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造成全球死亡人數超過500萬人,且重創全球經濟。雖然疫情總會過去,但新冠肺炎已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產業發展的版圖、企業的經營模式,乃至政府的治理能力,在此情況下,如何協助青年就業、創業,為青年人創造發光發熱的舞台,善盡社會責任,相當重要。而青年人如何武裝自己、強化個人競爭力也至為關鍵。有鑑於此,本文主要目的在於探討疫情後的經濟、產業發展趨勢,進而探討政府、企業協助青年創業、就業的政策、策略,以及個人提升競爭力,掌握創業、就業的契機。
文:王健全
2019年11月底爆發於中國武漢市的新型冠狀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病毒蔓延全球,造成全球確診人數超過3.6億人,死亡人數亦超過500萬人,堪稱人類史上的重要疾病浩劫,並重創全球經濟。
雖然疫情總會過去,人類生活會恢復正常,但新冠肺炎將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產業發展的版圖、企業的經營模式,乃至政府的治理能力,這些趨勢的改變及因應,都值得我們正視。
其次,除了COVID-19之外,美中貿易/科技戰引發了廠商重新布局、供應鏈的調整,也對青年的創業、就業帶來巨大的影響。 再者,在COP26(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的減碳協?議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規範後,淨零排放、社會責任成為企業生存、提升競爭力不可或缺的策略,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ESG)也蔚為潮流。
ESG在環境的意涵上,由於近年來氣候變遷,衝擊人類生存環境,開始受到各界的關注。同時,新冠肺炎後的環保、節能、綠色覺醒,以及維持一定的社交空間,成為眾所矚目的新潮流。
在社會意涵上,隨著勞工意識的抬頭、供應鏈體系密切合作態勢的形成,重視員工的權益、強化和供應商共存共榮的利益、保障顧客的權益,以及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成為影響公司競爭力的關鍵。
同時,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也愈來愈受到重視。公司管理資訊的透明化、董事會成員的組成、公司的正常運作、績效的良窳,以及男女平權,均將影響到公司的形象與經營效率。
另外,未來十年台灣經濟、產業趨勢的掌握,也攸關青年就業、創業的走向,不容輕忽。在此一潮流下,政府/企業如何協助青年就業、創業,為青年人創造發光發熱的舞台,善盡社會責任相當重要。而青年人如何武裝自己、強化個人競爭力也至為關鍵。
有鑑於此,本文主要目的在於探討疫情後的經濟、產業發展趨勢,進而探討政府、企業協助青年創業、就業的政策、策略,以及個人提升競爭力,掌握創業、就業的契機。
本文共分三節,除前言外,第二節探討疫後的重大經濟趨勢及其對青年就業、創業的影響;第三節則提出政府、企業、個人強化就業、創業的策略與方向。
疫後的重大經濟趨勢及其對青年就業、創業的影響
一、新冠肺炎後的發展趨勢及對青年就業的影響
新冠肺炎肆虐後有幾個重大的發展趨勢(見圖1),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去全球化的發展:全球化使觀光客、商務旅客、移民跨越國境,擴大感染的可能。例如歐盟的《申根協定》,使得歐元區人民自由移動、跨越國界,增加交互感染的機會,未來大型區域整合的人力、資本移動也面臨檢討。
同時,國際貿易、生產分工的結果,不少國家把製造都委外生產,到了疫情嚴重時,口罩、酒精、防護衣、民生物資等都付之闕如。再者,為了尋求比較利益委外生產,供應鏈拉的太長,在全球航運、物流重創之際,導致斷鏈或成本大幅攀升的危機。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1年3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