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台星共謀新南向合作
正在加載......
台星共謀新南向合作

589

近年來,因美中經貿摩擦、新冠疫情及烏俄戰爭等挑戰,引發全球原物料、糧食及能源短缺、通膨等嚴峻問題,但台灣與新加坡之間的雙向貿易及投資仍屢創新高,雙邊產業也持續密切合作。為了定期聯繫並了解雙方產業發展現況,本(111)年6月6日在我駐新加坡代表處大使梁國新的主持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林明儒與新加坡製造商總會(SMF)副會長傅春安舉行視訊交流會議,就在新南向國家第三地合作、推動產業數位化及台灣加入CPTPP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期盼為雙方產業創造實質經貿利益。

文:宋品潔

近年來,因美中經貿摩擦、新冠疫情及烏俄戰爭等挑戰,引發全球供應鏈短缺及通膨等嚴峻問題,但台灣與新加坡之間的雙向貿易及投資仍屢創新高,雙邊產業也持續密切合作。為了定期聯繫並了解雙方產業發展現況,在駐新加坡代表處大使梁國新的主持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林明儒於本(111)年6月6日與新加坡製造商總會(SMF)副會長傅春安舉辦視訊交流會議,就在新南向國家中第三地合作、推動產業數位化及台灣加入CPTPP等議題,進行充分的討論,期盼為雙方產業創造實質經貿利益。 

 

梁國新大使致詞時表示,在去年和前年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台星雙邊貿易總額2020年280.9億美元,較疫情前成長7.6%,而2021年更達到377.9億美元,成長率高達34.6%;基於分散海外布局及經濟效益考量,聯電也宣布在新加坡投資50億美元設立新晶圓廠,並預計2024年底進入量產。由此可見,台星不論貿易、投資或產業合作皆持續升溫,他認為這都歸功於雙方在2013年11月簽署的「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進一步成為推進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助力。 

 

推動台星在新南向國家中第三地合作 

 

工總與新加坡製造商總會(SMF)自2012年簽署合作備忘錄後、並在2017年更新,在經貿、投資和商業活動持續相互提供支持。在這友好基礎上,為落實MOU內容,協助雙方會員共同開發海外市場,且新加坡已在許多新南向國家設立工業區及投資設廠,兩會也藉此就近期如印度、越南、柬埔寨,印尼等投資設廠及當地經營交換意見,並探討雙方在新南向國家中第三地合作的可能性。 

 

對此,新加坡凱德集團高級副總裁廖虹綠特別介紹,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以及策略夥伴企業(凱德集團、勝科、格蘭特投資等3家民間企業)所組成的「東南亞製造聯盟」(Southeast Asia Manufacturing Alliance,簡稱SMA),主要任務為協助國際製造業者拓展東南亞市場,讓供應鏈更加多元化。SMA在馬來西亞、越南和印尼共有超過10個工業園區,可協助中小企業和供應商爭取與工業區內製造商合作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致力在2030年成為先進製造業的全球業務、創新與人才中心, SMA則提供了「新加坡加一」戰略,讓企業能利用新加坡生態系統、能力和網路、資本調動、人才和智慧財產權保護,進入東南亞市場,或有意開拓東南亞市場的業者也可以透過SMA共同合作加速拓展市場。 

 

舉例而言,透過SMA機制與馬來西亞合作的努沙再也科技園(Nusajaya Tech Park),進駐的業者如符合條件,可申請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最高100萬新幣(約72萬美元)補助,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的客製化供應商媒合,以及凱德集團的物流優惠及申報服務等諸多資源;其餘在東南亞國家所開發的產業園區,在管理、經營設備及各種不同的制度上都有其先進之處,光在越南一地,就快要200家的台商進駐,另外如印度、印尼也都設有工業園區及物流專區。 

 

就SMA所提出的規劃及方案,工總林明儒副理事長表示印象深刻,尤其當前許多在中國大陸的台商正準備向外布局,相當值得留意,工總也會轉達予會員企業參考。SMF傅春安副會長認為,台星合作可充分利用SMA龐大的網絡,共同參與項目或共同創造新的項目,這也將是兩會合作到第三國發展的最佳機會,尤其是在越南、印度、柬埔寨及印尼等地。 

 

提升企業數位化程度 

 

