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AI科技發展對產業的衝擊與因應
正在加載......
AI科技發展對產業的衝擊與因應

589

當前AI科技已翻轉國家經濟的發展,由實體經濟轉向數位經濟領域。思考總體科技環境的轉變,同時審視科技的發展與作用,充分發揮科技輔佐產業發展,是產業導入AI等新興科技應用的當務之急。本文以三維空間分析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AI發展可能造成的影響。最後並從三個面向提出產業因應策略:在技術面方面,聚焦演算法合規及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在制度面方面,著重組織內作業方式的轉變與人才培育;在管理面方面,考慮內部組織調整與外部資源導入。

 

 

文:黃仕杰、周樹林

 

 

 

 

2023年5月,國際科技巨頭IBM宣布,將暫停招聘7,800個可以被AI取代的職缺。同時間點,國際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布之「Future of Jobs Report」報告示警,2027年全球將新增6,900萬份工作職缺,但同時將有8,300萬份工作職缺消失,淨減少1,400萬份職缺。 

 

除了AI與職缺之間的競合議題,AI科技監管也是重點之一。在國際層級,早於2019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啟動AI倫理議題的討論,並於2021年公布「AI倫理建議書」(The Recommendation on The Eth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旨在預防AI潛在風險。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亦於2019年發布「AI原則」(Principl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涉及涵蓋AI在包容性、永續性、社會福祉、人權、民主價值、透明度與問責制等議題的探討。 

 

在國家層級,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宣佈,將著手審視AI產業及其背後演算技術;歐洲資料保護委員會(European Data Protection Board)成立ChatGPT特別工作組,就監管AI制定通用政策。國際其他主要國家,諸如加拿大、紐西蘭、美國等均已透過立法或採公布指引方式,強化對AI生命週期的透明度與問責制監管。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2年06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