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2023臺越產業合作論壇」由工業總會監事楊銀明、越南商工總會(VCCI)副主席武新成聯袂主持,經濟部工業局、越南工貿部、駐越南代表處、越南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台越公協會,以及三大產業鏈代表齊聚胡志明市,在人才、淨零、數位轉型領域上,簽署3項合作案,以實質行動展現了合作決心。工業總會此行亦邀請世界台商總會總會長李天柒、亞洲台商總會總會長許玉林、越南台商總會總會長簡智明等數十名台商代表,於論壇前針對勞動資源及淨零碳排議題蒐集意見,共同探討我商未來布局越南的方向。
文:陳以珊
越南是疫情爆發後,經濟仍穩定上升的少數亞洲國家,亮眼的進出口表現,使其成為世界前30大貿易國。經濟學人的排名也顯示,越南的商業環境在所有國家中進步最快。對多數台商而言,越南是東南亞投資的首選,即便面對全球經濟放緩、氣候風險、地緣政治考驗,仍高度參與全球紡織、製鞋、家具、電子的製造供應鏈。工業總會在經濟部大力支持下,連續7年舉辦「臺越產業合作論壇」,本屆論壇頃於9月7日圓滿落幕,並在人才、淨零、數位轉型領域上,簽署3項合作案,以實質行動展現了合作決心。
從交流中發掘潛在商機
「2023臺越產業合作論壇」由工業總會監事楊銀明、越南商工總會(VCCI)副主席武新成聯袂主持,經濟部工業局、越南工貿部、駐越南代表處、越南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台越公協會,以及「紡織」、「自動化」、「智慧城市」三大產業鏈代表齊聚胡志明市。在主論壇開場時,楊監事即期許,樂見台越繼續加深合作,結合我優勢領域AI、半導體,將雙邊合作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工總並將持續帶領廠商,從交流中發掘潛在商機,進而化為生意。迄今為止,台越論壇促成的23項合作案就是最佳的案例,渠亦補充,所屬的建大公司能持續順利進展,便是得益於越南良好的投資環境,這些經驗能為雙邊產業鏈結產生示範效果,藉以提升臺越合作深度。以本次論壇合作案為例,人才方面,有大向製衣有限公司與越南河內紡織工業大學的建教合作,培訓學生技能,俾利未來順利進入業界工作,並改善勞動力不足問題,促進當地就業;在淨零和數位轉型方面,所羅門股份有限公司與Autotech Machinery JSC的合作,將強化自動化設備與減碳技術,有助該公司產品輸出海外;臺灣通用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與Sustainable Textile Solutions Corporation 則透過AI平台發展新通路,以數位力量開拓東協時尚產業市場,提升品牌國際知名度。
VCCI武副主席也大力肯定雙邊長年推動產業合作的成果,強調台商是越南創造經濟及出口成長的重要動力。在越南政府核可投資的63個來源中,台灣僅次於新加坡、中國大陸和香港,以7,004億美元位居第4,其中包括如廣達的大型企業。又根據越南計畫投資部外國投資司統計,截至2023年7月,台灣對越南投資總額超過375億美元,累計3,088個計畫,在143個外國投資者中排行第4,VCCI歡迎台灣持續擴大對越南的投資,尤其在高科技、創新及研發三項領域上加深合作,這些既是台灣的優勢領域,溢出效應也將使在越南的企業受惠,對於雙方經濟戰略都有重要意涵。
論壇圍繞綠色與數位轉型兩大議題
事實上,後疫情時代的台商,處於投資環境更加複雜的局面,不僅隨著各國對於數位科技的發展愈加重視,產業界數位轉型工作與日俱增;另一方面,近來越南的就業市場面臨了巨大的挑戰,許多企業面臨缺工缺才的壓力;再加上越南缺電隱憂未解,影響工廠生產,可能成為週期性現象。本屆論壇除更圍繞於綠色與數位轉型兩大議題,工業總會此行亦邀請世界台商總會總會長李天柒、亞洲台商總會總會長許玉林、越南台商總會總會長簡智明等數十名台商代表,於論壇前針對勞動資源及淨零碳排議題蒐集意見,共同探討我商未來布局越南的方向。
根據多名台商的觀察,南、北越地區兩樣情,南越存在許多面臨轉型的傳統行業,惟產業升級所需機器、系統動輒幾千萬,中小企業實難負荷;北越則因越南目前的教育體系尚無法提供電子廠所需的技術勞工,使得許多電子業者當地設廠,無足夠的勞動力可用,即便回台灣受訓,也少有勞工返回原台資企業工作。此外,越南隨著新進廠商增加,房地產、土地價格節節高升,勞動方面也產生更多限制,環保的符合條件更是嚴格,不利吸引投資。台商建議,不論是已在越南深耕或即將投資的廠商,都須做好長遠規劃,例如所處的工業區年限屆滿,應何去何從;又或隨著全球環保意識高漲,越南官方也對於汙染、噪音項目標準不斷提高,如何透過綠色轉型來符合整體趨勢,是產業應努力、政府可以協助輔導的方向。
在風險與機會並存的時代,工業總會除了結合越南台商的力量,也持續透過「亞太產業合作推動委員會」平台,協助業者在海外當地找到值得信賴的策略夥伴,藉著以大帶小籌組國家隊,增強核心競爭力,協助我商在新南向國家順利發展。(作者為工總國際處資深專員)
|