正總監、ACETECH Electronics Corp.蔣隆文總經理,帶領與會業者一同探討菲律賓電動車產業發展機會。
台印尼產業交流掀開六國論壇序幕
「2024臺印尼產業鏈結高峰論壇」,7月3日於中台灣舉辦,由工總印尼分組楊銀明召集人和印尼商工總會(KADIN) 台灣事務委員會Muliandy Nasution秘書長共同主持,並邀請經濟部何晉滄次長、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陳忠大使等貴賓共襄盛舉。為提升交流熱度,工總亦邀請李進步、雲有財、曾健華、陳洋裕、張志毓、翁聰賢、陳泓睿等多位本會代表與訪團交流,深入探討兩國在「智慧機械」、「智慧城市」、「船舶製造」和「食品生技」領域的合作商機。
頁次 : 1 / 1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