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超前部署低碳製造
正在加載......
超前部署低碳製造

589

低碳的狼來了,製造業必須在能源效率上超前部署, 誠如筆者所提出四大「不能幻想」的建議, 即不能幻想永遠廉價的電力與能源、不能幻想沒有嚴苛的溫室氣體減量管制、 不能幻想沒有碳費或碳稅的開徵,以及不能幻想沒有反覆發生的公衛危機與氣候災難。 製造業必須儘速從可能限電的痛苦點, 辨識國際供應鏈採購價格背後醞釀改變的癥結點, 小從最基本的原物料、大至整個供應鏈低碳與效能製造的轉變, 進行澈底變革,否則麻煩就大了!

 

文:黃正忠

 

 

台灣很厲害,沒有一滴石油,卻能發展成石化王國。但台灣也很危險,沒有一滴石油,加油站的油卻賣得比便利店的瓶裝水便宜,危險來自長期享受政府廉價油水電德政下,對於製造業變革創新的阻礙甚或扼殺。今年缺水問題比往年更嚴重,可是台灣很幸運,幾場落對集水區的強降雨,水有了,戒心就降了,危機就解除了。以前農業靠天吃飯,今天工業也靠天吃飯,是風水輪流轉還是政策套錯了路? 

 

可老天越來越不靠譜,極端氣候異常所帶來的生存危機已是不可逃避的問題。福島事件是複合性災難、新冠疫災的骨牌效應也是複合性災難,氣候變遷的衝擊更是會帶來超出預期的連鎖反應。因為三級抗疫使得在家工作與學習的人數大增,加上製造業出口的暢旺,所提高的民生與工業用電量把原先國家備載的容量全部都吃掉了,迫使許多大用戶備用電力設施也必須火力全開。面對全球疫災帶來的龐大數位化與民生出口商機,電力吃緊恐成為這些市場大餅看得到卻吃不到主要威脅之一,大家從沒想過,這場不可預期卻會大肆傳染的疾病,竟讓台灣電力供應短絀面臨吹彈可破的窘境。而歐盟碳邊境調整稅的正式發布,為台灣出口產品高碳足跡的事實蒙上一層陰影,即使2023年才會針對重工業與高耗能產品等進行第1階段三年的試行,但因其他國家可能跟進、且後續還會隨之擴及其他高耗電科技產業而影響至鉅,使得我們都必須審慎面對台灣工業界低碳基礎建設供應不良的事實。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0年8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