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企業如何淨零轉型
正在加載......
企業如何淨零轉型

589

我國經濟以出口為導向,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也扮演重要角色,故在國際淨零排放浪潮下,我國產業及企業亟需加速淨零轉型,才能回應國際碳中和趨勢。至於企業應如何淨零轉型?第一步是建立減碳能力,其中又以「盤查分析」為首要任務;第二步是從製造低碳化到低碳製造;最後一步則是碳捕獲、利用與封存。又企業若想淨零轉型成功,首先須建立從業人員對於淨零永續、循環減碳的基本認知力;第二是建構企業碳管理力;第三是導入各種低碳製造、綠能導入與能源管理等應用技術,厚植企業的技術力。

 

 

文:彭裕民博士、詹淑雅

 

 

 

 

5月印度氣溫飆至48.5度,農作物嚴重受災,無獨有偶的,歐洲熱浪來襲,西班牙飆到41℃,法國野火蔓延,阿爾卑斯山冰川崩落,凍土正在融化,印證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的報告,氣候變遷已造成不可逆的環境危機。 

 

淨零排放、環境永續已是全球社會重要共識,我國經濟以出口為導向,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在淨零排放浪潮下,企業也面臨巨大挑戰。 

 

淨零排放挑戰迫在眼前 創新科技助轉型 

 

政府積極回應淨零排放國際趨勢,提出「臺灣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宣布我國至2050 年淨零的軌跡與行動路徑,引導產業綠色轉型。 

 

國內產業也掀起討論熱潮,從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發出的碳中程議題調查及工業局針對19萬家中小企業調查中發現:業者因供應鏈客戶端要求或歐盟碳邊境機制,亟需建立碳盤查及減碳能力,儘管對碳中和及淨零排放放議題高度關注,但四成的產業並不瞭解淨零排放;94%以上中小企業希望透過大廠帶領,共同達到碳中和目標。顯而易見,企業在各國的淨零排放目標、品牌客戶端供應鏈要求及歐盟碳邊境關稅驅動下,已然了解產業朝向淨零轉型是必然,本身在減少碳排放的積極度也大幅增加。 

 

產業及企業進行淨零轉型之前,要先建立一個觀念,2050淨零排放不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更提供一個非常大的新興科技及產業發展的機會,我們不可能用現在的技術解決30年後的問題。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指出,將現在到2050年分為二階段:從現在到2030年的全球淨零路徑碳排放量的削減是使用現有技術達到減碳;2030到2050年則要使用新技術或突破性技術,近半碳排放的削減,將來自目前僅處於示範或原型階段的技術,並透過與公私夥伴國際合作,示範性技術創新、標準的開發,擴大市場,實現淨零未來。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1年8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