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與發展
正在加載......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與發展

589

2020年的全球區域經濟整合雖因疫情稍受影響,但仍獲致許多重要成果,包括美墨加協定生效、美中第1階段貿易協議完成簽署、英國順利脫歐並與各貿易夥伴簽署FTA、RCEP完成簽署、中歐簽署投資協定、新加坡與他國數位貿易協定等,可以看出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現況,仍然穩健地朝向跨洲、巨型自由貿易協定、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活絡、高品質、高標準等方向深化合作,並進而關注數位貿易環境之建構。展望2021年,前三大經濟體均持續扮演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重要角色。

 

文:譚瑾瑜

 

 

為因應世界貿易組織(WTO)杜哈回合談判停滯所引發各國的經貿自由化需求,近廿年來區域貿易協定(RTA)蔚為風潮,從雙邊及多邊貿易談判,逐步發展出跨區域或跨洲的巨型自由貿易協定(Maga FTA),洽談內容從傳統的WTO議題拓展至新型態的多元議題,當初WTO認定區域貿易協定有助於完成全球經貿體系經貿自由化的看法,已在RTA蓬勃發展下逐漸成熟。 

 

雖然4年前美國川普總統一上任即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並在美國優先政策下,轉以雙邊談判的貿易政策獲取美國利益,加以英國脫歐成功,使得多邊貿易協定遭逢挫折,然而美國退出的TPP於2018年底成功蛻化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正式生效後,2020年11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亦完成簽署,另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亦重新談判後於2020年7月生效並更名為美墨加協定(USMCA),英國與歐盟在脫歐期限前順利完成協定。直至2020年底轉由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2021年的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又將走向一個新的局面。基於此,本文擬盤點當前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現況,前瞻全球區域經濟整合之發展趨勢。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朝向跨洲深化合作 

 

根據WTO統計,2020年底全球累計已經生效的區域貿易協定(RTA)達325個,其中約三分之一的RTA在近廿年間形成,且RTA參與成員及規模有愈趨擴大之勢,各洲逐漸發展出巨型自由貿易協定(Maga FTA),並進一步有跨洲的趨勢。 

 

以歷史最為悠久的歐盟為例,歐盟東擴後拓展至27個成員後,與涵蓋俄羅斯與東歐、中亞國家的歐亞經濟聯盟(EAEU),及北歐、西歐國家組成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等簽署協定,自2012年起積極與歐洲之外的國家簽署RTA,如亞洲的韓國、中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及祕魯,及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等簽署RTA,2020年8月進一步與越南簽署RTA,同年12月與英國達成RTA、與中國大陸達成中歐投資協定,總計歐盟已生效的RTA便達39個。 

 

另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為例,11個成員以太平洋為中心,東亞的日本、新加坡、越南,北美的加拿大、墨西哥及大洋洲的澳洲、紐西蘭完成國內批准程序後,自2018年12月30日生效,目前已經召開三次執委會並歡迎新成員加入,除台灣之外,泰國、英國、菲律賓、印尼、哥倫比亞、韓國、中國大陸等都表達希望加入的意願,呈現進一步相互連結擴大的趨勢。 對照CPTPP之發展,東亞地區以東南亞國協(ASEAN)成立最早,並與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及印度分別簽署東協加一協定,與東北亞、大洋洲及南亞連結後,於2020年11月進一步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之簽署,將四個東協加一協定整合拓展,以東協為核心,連結東北亞與東南亞,生效後將成為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區域貿易協定。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0年2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