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民國113年10月

產業雜誌

工總發表2024年白皮書

全國工業總會於今年9月20日召開記者會發表白皮書,

由理事長潘俊榮、監事會召集人苗豐盛、

副理事長何壽川、秦榮華、陳進財、詹正田、侯傑騰聯袂主持。

今年的白皮書分7個單元闡述,共提出39個議題、148項政策建議。

在第一章的總論中,以「迎向曙光」為題,提出7項重塑台灣產業的關鍵策略,

包括:「重構有利於台灣社經發展的產業生態」、「強化基礎建設韌性」、

「建設台灣為國際供應鏈新核心」、「重建兩岸和平新格局」、

「務實打好產業AI化的基礎」、「以國安角度檢視移民及人才制度」、

「制訂兼顧公平、可行及產業競爭力的碳費制度」,

期望政府正視並納入政策制定參考。


《社論》

政府對資源循環燃料管制應顧及產業可執行性

《企劃專題》

工總發表2024年白皮書 / 編輯部

《專題報導》

新南向國家淨零趨勢與商機 / 紀佳妤
《勞動事件法》施行現況與問題 / 謝彥安

《專欄》

〈綠色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科技發展契機與生態 / 周樹林、劉彥岑
〈智慧財產〉 AI醫療專利技術與應用趨勢 / 張遠博
〈海峽兩岸〉 大陸外資投資現況與「穩外資」政策 / 黃健群 
〈產業透視〉 鋼鐵產業的現況與挑戰 / 李立穎
〈老闆學〉 安謀是如何練成的?/ 謝志岳
〈稅務資訊〉 瑞士稅制與稅捐優惠概要 / 黃士洲、林莉莉
〈健康補給站〉 骨科醫師最不希望你做的四個動作 / 李均

 

 

政府對資源循環燃料管制應顧及產業可執行性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公告6項針對使用各類固體替代燃料管制草案,草案影響範圍擴及國內既有廢棄物再利用體系,嚴重衝擊國內中小型燃材鍋爐業者,包括畜牧場、食品業、造紙業、紡織業、能源供應業等都受到嚴重衝擊,可能造成多數業者退出關廠,此除將影響上下游相關產業之生存外,更可能引發民生用品價格上漲或露天廢棄物無法處理之窘境,影響擴及國內之經濟與民生。
工總發表2024年白皮書
全國工業總會於今年9月20日第17度發表白皮書,今年的白皮書分7個單元闡述,共提出39個議題、148項政策建議。在第一章的總論中,以「迎向曙光」為題,提出7項重塑台灣產業的關鍵策略,包括:「重構有利於台灣社經發展的產業生態」、「強化基礎建設韌性」、「建設台灣為國際供應鏈新核心」、「重建兩岸和平新格局」、「務實打好產業AI化的基礎」、「以國安角度檢視移民及人才制度」、「制訂兼顧公平、可行及產業競爭力的碳費制度」,期望政府正視並納入政策制定參考。
新南向國家淨零趨勢與商機
因應氣候變遷風險及國內外減碳壓力,新南向國家正積極制定及實施淨零政策,以實現低碳經濟增長。新加坡、泰國、印尼、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國相繼推出或規劃碳定價機制、再生能源計畫、電動車及綠色技術投資獎勵等政策,將逐步形成完整的綠色產業生態系並為台商帶來新興投資機會。台商應掌握這些政策引導下衍生的市場需求,透過技術合作、策略投資、供應鏈布局及產品創新,為企業的國際市場擴展及永續發展創造更多機會。
《勞動事件法》施行現況與問題
在全球化與市場經濟迅速發展下,勞資關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變化。傳統的解決勞資爭議的機制已難以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勞動爭議案件的增加,不僅對勞工的基本權益構成威脅,同時也影響到企業的穩定發展與社會和諧。為此,我國於2020年開始施行《勞動事件法》。根據筆者近期擔任新制法院勞動調解委員的經驗,發現許多業者對此法仍存有許多疑問,特撰寫本文,深入淺出地剖析該法的重要內容,並針對企業在實務運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供具體的建議,以饗讀者。
綠色金融科技發展契機與生態
環境永續議題是目前百工百業重視的新方向,且有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在綠色影響力、能源和碳權等議題上布局大量技術。本文首先介紹綠色金融科技的範疇與主要金融服務項目,接著介紹綠色金融科技發展的三個契機。另由於環境永續浪潮已蔓延至全球,本文並分析六個亞洲國家綠色金融科技生態現況,借鏡其生態系發展,了解各國監管機構積極推動永續金融科技指引、風險揭露與合規標準。驅動有意願發展綠色金融科技的技術業者,為生態成員提供完善的金融活動場景,確保新興技術能落地應用。
AI醫療專利技術與應用趨勢
AI 在提升醫療產業競爭力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AI 能夠應用於新藥開發、縮短臨床試驗時間、提高藥物生產的精準度並降低成本。此外,結合 AI 軟硬體和數據可以優化醫療服務,開發智慧健康監測系統,促進智慧健康和個人化醫療的發展。有鑑於此,本文首先介紹智慧醫療專利申請的趨勢,特別關注技術發展方向與產學研合作模式。接著,介紹台灣生醫AI的應用趨勢,涵蓋智慧醫院、遠距醫療、數位療法和藥物開發等領域,並探討台灣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
大陸外資投資現況與「穩外資」政策
有西方媒體透過對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2023年中國的國際收支平衡」的解讀,指稱去年大陸用於衡量新進外資的直接投資負債僅增加330億美元,較2022年大減82%;然而,有專家指出,「直接投資負債增加330億美元」表示對大陸直接投資的1,587億美元減「對外投資金額」後為330億美元;推算後2023年大陸對外投資金額約為1,257億美元。從上述解釋及大陸官方公布的2023年FDI數據來看,外商投資大陸的確不如以往,但若說是「八成出走」未免過於聳動。本文將分析大陸最新外資投資現況,並對最新「穩外資」相關政策進行探討。
頁次 : 1 / 1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