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台灣在半導體7奈米(含)以下的高階製程握有三分之二的市占率,而7奈米(含)以下的先進製程是AI、5G、高級軍工武器、飛彈必要的晶片。隨著台灣戰略地位的提高,美國政府、政治人物也開始頻頻關切並造訪台灣,引發大陸的強烈反彈,不僅進行大型軍事演習,還將對台灣2,000多項商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另方面,美中科技戰的過程中,美國去中化的策略從未停止,將帶動全球供應鏈的重整。有鑑於此,本文將探討美中貿易科技戰的發展態勢、引發的兩岸緊張,及其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及因應之道。
文:王健全
2018年美國前總統川普簽署〈回應中國侵犯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機密〉為理由,並根據1974年貿易法的第301條,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向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額外關稅,掀起了中美貿易戰的序幕,其後,中國開始反擊,雙方就不斷就經貿問題產生大大小小的衝突。
雖然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而且越打越熱,不過,效果並不大。因為課徵關稅的結果,美國進口商進口成本高漲,並部分轉嫁給消費者,引發物價上漲與通貨膨脹的壓力,進而引爆消費者的不滿。
故貿易戰開始轉向科技戰,而且由對個別廠商的制裁,轉為技術的管制、科技輸出、購併的限制,以及對持有美國綠卡的人在中國任職半導體高階主管的限制,由點到線、面的全面制約。
至於美中貿易/科技戰為何會影響到台灣呢?因為台灣在半導體7奈米(含)以下的高階製程握有三分之二的市占率。而7奈米(含)以下的先進製程更是AI、5G、高級軍工武器、飛彈必要的晶片,台灣的台灣積體電路公司(以下簡稱台積電)更在美國的要求下,前往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3奈米、5奈米半導體廠。因此,未來一、二十年,台灣將成為地緣政治的核心,背後原因在於台灣握有高級戰略物資──先進製程晶片。
隨著台灣戰略地位的提高,美國政府、政治人物也開始頻頻關切並造訪台灣,尤其是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訪,乃至蔡英文總統前往美國訪問,並會晤現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均引發大陸的強烈反彈,進行大型軍事演習,致台海危機升高。最近大陸更不排除向WTO申訴,台灣2,000多項產品的貿易壁壘,對台灣的政經壓力也開始轉強。
另一方面,美中科技戰的過程中,美國去中化的策略也從未停止,美國推動ABC(Anywhere but China)、China+1、China+N(除了中國以外要有至少1個到N個替代生產基地)、Friend shoring(友好同盟)等,將帶動全球供應鏈的重整。
有鑑於此,本文旨在探討美中貿易科技戰的發展態勢、引發的兩岸緊張,及其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及因應之道。本文共分五節,除前言外,第二節探討美中貿易戰/科技戰的趨勢及美國去中化的長線大戰略,以及在美國去中化的戰略下,全球供應鏈面臨的調整及台灣廠商的因應之道。第三節針對兩岸緊張的態勢及經濟發展影響提出看法。第四節則探討因應之道,最後一節為結語。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2年06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