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民國113年09月

產業雜誌

我國加入CPTPP之進展與挑戰

爭取加入CPTPP,有助於台灣提高經貿自由化、國際化,

並可融入亞太經濟整合之中。

加入CPTPP係台灣朝野共識,

台灣已於2021年9月22日正式向CPTPP協定存放國紐西蘭遞交申請函,

並積極依據CPTPP新會員入會程序申請加入。

在英國加入CPTPP後,

台灣是否有機會在目前國際政經情勢下,爭取加入CPTPP,是本文探討的主題。

基於此,本文首先研析英國加入CPTPP之過程,

做為分析台灣申請加入CPTPP時需要考量之重點參考;

其次就當前申請加入CPTPP之六大經濟體之進展做一研析,

最後提出台灣加入CPTPP之進展與展望。


《社論》

全球最低稅負制(GMT)不宜以調高營利事業稅率因應

《企劃專題》

我國加入CPTPP之進展與挑戰 / 譚瑾瑜

《專題報導》

數位貿易協議發展現況與台灣加入DEPA之可能性 / 魏可銘
台商撤出中國大陸應注意事項 / 蔡步青

《焦點報導》

臺印度標準及符合性評鑑相互合作協定簡介 / 劉冠麟

《專欄》

〈綠色金融科技〉以氣候金融科技 加速數位綠色雙轉型 / 周樹林、黃仕杰
〈趨勢前瞻〉 台灣能源市場現狀與改革必要性 / 蔡錦銘
〈海峽兩岸〉 對大陸「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政策分析 / 黃健群
〈創新經營&永續發展〉 遲早會來的水定價憂慮 / 黃正忠
〈產業透視〉 無人機產業 台灣具備各項優勢 / 李立穎
〈產業透視〉 製鞋產業 積極轉型應對未來 / 李立穎
〈老闆學〉 運動,是一門大生意 / 謝志岳
〈健康補給站〉 久咳不癒 要小心 / 李均

 

 

全球最低稅負制(GMT)不宜以調高營利事業稅率因應
財政部擬將我國的「最低稅負」(即所得基本稅額或Alternative Minimum Tax, AMT)稅率從12%調高到15%,理由是為了保護我國稅基及課稅權不被其他國家搶走,然而我國AMT與全球最低稅負制(即Pillar2或Global Minimum Tax, GMT)存在許多根本性差異,計算稅基及邏輯均不同。
我國加入CPTPP之進展與挑戰
爭取加入CPTPP,有助於台灣提高經貿自由化、國際化,並可融入亞太經濟整合之中。加入CPTPP係台灣朝野共識,台灣已於2021年9月22日正式向CPTPP協定存放國紐西蘭遞交申請函,並積極依據CPTPP新會員入會程序申請加入。在英國加入CPTPP後,台灣是否有機會在目前國際政經情勢下,爭取加入CPTPP,是本文探討的主題。基於此,本文首先研析英國加入CPTPP之過程,做為分析台灣申請加入CPTPP時需要考量之重點參考;其次就當前申請加入CPTPP之六大經濟體之進展做一研析,最後提出台灣加入CPTPP之進展與展望。
數位貿易協議發展現況與台灣加入DEPA之可能性
為了促進數位經濟成長,近年各國競相致力發展數位業務、公共服務、數位技能等之應用,並從事研發以及產業數位化等之投資。目前世界主要的經貿國家亦多制訂數位經濟發展的策略,包括技術能量建構、強化數據規模與數據庫、數位多元化、基礎建設建構、利用貿易政策提升競爭力、建立信任機制等。本文首先介紹多邊數位貿易諮商與合作現況、具有數位經濟相關條款及數位專章的區域貿易協定、近幾年開始興起的數位經濟協定,最後就台灣加入數位經濟夥伴協議(DEPA)之可能性做分析。
台商撤出中國大陸應注意事項
受到近年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貿易戰、産業升級、及供給側改革等影響,部分台商已調整全球産業布局,並逐步移出、裁撤或調整部分在大陸業務、産線及資産;台商自大陸撤資前,首應考量自身主觀及客觀條件,如:業務、財務及股東、家族、二代經營意願,並應配合大陸政策及法規,分別考慮成本、效益、合規性及未來市場前景。本文依中國大陸法律相關規定,就撤資時,股權轉讓、資產處分及清算、解散等退場模式應注意事項進行說明。
以氣候金融科技 加速數位綠色雙轉型
2014年世界經濟論壇將「減緩氣候變遷失敗」與「極端氣候事件」列入全球十大風險,此風險至今並未有效減緩,持續對各國經濟造成衝擊。根據國際權威期刊Nature最新公布的報告指出,2049年氣候變遷預計將造成每年38兆美元的經濟損失,約是整個歐盟全年GDP的2倍、台灣2023年GDP的30倍。為減緩氣候變遷的速度,引導資金流向減碳活動,借鏡數位科技賦能金融轉型的金融科技(FinTech),預期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益。本文特研析如何應用金融科技來減緩氣候變遷,透過各領域的應用案例說明,提供產業發展金融科技之參考。
台灣能源市場現狀與改革必要性
全球正加速推動淨零排放,許多國家和企業都設立了2050年淨零目標。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台灣必須跟上這一趨勢;《電業法》的修正即是回應全球趨勢的重要舉措。展望未來,台灣面對能源的需求,需要持續加大對新能源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並與全球領先企業,世界頂尖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通過這些努力,台灣才有望在新能源驅動下,於全球產業變革中鞏固並提升其地位,從而在國際供應鏈中扮演更加重要和不可替代的角色。
對大陸「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政策分析
近來,「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這個老議題再次躍上大陸各媒體版面。除了中共中央文件,大陸國務院也頒布相關法律,如2007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2022年4月,發布的《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今(2024)年8月1日再實施的《公平競爭審查條例》,這些法律都是為了避免市場壟斷,也意味大陸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推動法治化。本文主要針對2022年公布的《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及今年實施的《公平競爭審查條例》進行分析,並就其對台商可能影響進行討論。
頁次 : 1 / 1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