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
就台商企業而言,馬鞍山市除具備南京的建設基礎條件、安徽的低要素成本、中部的政策發展資源等發展優勢,且估算綜合投資成本僅為上海的50%,南京的75%。尤其,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僅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具多元的產業發展動能,同時也不斷完善健全企業所需之生產要素,包括:基礎建設、政策配套、人力資源等,正可作為我台商投資移轉的新基地,以加速實現轉型升級,積極搶占中國大陸內銷市場。
文:編輯部
一、突出的城市發展條件
馬鞍山市是安徽省的東大門。其緊鄰南京,是圍繞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亦是長三角經濟圈的明星城市。該市建於1956年,轄區橫跨長江兩岸,下轄三縣三區,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人口達230萬,是一座工業之城、港口之城、綠色之城、文明之城;亦是中國大陸中部省分第一座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等;更是一座充滿生機與活力,及富有歷史底蘊,集現代文明與歷史文化於一體的城市。
就台商企業而言,馬鞍山具備南京的建設基礎條件、安徽的低要素成本、中部的政策發展資源等發展優勢,估算綜合投資成本僅為上海的50%,南京的75%。此外馬鞍山在兩岸產業合作方面,表現亦是相當突出,擁有中國大陸國務院台辦授予「海峽兩岸產業轉型轉移示範基地」及「海峽兩岸節能環保產業合作園」兩項殊榮,顯見其發展企圖心。
二、優質的產業發展平台
馬鞍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馬鞍山經開區)成立於1995年,總面積43平方公里,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安徽省首家省級電子資訊產業園、安徽省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產業基地、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區位優越:馬鞍山接壤南京,融合長三角,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的「核心區」。其半徑500公里範圍內共計有90座中大型以上規模城市,總人口超過3億,是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人民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完善的配套能力。馬鞍山經開區亦是中國大陸地區唯一座落於「市中心」的開發區,位於馬鞍山市主城區與副城區之間,距市中心商業區僅10分鐘車程。
交通便捷:在航空運輸方面,馬鞍山經開區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僅30分鐘車程,營運航線直飛台灣主要機場;在水運方面,馬鞍山經開區距「馬鞍山港」和「鄭蒲港」兩大天然深水良港僅7公里,屬長江前五大港口,航段水道廣闊,可停靠萬噸級巨輪,除可對台直航外,亦可經由江海聯運通達全球,或順江而上開拓內陸市場;在公路運輸方面,馬鞍山經開區內設有3處高速公路出口,5分鐘車程內可銜接寧馬高速、常合高速,聯通滬寧、寧杭、合蕪徐等主要高速路段;在鐵路運輸方面,寧安城際高鐵貫穿馬鞍山,在馬鞍山設有馬鞍山東站和當猁F站,馬鞍山經開區距上述高鐵站僅車程10分鐘,自馬鞍山搭乘高鐵至南京僅17分鐘,到上海最快1.5小時,到北京最快3個多小時。
三、全面的要素配套保障
為因應產業發展需求,馬鞍山經開區不斷完善健全企業所需之生產要素,包括:基礎建設、政策配套、人力資源等,協助企業順利落戶營運。
基礎建設:在能源方面,開發區內水電氣等生產要素俱全,並設有單日可處理12.5萬噸汙水的汙水處理廠;在醫療方面,馬鞍山市現有2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0家二級醫院(含中醫院),提供經開區內就業人員充分的醫療保障;在教育方面,馬鞍山市現有公辦、私營普通中學31所,其中省級示範性普通中學11所,各類小學64所,省級、市級一類幼稚園18所,為開發區內就業人員子女提供充分的教育保障。
政策配套:馬鞍山在科技、人才、金融、能源等方面,已制訂一系列完善的扶持政策,促進企業快速發展。馬鞍山經開區針對重大項目亦採取「一事一議」原則辦理,給予台商企業所需支持,加速項目順利落戶。
人力資源:在勞動人口方面,馬鞍山適齡勞動人口達150萬,匯聚安徽省境內及其他中西部省分充沛勞動力,為企業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在人力水準方面,馬鞍山共有全日制大學院校3所,包括:安徽工業大學、河海大學文天學院、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各類職業學校23所,每萬人中有610人以上具有職業專科學歷,居華東地區之首,同時全市中等技術等級以上的職工達10萬人,占職工總數55%以上,其人力市場既可滿足勞動密集型企業的人力需求,也可滿足研發密集型企業的人才需求;在人力招募方面,馬鞍山充分吸引南京專業技術人才進駐,為此馬鞍山經開區設有專門的人力資源公司,採政府出資,為開發區內企業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
四、誠信的優質服務環境
針對台商企業,馬鞍山經開區提出「想好了再說,說到就要做到,做的要比說的好」的服務宗旨,對於每個入園專案,確實依照協議約定的扶持政策執行。具體服務項目包括:設有招商服務中心,實現專案從商談、簽約、註冊、開工、建設、竣工到營運的一站式服務;實行專案綠色通道,每個項目均由經開區一位主要幹部和一位企業服務秘書負責,確保項目各項手續限時辦理,服務「零障礙」;強化要素保障,對入園專案用地、金融、電力等給予全力保障,確保專案快速落地。
五、多元的產業發展動能
近年來馬鞍山經開區除在既有傳統優勢產業基礎上持續開展項目外,亦積極引入新興產業入園,雙軌帶動園區產業發展,為區內企業提供堅實的產業發展基礎,形成正向的產業發展循環。舉例來說,區內涵輔ㄦ~及代表企業有:
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業:以華菱星馬汽車(集團)為首群聚,生產重型卡車、專用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目前已形成年產10萬輛重型卡車、5萬輛專用車和5萬台大必v發動機的生產規模。
電子資訊產業:截至目前,馬鞍山「海峽兩岸電子資訊博覽會」已成民|辦五屆,以正崴集團、中興集團、康佳集團等為首的台商電子資訊企業亦已在園區落戶。
工業機器人產業:現馬鞍山經開區正與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聯合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結合兩岸工業4.0發展趨勢,促使兩岸企業合作,共同掌握全球工業機器人及智慧生產的龐大商機。
高端裝備製造業:以泰爾重工、方圓回轉支承、安徽科達潔能、馬鋼輪軸、台商唐盛國際集團和福臻科技等公司為首,生產火車輪軸及其他工業用高端模具等高端裝備項目零組件。
現代食品加工業:以蒙牛乳業、達利食品、雨潤食品等公司為代表,生產包裝乳製品、休閒食品及肉製品等消費性食品。
節能環保產業:目前馬鞍山經開區亦正積極打造「新能源電池」產業生態鏈,尤以台商企業茂迪新能源、大青節能科技為首,生產太陽能電池、光電組件及智慧馬達;中國大陸新能源企業國軒電池及易百特等皆已落戶園區,生產資訊產品用鋰動力電池;其他包括恩力能源亦已落戶園區,生產新型太陽能儲能電池。
六、承接產業移轉、合作發展共贏
在面對全球經濟成長疲弱、產業競爭激烈的當下,誠如馬鞍山市委書記魏堯於日前海峽兩岸電子資訊博覽會開幕式時強調:「馬鞍山正在搶抓長江經濟帶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重大機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開放帶動戰略,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推動全市轉型升級、加快發展,努力把馬鞍山建成兩岸合作交流的示範城市」,為此針對有意進一步深化布局中國大陸市場的台商企業,馬鞍山確實值得投以關注目光,作為投資移轉的新標的,加速實現轉型升級,積極搶占中國大陸內銷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