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
近年來,世界局勢產生了重大的變化,在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各層面都面臨發展失衡的困境,包括貧富差距擴大、經濟發展面臨停滯,尤其經貿上保護主義正逐漸蔓延,全球化面臨瓶頸。然而,在這些挑戰中,我們也看到另一股希望正在萌芽茁壯,那就是東協10國。因為東協10國於2015年12月31日宣布成立「東協共同體」,另東協與亞太國家的RCEP談判,也正如火如荼進行,且將在今﹙2017﹚年底完成談判。基於此,國內各界對於東協的經濟成長,都抱持高度的期待與樂觀。
特別是,過去台灣企業以 ODM、OEM 或EMS 及優良的管理系統,奠定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未來則可以透過與東協產業鏈結,結合東協的自然資源、人口紅利和年輕勞動力、品牌與行銷通路,發揮優勢互補的效果,進而創造產業價值,使得彼此的經濟都獲得更大的成長機會。
正因為這樣,全國工業總會特在今年3月8日成立「亞太產業合作推動委員會」,盼能集合產業界能量,扮演前鋒角色,促進民間與政府雙軌並進,共同推動與亞太國家的產業鏈結,促進雙方產企業在技術、投資、生產與品牌行銷上密切合作。
由於台灣是印尼的第10大貿易夥伴、第9大出口國,且累積至2016年9月底止,台灣在印尼的投資共計2,233件,投資總金額近171億7,276萬美元。加上自2014年佐科威總統上任後,即積極推動開放市場,實施多項有利外商投資的政策,並提出了九大願景,希望將印尼建為海洋大國,同時強化基礎建設,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正為台灣與印尼深化合作營造極佳的契機。因此,亞太產業合作推動委員會乃率先啟動與印尼的產業鏈結工程。
鑒於為達成雙方雙贏的目標,未來台灣與印尼產企業的合作,除必須以「市場導向」為主軸,同時雙方更要有暢通、多元的對話與合作管道;其次,我台灣產企業對於東協當地市場的需求也要很了解,並與當地政府也必須有良好的互動,才能有效地投入新產業、新通路、並建立品牌,共同參與東協國家的供應鏈整合。
為此,未來工業總會將持續透過與印尼的產業公協會建立常態的交流合作機制,召開雙邊產業鏈結論壇,協助雙方的產企業進行商業機會的媒合,並整合雙方產業公協會及企業在推動交流合作的需求及問題,向雙方政府提供建言。
此外,由於台灣產業技術優良,製造能量先進,多年來已建立了完整供應鏈體系,故未來工總也希望透過這個機制平台,分享我產業轉型升級的經驗,有效協助印尼改變仰賴自然資源為主的出口結構,讓印尼的製造業更加蓬勃發展,甚至促成台印尼產企業未來可以藉由產業鏈的整合,共同合作開發東協與全球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