其次,雙方也針對如何協助企業提升數位化程度進行討論。SMF秘書長白永良提及,新加坡相當重視數位化發展,政府甚至賦予SMF任務、協助每家會員企業依自身現況制定數位化的進程,因此自2020年開始,每一家中小企業都有各自獨特的數位化目標,政府也盡力提供經費支持,並提供IOT、感測器等軟硬設備。不過,執行方面遭遇最大的挑戰是缺少足夠的人才,人才是推動企業走向數位化的核心。 

 

工總邱碧英副秘書長亦分享協助會員提升數位化的作法,包括促請政府以法人專案進行個別產業輔導、促請政府強化數位轉型的人才培育、促請政府協助中小企業更新數位化所需設備,以及透過供應鏈建構以大帶小的數位轉型生態系等,未來也將運用資策會及AI學院等法人,提供工總會員AI產業化的具體方向。 

 

此外,邱副秘書長進一步報告,工總如何透過搭建「亞太產業合作推動委員會(CAPIC)」平台,協助台灣業者將數位轉型或智慧化方案及應用,以產業合作方式將效益擴散至新南向國家。CAPIC平台由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與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共同擔任召集人,而工總林明儒副理事長也作為馬來西亞分組召集人,對雙邊產業合作工作的推展貢獻卓巨。目前從新南向18個國家中率先選出馬來西亞、印度、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等6國進行對接,定期辦理產合論壇,其中數位化合作更是其中一項重點合作主軸。 

 

從個別案例來看,例如已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的台灣網奕資訊科技公司,就經由CAPIC的推動及資策會的協助,將旗下開發的學校課堂即時互動反饋系統(IRS)導入至越南校園,並逐步拓展至泰國和印度教育市場,未來也積極引薦至柬埔寨的華語學校;神通資科公司則將台灣開發成熟的自動通關系統E-gate體驗推薦予菲律賓政府,獲得相當大的迴響,進而不僅爭取到當地的標案,更迅速以半年時間建置完成;台灣經緯航太公司也透過CAPIC的運作,與馬來西亞Nexus Union 及SWS Capital Berhad公司達成MOU,共同投入近4,700萬臺幣於馬來西亞成立MATA Aerotech 公司,進行無人機商應服務,提供馬國聯邦土地重劃局精準農業解決方案,以減少當地在農業價值鏈環節中的資材採購浪費與勞動力漏失。 

 

而SMF包裝理事會主席葉美思則回應,肯定台灣的數位化發展,也持續致力在綠色包裝、淨零排放、零廢料的處理和低碳化等領域發展,期盼有機會來台灣考察,工總亦表達歡迎並願意協助。 

 

提請SMF支持台灣加入CPTPP 

 

工總強調,依工總近年來就業者出口貿易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多數廠商反映希望政府可以加速洽簽區域貿易協定,特別是RCEP今年開始生效了,讓業者感受到壓力,雖然高科技產品有ITA和ITA2享有零關稅,但台灣的機械、紡織、石化等其他製造業也有高度的加入需求,來共同促進區域經貿合作。基於CPTPP大部分成員國都是台灣主要貿易夥伴,因此台灣產業界很期待有機會參與CPTPP,相信台灣能加入不僅提高區域競爭力,也對台星雙方貿易有很大幫助,期盼星方能替台灣多發聲。 

 

對此,SMF傅副會長表示認同,並表達將在能力範圍盡力而為,設法讓台灣加入CPTPP,也把此視為兩會的合作項目之一。此外,他也期待下半年疫情可以更加緩解,台灣邊界也能更加開放,讓本(2022)年度台星經濟聯席會議可以實體方式召開,同時進一步帶動工業總會和SMF之間的合作關係。(作者為工總國際經貿組資深專員) 

 

背景說明: 

新加坡製造商總會(The Singapore Manufacturing Federation ,SMF)原名新加坡製造商協會,成立於1932年,主要任務係代表新加坡製造業者利益,並促進其競爭力和可持續成長。目前秘書處團隊約120人,財政主要收入來自承接政府委託案及服務廠商收費,少部分來自會員繳納之會費,企業成員約3000個,其中90%為中小企業,惟亦包含如新電信(Singtel)、勝科集團 (Sembcorp)等新加坡大型國聯企業,及如英飛凌(Infineon)等大型國際製造商。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